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 ru243。 , “揉搓 ”之意。 ( 1)这首词写了词人几个生活阶段。 请具体概括。 ( 4 分) 答: 柳州高中、南宁二中联考语文试题 () (共 7 页 ) 5 (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 请简要分析。 ( 4 分) 答: 13.补写 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 分) ①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②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田园居》) 五.( 22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17 题。 昨晚,你看月亮了没有。 ① 我热爱三尺讲台,并呼吁社会崇敬三尺讲台。 因为,文明从三尺讲台前出发。 教育曾是风波叠起的领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沉思和教训。 我只想说一些细事,青苹之末,涟漪起处,也许会带来些许 启迪 . .。 我认为,教育最忌说教,说教多伪饰,失真诚,远深情。 教育应具备审美品格。 教育要以美好的感情为引线;只有真善美,方能产生精神的魅力,方能产生教育的魅力。 ② 1997 年秋,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学生端坐整齐,听校 长讲话。 他们没有想到,讲话竟是这样开始的。 那天是八月十六,我问学生: “昨天晚上,月白风清,你们看月亮了没有。 ”学生有说看了,有说没看。 我接着说: “看月亮是一种美好的感情。 同学们,看月亮时,你们会想念妈妈,会想念故乡,会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 ……” 没想到,这段即兴谈话,在学生心中激起了波澜。 这几年,我在学生的来信中,不断读到他们复述这个话题。 我还在报纸上,看到他们写的文章。 一直到 2020 年,我还读到刘静同学写的一篇文章《今夜月儿明》。 她说,当时校长发问时,话音未落,便引来一片唏嘘,有的同学竟当场落了泪。 她说,从那次开学典礼后,每年中秋,他们都坐在大操场上看月亮,念儿歌,讲着童年和故乡的趣事,还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句: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讲着亲情和祖国的话题 „„ ③ 学生的来信和文章,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定了一个信念:教育的审美品格是教育的奇妙力量。 老生常谈的说教和别致亲切的启迪,效果完全不同。 有一次,在处理学生违规事件时,我与美术系学生谈话。 我说: “你们都是学绘画的,整天调配颜色,你们说,这世界上 什么颜色最美。 ”学生一时不知我问话的意向,迟疑片刻,我自问自答: “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是羞色。 ”这意外的答案,引起了学生由衷的赞同,会心的微笑。 我接着说: “羞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羞色阻止人走向卑鄙。 康德说: „羞色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柳州高中、南宁二中联考语文试题 () (共 7 页 ) 6 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羞色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羞色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 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要后悔。 马克 吐温说: „人是惟一会脸红的动物。 ‟你何曾见过狗红过脸。 因为,只有人才有文化,羞色是 文化的色彩。 ”我最后说,同学们,羞色最美,脸上飞起的两朵红云,比什么化妆品都更珍贵,更美丽。 这段谈话,引起了学生自尊自爱的思考,许多学生铭记在心,他们经常重提。 这段谈话,成为美术系的教育资源。 ④ 作为教师,我坚信除了心灵的抚育和引导之外,教育的审美载体,还包括校园的物质设施。 我在学校的花丛林带里,选录古典诗词,竖立诗牌。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长知识,多识草木花卉之名,更能熏陶学生的品德情操。 我相信,当学生面对 “小窗从此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这两句唐诗,默诵沉吟,自我感觉会变得美好,他会走近优雅。 我认 为,校园内的一切,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应该 让校园内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为育人开口说话。 ⑤ 教育的审美品格,还存在于学校的庄严典仪,如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训等等。 《礼记》曰: “非礼不诚不庄。 ”行礼如仪,是精神陶冶的美好境界。 庄严的典仪,氛围肃穆,会产生神圣的感情。 神圣感是教育重要的感召力量,神圣感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对崇高的敬仰,对美好的向往。 神圣感使人敬畏,律己自爱;神圣感勉人向上,走近真善美。 《荀子》曰: “形具而神生 ”,崇高的精神,只有在庄严的形式中诞生,庄严的典仪,是神圣而美好的感情 引线。 14.( 1)第 ① 段中加点的 “启迪 ”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0 个字)( 3 分) ( 2)第 ④ 段的画线句运用了 ________和 _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