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04月物流师考试总复习内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结构分类:内柱式、外柱式、玻璃式和不锈钢式 按外部尺寸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标准分类共分为 13种。 托盘 各种形式的集装器具都可称为托盘。 托盘联运 指将载货托盘货体,从发货人开始将托盘货体原封不动地送达收货人的一种门到门运输方法。 特点: (1) 自重量小 (2) 返空容易 (3) 装盘容易 (4) 装载量有限,但比一般 包 装的组合量大 (5) 保护性比集装箱差。 分类: 平托盘 柱式托盘 箱式托盘 轮式托盘 特种专用托盘 八、 包装的功能,包装技术装备的作用(理解) 包装的功能 :保护功能、便利功能、促销功能。 包装技术装备作用 :1 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2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 3节约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 4保证产品卫生提高包装质量 降低包装成本节约储存费用 延长保质期方便流通 减少包装厂地面积,节约投资。 《现代 物流概论》 第六章 第三方物流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 念(理解) : 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意义(掌握): 1 、提高核心竞争力 2 、降低经营成本 3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4 、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5 、加速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的进程。 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风险: 1 、外包可靠性风险。 2 、可能影响企业的核心业务。 3 、较差的服务或提 9 高价格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4 、对外包依赖控制程度。 二、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原因(掌握) : ( 1)企业 外包需求的出现 ( 2) 一体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分类: 分资产公司和非资产公司两种。 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掌握): (1)与制造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 (2)与商业零售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 (3)一体化运作模式。 三、第四方物流 定义(理解) : 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特征: (1)能提供一整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有效适应需求方多样化和复杂化需求,集中资源完善解决问题。 (2)通过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 来增加价值。 四、 第四方和第三方 比较(理解) :第四方是比第三方更进一步的物流服务业态,第四方物流领导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者和集成者。 它依靠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的集体协作,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区别: 第四方物流能进行供应链的重新优化整合,这一点是第三方物流力不能及的。 第三方物流缺少对供应链的运作专长和整合技能,功能也不如第四方物流宽泛。 《现代物流概论》 第七章 物流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掌握 ) 物流标准化概念: 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 — 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物流标准化系统特点: 答: (1)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种类繁多,内容复杂,给标准的统一性及配合性带来很大困难。 (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 (3)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4)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国际性。 二、物流标准的种类( 理解) 、物流标准的基本原则( 掌握) 物流标准的种类: 一、基础标准: 包括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建筑基础模数尺寸、物流专业名词标准、核算统计标准、标志图示标准; 二、各个分系统技术标准: 1 .运输车船标准; 2 .作业车辆标准; 3 .传输机具标准; 4 .仓库技术标准; 5 .站台技术标准; 6 .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 7 .货架、储罐标准。 三、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 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要求等标准。 物流标准基本原则: 1 、市场导向原则 2 、 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 3 、科学发展原则 4 、推进企业创新原则。 三、物流标准化的形式( 理解)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 掌握) 物流标准化主要形式: (1)简化。 (2)统一化。 (3)系列化。 (4)通用化。 (5)组合化。 物流标准化基本思路: (一)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在这个局部中寻找一个共同的能贯穿物流全过程的基点,形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核心,成为衡量物流全系统的基准。 二、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以集装系统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这个基点的作用之一,就是以此为准来解决各个环 节之间的配合性。 物流标准化方法: 一、确定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ISO 认定尺寸: 600 400mm。 二、确定物流模数:集装箱基础模数尺寸是最小的集装尺寸。 1200 1000 允许 1200 800 、 1100 1100。 三、以分割及组合方法确定系列尺寸。 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集装系统是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 10 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四、物流标准 化的地位及作用(掌握): ( 一 )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 二 )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 ( 三 ) 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 四 ) 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 五 ) 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 《现代物流概论》 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 一、 供应链的定义 : 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特征: (1)复杂性; (2)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 (4)交叉性。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掌握) 供应链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全面规划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 1 、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2 、非核心业务都采取的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 3 、供应链 企业间形成一种合作性竞争 4 、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管理 5 、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 6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 7 、更加关注物流企 业的参与。 五、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与主要内容(掌握)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 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 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 Inter/ Intra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 (制造过程 )、满足需求来实施的。 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 1 、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具体包括链伙伴选择、物流系统设计; 2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 3 、供应链管理机制建设。 2020年 04月物流师考试总复习内容 《物流管理》 第一章 采购管理 一、采购采购模式、采购管理目标(理解) 采购模式:一般模式: 订货点采购模式 新模式: MRP 采购模式, JIT 采购模式, VMI采购模式,电子采购模式。 订货点采购包括 一是定量订货法采购;二是定期订货法采购。 特点: 以填充库存为目的,采用一些科学方法,科学、简单 缺点: 库存量大、市场响应慢。 MRP 采购原理: 根据主产品的生产计划 (MPS)、主产品的结构 (BOM)以及主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库存量, 计算求出 主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原材料所应该投产时间、投产数量,或者订货时间、订货数量。 特点: 需求分析为依据,以满足库存为目的; 优点: 计划比较精细、严格,市场响应灵敏度及库存水平都有所进步,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 JIT采购: 完全以满足需求为依据的采购方法。 根据需要,对供应商下达订货指令,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品种、指定数量送到指定地点。 特点: (1)面向需求 (2) 适当物品 (3)适当质量 (4)适当数量 (5)适当时间 (6)适当地点。 优点: 需求响应灵敏、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库存量最小,是一种比较科学、比较理想的采购模式。 VMI 采购: 用户把需求信息向供应商连续及 时传递,由供应商根据预测需求量制订自己的生产计划和送货计划,主动小批量多频次向用户补充货物库存。 特点: 供应商能掌握 11 需求信息,市场需求响应灵敏,最大受益者是用户。 对信息系统、供应商业务运作要求高。 优点: 服务效率高、减少库存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理想的采购模式。 电子商务采购: 也就是网上采购,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采购模式。 好处 :扩大了采购市场的范围、缩短了供需距离;简化了采购手续、减少了采购时问,减少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采购模式。 采购管理概念: 以实现采购经济 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采购管理的重点: (1)要保障供应 (2)要保证采购物资质量。 (3)尽量降低采购成本。 (4)与供应商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供应关系,供企业进行管理决策。 物资采购管理目标: 5R 表述: ①适当的时间;②适当的数量;③适当的质量;④适当价格⑤适当的供应商。 影响采购成本因素: 采购次数、批量、价格、战略、产品结构、供应商结构、采购品种、谈判能力等。 二、采购品种战略决策、供应商战略决策、跨国采购( 2理解 36掌握) 采购方式:按采购权限分类: 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 按时间不同分类: 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 按环节多少分类: 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 还有招标采购和网上采购。 采购战略内容: (1)采购品种战略: 按风险分为分成常规品、紧缺品两大类,每类又分为重要品和非重要品;按品种多少和方式分为单一品种、多品种两大类,每类又分为定量和定期订货;按价格分为不变价格、折扣价格、区段价格三大类 (2) 供应商战略 (3)采购方式方案战略 (4)订货谈判战略 (5)进货战略。 紧缺物品的特点及其采购战略 :紧求大于供,供应 商少,供应品种数量少,根据品种重要性的不同也可以分成重要品和非重要品两类。 对于紧缺重要品,一般采用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战略,可以采用定期订货法采购战略。 对于紧缺非重要品,采用代用战略、自制战略、确保供应战略,采用定量订货或定期订货采购战略。 4.常规品的特点及其采购战略。 供大于求。 供应商多,品种数量多,采购容易。 按品种重要性的不同又可以分成重要品和非重要品。 对于常规重要品 :采用集中竞价采购战略。 在订货点采购中采用定期订货法采购战略。 对于常规非重要品: 采用一般化、系统化、程序化采购战略。 在订 货点采购中采用定量订货采购战略。 供应商的分类: (1)按重要性分类: 伙伴型供应商;优先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商业型供应商。 (2)按 80/ 20 规则分类: 重点供应商和普通供应商。 (3)按规模和经营品种分类: 专家级供应商;低产小规模的供应商;行业领袖供应商;量小品种多的供应商。 供应商评选步骤: ①分析市场竞争环境;②建立供应商选择的目标;③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④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⑤供应商参与;⑥评选供应商;⑦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选择方法: 1 、直观判断法; 2 、评分法。 三、 采购方式及其选择(理解) 集中采购特点和意义: 在核心管理层建立专门的采购机构,统一组织企业所需物品的采购进货业务。 意义 :一是获得采购规模效益,降低成本。 二是发挥业务职能特长,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和主动权。 三是易于稳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得到供应商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 四是采取公开招标、集体决策方式,有效制止腐败。 特点: 量大,过程长,手续多;集中度高,决策层次高;支付条件宽松,优惠条件增多;专业性强,责任加大。 分散采购 由下属各单位实施的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要的采购。 特点: 批量小或单件,且价 值低,开支小;过程短、手续简、决策层次低;问题反馈快,针对性强,方便灵活;占用资金少,库存空间小,保管简单、方便 现货采购特点 :指协商后,即时交割的采购方式。 特点: 即时交割,灵活、方便、手 12 续简单,易于组织管理。 无信誉风险。 四是对现货市场依赖性大。 远期采购 供需双方为稳定关系,实现物品均衡供应,而签订远期合同的采购方式。 特点: 时效长;价格稳定;交易及物流成本相对低;过程透明有序,便于民主科学决策和管理。 直接采购 采购主体自己直接向物品制造厂家采购的方式。 特点: 环节少,时间短,手续 简便,意图表达准确,信息反馈快,易于供需双方交流、支持、合作及售后服务与改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