512地震相关法律问题汇总整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本次地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进行抢险救灾,其中不乏自发到灾区进行抢险救灾的。 但是,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抢险救灾的人员也难免发生伤亡或者下落不明。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如属于所在单位组织或者指派等参加抢险救灾的,应视为履行职务行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伤亡或者下落不明,按照工 伤或者公伤的规定执行。 如个人自愿参加抢险救灾,则属于见义勇为的行为,但仍有可能同时按照工伤的规定处理。 因见义勇为牺牲的公民,符合烈士条件批准为烈士的,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抚恤。 没有工作单位的公民,如果参加抢险救灾并由民政部门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即使是个人自愿参加抢险救灾发生伤亡的,有工作单位的,也要按照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 3 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 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 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政法英杰 ) 1如何认定和处理无主财产 ? 由于地震的破坏力极大,不仅造成财产的毁损,还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死亡。 地震后留下很多财产将因为物主死亡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确定主人,比如银行的存款、金银首饰、现金等等。 如何处理这些财产,我国法律对此并无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民法通则》的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 所有。 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继承法》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 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核实,应当发出财产认领公告。 公告满一年无人认领的,判决认定财产无主,收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 判决认定财产无主后,原财产所有人或者继承 人出现,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可以对财产提出请求,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后,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政法英杰 ) 1新购买的商品房在地震中损毁、灭失由谁来承担后果 ? 地震发生后,很可能有些人刚刚交付房款尚未交付房屋,有的则可能是刚刚交付房屋却尚未交付房款,结果房屋因地震而毁坏甚至化为乌有,这就可能出现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一后果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使用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使用后由买 受人承担。 买受人接到出卖人的书面交房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的,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书面交房通知确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如果开发商尚未将房屋交付购房人使用的,房屋在地震中受损或者灭失,由开发商承担后果,开发商应当将购房人支付的购房款或者定金等退还给购房人。 如果开发商已经将房屋交付给购房人使用的,则应当由购房人自己承担后果,即尚未付清的房款,购房人仍有责任支付给开发商。 (政法英杰 ) 1按揭贷款购买的商品房屋在地震中毁坏的,尚未还清贷款的, 是否需要继续向银行支付贷款 ? 地震发生后,一些采取按揭贷款购买的房屋因此毁损或灭失,面临是否需要继续向银行归还贷款的问题。 由于按揭贷款购买商品房,主要涉及到房屋买卖和抵押贷款两个法律关系。 在房屋买卖中,是购房人与开发商之间就房屋买卖所达成的协议,开发商负责交付房屋,购房人负责支付房款。 抵押贷款中,则是购房人与银行达成的抵押贷款合同,购房人经开发商同意用拟将购买的商品房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所得贷款用于向开发商支付购房款,并承诺按约定归还贷款。 如果银行按照按揭贷款合同的约定履行了贷款义务,那么购房者就有义务按 照约定归还贷款,并不因房屋的毁损或者灭失而免除归还贷款的义务。 不过,如果投保了包括地震责任在内的商业保险则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来支付尚未偿还的贷款,或者购房人也在地震中不幸去世且其继承人没有继承其遗产的,则无需向银行继续还贷。 (政法英杰 ) 1关于地震地震之后的诉讼时效问题 ? 因地震原因,诉讼活动不能正常进行,那么相关的诉讼期限应当如何计算 ?华东政法大学牟逍媛教授表示:无论在民事诉讼还是在刑事诉讼,发生地震等灾害,诉讼时效都可以顺延或者中止诉讼,法院对于特殊情况有延长诉讼时效的权力。 “显然,地震属于不可抗力 的情形。 ”牟逍媛说明: 《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刑事诉讼法》也对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相关诉讼行为受到阻碍的情形作出了规定,该条规定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五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牟逍媛认为,对当事人诉讼期限的掌握应当从宽。 由于汶川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审判机关应适当从宽掌握诉讼时效的继续之日, 最好是在震区大面积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后,以便当事人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被地震中断的相关诉讼行为。 (政法英杰 ) 1关于地震导致违约的问题 “由于地震是不可抗力,买卖合同被迫造成违约的,可免除违约方的责任。 ”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岳雪飞律师告诉记者,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一方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本身已经有迟延的行为,则仍需承担责任。 ”岳雪飞补充说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就不能免除责任。 岳雪飞表示,遇到一方因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