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2000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煤矿监控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视频输入 /输出路数 1~32 路 报警输入 /输出路数 8~128 路 传输通道 光纤、微波、电话线( PSTN、 DDN、 ISDN、 xDSL) 操作平台 Windows95/98, Windows NT , Windows2020 均可 MTBF 100000 小时 系统时钟精度 1S 系统平均维护时间 MTTR 计算机 CPU负荷率平均 30% 工作环境 温度 30℃ 50℃ 煤矿监控方案 第 6 页 共 17 页 湿度 5%95% 供电标准 220VAC 四、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本系统采用标准化、网络化的系统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符合 ISO/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 系统具备软硬件的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升级。  系统提供标准图像接口,以利于其它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  系统所提供的支撑软件能支持用户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  系统的软硬件接口采用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支持与其它标准硬件、其它网络及不同生产商的设备互联。 可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 系统所选用的硬件平台符合现代工业标准,具有一定市场销售规模的通用化、 系列化的标准产品,并有可靠的维修服务支持,存在有其它替代品的可能。  为适应将来整个系统多级监控要求,系统具有灵活的多级组网能力。 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加入新站时,只须建立站端监控系统并建立和遥视监控中心的连接即可,监控中心的软硬件无须做大的改变。  系统各项功能和运行状态不受扩建影响。  系统具备多级组网能力以便组建更大的监控网络。  系统具备开放的二次接口。 系统设计要求 根据矿区实际情况本系统初步设计安装 10 个摄像监控点, 5 个监控点在井上,监控主、副井口、风机房、值班室和周遍环境,都采用可控彩色球形 摄像机(带云台、一体化摄像机、室内 /室外球形护罩);5 个监控点在井下,监控采面、掘进面、中央变电所、主巷、回风巷,全部采用 防爆、防尘、防潮 的超低照度摄像机。 监控点到视频采集终端采用同轴电缆。 (如果监控点到视频采集终端距离比较远,则应采用光纤与视频光端机方式进行传输。 ) 系统工作原理 首先,将来自各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输入 RV2020 视频采集终端,然后, RV2020 视频采集终端通过 MPEG4图像压缩算法,将视频信号转换为 25帧 /秒的数字图像,并将经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流通过光纤煤矿监控方案 第 7 页 共 17 页 网转发到 视频 监控中心;最 后, 视频 监控中心的监控计算机对收到的来自前端的图像和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幕和声卡进行实时监控。 当发生报警时,报警解码器将联动报警输出设备,并通过报警解码器将报警信号输入 RV2020视频终端,并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视频服务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立即发出声音信号、记录报警事件、进行硬盘录像等报警操作。 摄像机控制、布防等控制信号是下行传输的,由监控中心监控主机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RV2020 视频采集终端收到控制信号后,通过云台镜头控制器或直接控制摄像机,或完成布防操作。 系统采用硬件压缩 软件解压技术,在相关科室的计算机终端上增加相应的软件或者通过 Windows自带的 IE浏览器的 Web功能就可实现远程 视频 监控功能,设置成 视频 监控工作站。 网络通信采用 TCP/IP和网络组播 (Multicast)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网络的传输性能和网络带宽,避免网络的拥塞。 系统结构 RV2020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系统子站和调度中心主站组成。 系统子站设置在下属的煤矿、发电厂和变电站等需要监控的场所,主要由视频采集终端、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摄像机、报警探头、报警解码器等组成,负责音视频信号和报警信号的采集和 数字化,并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实现站点之间与调度中心的视频 /报警信息传输及远程监控。 监控调度中心主站主要由视频管理服务器、浏览器、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远程监控和视频服务器软件等组成。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多个采集站,能切换并控制至任何一个监控点现场,实施总体监控,从而实现对整个地区进行视频监控。 它通过网络,不但可以实时浏览各个监控点现场的视频,还可以远程访问采集站的录像文件,并下载录像文件,还可以在监控中心进行录像。 RV2020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适应不同的通讯网络,可以是以太网、 E无线局域网或其他 传输通道。 子站采集端 RV2020 视频采集终端提供视频和音频输入 /输出接口,分别连接到摄像机视频输出或多画面处理器、拾音器及音箱;并提供 RJ45 接口与监控终端及服务器联接;它主要实现视音频信号的采集和压缩,并将压缩好的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