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128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义。 ②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③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答:①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 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②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 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③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 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联作简要的赏析。 答:( 1)写出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 ( 2)反映作者观赏景物的欣悦。 ( 3)揭示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 ( 4)对仗自然、工整。 (答出三点即可分,每点 2分) 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 1) — ( 2)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 去。 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惊残:惊醒。 ②故乡:即家乡。 (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 有什么作用。 (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 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 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 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 答: (1)一是用“柳”音谐“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 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 答:用“眼”形容泉小,用“无声”说明流细,“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动物。 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 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 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 2分)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 4分) 答: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 2分。 答案中含三个要点,错一个点,扣 1分) ②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 2分。 每一点各 1分。 )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 )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39。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39。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 \39。 倦 \39。 意的 ?(2分 ) 答: (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 忧国忧时,报国无门。 (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 3分) (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分) 答:( 1)( 3 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 \39。 一片影 \39。 形容其形单影只, \39。 万重云 \39。 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 \39。 孤 \39。 ;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 作者以 \39。 一片影 \39。 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 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 ( 2)( 3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答出两 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 6分)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 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 2分) 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 4分) 答:( 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点出景物 1分,说明特点 1分。 )( 2)杜甫 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点出“思乡” 2分,点出“迟暮” 2分。 意合即可。 ) 3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6分)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 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 2)请结合具体诗 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 4分) 答:(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 “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自”、“空”。 ( 2分)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着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突出了祠堂的荒凉。 ( 2 分)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体验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或字里行间寄寓诗人感物思 人的情怀。 )( 2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 ]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 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远。 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 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 (若雨猛,则鱼潜水 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 ( 2分)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 ( 2 分)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 2分)(意思对就可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 — ( 2)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 时尚动荡,民不聊生。 (“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 ( 2)答案要点: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孤雁二首 (其二 )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 *,孤飞自可疑。 *矰缴 (zēngzhu243。 )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这首诗题为 \39。 孤雁 \39。 , \39。 孤 \39。 是全诗的关键。 可是,诗 中只在最后一句才点出这个字。 你认为诗中除了 \39。 独 \39。 字之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 \39。 孤 \39。 字 ?试举两例说明。 答:暮雨相呼失 \39。 失 \39。 ,失群,在傍晚的冷雨中,他长鸣着呼唤伙伴,可是哪里能找得到:寒塘欲下迟 \39。 迟 \39。 ,它想在一处寒塘歇歇脚,由于身孤影单,胆怯心疑,迟迟不敢下落:关月冷相随 它飞越层层关山、重重险塞时,只有冷寂的月光与之为伴。 总之,诗人除了直接描写孤雁之 \39。 孤 \39。 以外,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暮雨中的相呼而失,寒塘上的欲下而迟,飞行中的云低月冷,都是孤单的结果和表现。 共要求答出两点,每答对一 点, 2分,分析恰当 1分。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 尾联语意双关, \39。 望春台 \39。 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 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 1) \39。 一 \39。 字用得最好。 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 \39。 早 \39。 ;而 \39。 一枝 \39。 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 ,就更加突出了题中 \39。 早 \39。 字。 ( 3 分)( 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 3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6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 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 \39。 孤城 \39。 及环境。 从表现 \39。 孤城 \39。 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 (3分 ) ②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 \39。 孤城 \39。 是 \39。 画卷 \39。 的主体部分,那么 首句与 \39。 孤城 \39。 是什么关系。 ( 1分)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2分 ) 答:① \39。 自下而上 \39。 或 \39。 由近及远 \39。 ;上;反衬。 (3分 ) ②首句是 \39。 孤城 \39。 的背景画面。 ( 1分) ③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 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5个字)( 1分);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20xx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128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贴近生活 : 观众对于有如邻家女孩般的选手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 PK 情节设置独特 : 这是节目中最吸引眼球的环节 5 蒙牛 蒙牛酸酸乳作为《超级女声》的赞助商 几 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蒙牛酸酸乳是《超级女声》的赞助商,他们的知晓渠道有: 插播广告 主持人的播报 地板的字 墙面的字 节目的字幕 超市推广 蒙牛(酸酸乳)的品牌 品牌知名度:赞助商的知名度很高
, 1919 年他设计的纯粹以横竖构图元素组成的工作几乎是蒙德里发绘画的一个立体诠释,这个工作台在设计上则可以明显看出格林兄弟 1913 年为自己住宅所设计的办公桌的影子。 而 1923 年他为柏林博览会荷兰馆设计的 “ 柏林椅 ” 则可以说是对历史上所有椅子设计的彻底反叛:它由横竖相同的大小不同的八块木板不对称地拼合成一件椅子。 里特维德下一个令世人再次震惊的设计是 19321934
蒂奈物是奥地利人,生于莱茵河畔的 Boppard 城,并于 1819 年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家具作坊。 1836 年蒂奈特以层压板的新工艺获得专利,而后于 1856 年他又获得工业化生产弯曲木家具的专利,此前在 1851 年英国伦敦博览会上,他展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并获一项铜奖。 蒂奈特家具的最大特点是物美价廉,适合大批量生产。 即使进入 20 世纪 ,其质量仍获得许多现代设计师的认同 ,勒
的走法 ?( ) A. 6 B. 7 C. 10 D. 12 20 1000克苹果价值 2. 4元,柚子的价格比苹果贵一倍,如果两个柚子的重量等于 5个每个重 100克的苹果, 3. 6元能买多少个柚子 ?( ) A. 3 B. 4 C. 6 D. 10 21 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的 2 倍,这个圆柱的高是这个圆锥高的 2倍,这个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
28 项) 先进基层党组织 无锡市文明单位 2020— 2020 年度“三八”红旗集体 无锡市家庭教育实践基地 无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19— 无锡市第九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无锡市第九届运动会优秀表演奖 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少先队信息化教育示范学校 无锡市“家校通”互动教育实验学校 无锡市校园“绿色网吧”优秀单位 制作的“网上作文”荣获无锡市第二届网页设计大赛学科类一等奖 在
、常用工具栏 B、直接键盘输入 C、插入菜单 D、格式工具栏 1直接用 快捷菜单 编辑文档中插入的图片,应 ( D ) A、在图标上直接单击鼠标左键 B、按住鼠标右键拖动图片 C、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图片 D、在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 哪种更改幻灯片板式的操作顺序是正确的( C ) 执行 常规任务 工具当中 幻灯片版式 命令 选中被更改的幻灯片 选中要改成的幻灯片 A、 3,1,2 B、2,3,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