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 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内容 了解半导体导电机理、 PN 结及其特性;掌握常用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及场效应三极管的特性和参数。 掌握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电路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由它们组成的多级电路分析方法。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特点;了解集成运放内部的典型电路和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差分放大输入级的计 算和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 掌握反馈概念及负反馈的类型;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及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工程估算法。 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几种典型常用电路;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有源滤波器和电压比较器组成和特点。 掌握正弦振荡器的原理;掌握 LC 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原理及电路组成;了解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组成。 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掌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对集成功率放大电器会使用。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掌握整流电 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 小时,满分 75 分;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数字部分 一、 考试要求 学会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常用中(大)规模数字电路的应用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应用。 二、 考试内容 逻辑代数基础 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公式及定理 2) 逻辑代数的表示方法 3) 逻辑代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卡 诺图化简法 门电路 1)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MOS 管的开关特性 2) 分立元件门电路、 TTL 门电路 3) MOS 门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 1)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等) 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触发器 1) 触发器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 2) 触发器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时序逻辑电路 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常用的时序电路(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 3) 时序电路的设计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1) 施密特触发器学时 2) 单稳态触发器 3) 多谐振荡器 4) 555 定时器 可编程逻辑器件 1) 可编程阵列逻辑 PAL 2) 通用阵列逻辑 GAL 3) FPGA 与 CPLD 三、 参考书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408理论力学 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经典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善于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 ,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 考试内容 约束和约束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力偶系平衡条件。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衡方程、物体系的平衡。 空间汇交力系、力对点及对轴的矩、空间力偶、空间力系简化、平衡方程。 滑动摩擦、摩擦角及自锁、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 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 刚体定轴转动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 用矢量表达的角速度、角加速度,用矢积表达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种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 刚体平面运动中求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基点法、瞬心法、加速度的基点法、运动学的综合应用。 质点动力学基本定律、运动微分方程。 1 动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 1 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定轴转动 微分方程、转动惯量、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1 功、动能、动能定理、功率方程、势能、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1 惯性力、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系的简化、轴承动约束力。 1 虚位移、虚功、虚位移原理。 1 非惯性力系中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动能定理。 1 碰撞问题的简化、基本定理、恢复系数、撞击中心。 1 自由度、广义坐标、广义力、动力学普遍方程。 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及初积分。 1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固有频率、有阻尼的受迫振动、转子的临界转速、隔振、二个自由度 系统的振动。 三、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 3 小时,满分 150 分; 题目类型:计算题。 409光学 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 考试内容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薄透镜及光度学基本知识。 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波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衍射光栅。 光波的色散及群速度。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三、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 3 小时,满分 150 分; 题目类型:间答题、计算题。 410自动控制理论 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试验环节。 二、 考试内容 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1) 自动控制的基本控制方式 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3)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4) 评价控制系统的基本指标 5)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 非线性特性及其线性化 3)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4) 线性系统的方框图的建立 5) 线性系统的信号流图的建立 6)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7)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 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4)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 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和幅角条件 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3) 用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1) 频率特性的概念 2) 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 3) 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4)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5)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 1) 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 2) 串联校正装置的功能和特性 3) 串联校正的频率响应设计法 采样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1) 采样器和保持器 2) 脉冲传递函数 3)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5) 采样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6) 采样控制系统的校正 7) 最少拍采样控制系统的校正 线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 1) 状态方程的特征值标准型 2) 系统可控性和可控标准型 3) 系统可观性和可观标准型 4)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5) 传递函数矩阵的实现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1) 李雅普诺夫关于稳定性的定义 2) 李雅普诺夫第一法 3)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 4) 李雅普诺夫方法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5) 李雅普诺夫方法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 闭环 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 2) 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与镇定 3) 多变量系统的解耦问题 4) 状态观测器的实现 5) 带有状态观测器的反馈控制系统 三、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 150 分; 题目类型:概念题、简答题、计算题、试验题。 411概率论 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内容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 随机试验、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2) 概率的定义及概率的性质 3) 概率空间的概念 4) 条件概率和三个重要公式 5) 事件的独立性 6) 贝努利试验和二项概率公式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 随机变量的概念和分布函数 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4) 六个常用的分布 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 多维 (离散型和连续型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条件分布和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 二维随机变量 (包括二维到二维 )函数的分布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 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和矩 2) 数学期望、方差的性质 3) 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 二维随机变量的协方差 (矩阵 )和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5) 切比雪夫不等式和柯西 许瓦兹不等式 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 1) (一维和多维 )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及其性质 2) n 维正态 (高斯 )随机变量的性质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1) 尔科夫大数定律、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贝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 2) 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隶莫佛 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 三、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 150 分;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 412高等代数 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高等代数 的概念和理论,掌握理论的运用方法,并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内容 多项式 1) 数域 2) 一元多项式 3) 整除的概念 4) 最大公因式 5) 因式分解理论 6) 重因式 7) 多项式函数 8) 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9) 有理系数多项式 行列式 1) 排列 2) n 阶行列式 3) n 阶行列式的性质 4) 行列式的计算 (4 学时 ) 5)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6) Cramer 法则 7) Laplace 定理、行列式的乘法规则 线性方程组 1) 消元法 2) n 维向量空间 3) 线性相关性 4) 矩阵的秩 5)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 6)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矩阵 1) 矩 阵的概念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