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鉴定 鉴定机构: 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 鉴定项目:以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为主 , 不同稻区、不同品种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或增、减。 种子提供:由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或其指定的试验点统一提供。 鉴定时间: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 两 个正季生产周期鉴定。 鉴定方法与标准: 按照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的鉴定方法与标准执行。 抗性评价:根据两年的鉴定结果 , 对每一个试验品种分别作出定性评价,并与对照品种作出NY/T 1300- 2020 6 比较。 11 品质检测 检测机构: 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测试机构。 检测项目: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等。 样品提供:由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或其指定的试验点统一提供。 检测时间: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 两 个正季生产周期检测。 检测方法与标准:按照 GB/T17891优质稻谷 执行。 品质评价:根据两年的检测结果 , 对每一个试验品种分别作出定性评价,并与对照品种作出比较。 12 汇总总结 数据质量控制 各试验点的原始小区产量数据质量控制 1)按品种,根据 以标准差为单位所表示的可疑值与平均值间的离差, 剔除显著异常的小区产量数据。 2)剔除缺失 3个以上(含 3个)小区产量数据或同一个品种缺失 2个小区产量数据的试验 点。 3)对缺失 1个 ~ 2个小区产量数据的试验点进行缺区估算。 4) 计算试验点各品种区组间变异系数,剔除平均变异系数显著偏大的试验点。 5)计算试验点品种平均产量水平,剔除产量水平显著偏低的试验点。 6)计算试验点对照品种产量水平并与品种平均产量水平比较,剔除对照品种产量水平显著偏低的试验点。 剔除 试验 期间发生气象灾害、病 虫灾害、动物为害、人为事故并对试验产生明显影响的试验点。 剔除 明显异常的其他试验数据。 内容与方法 试验概况: 概述试验目的、品种、试验点、田间设计、栽培管理、气候特点、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基本情况。 列表说明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单位等和试验点的地理分布、播种移栽期等信息。 结果分析: NY/T 1300- 2020 7 1) 丰产性:计算分析品种产量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 产量联合方差分析采用混合模型(品种为固定因子,试验点为随机因子),品种间差异显著性检验 采用新 复极差法( SSR)或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并列出数据表。 2) 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分析法( AMMI模型),并结合品种在各试验点相对于对照品种的产量表现综合分析。 并列出数据表或图。 3) 生育期:计算分析品种全生育期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性。 并列出数据表。 4) 主要农艺性状:计算分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 并列出数据表。 5) 抗性:以本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机构鉴定结果为主要依据。 分析评价品种的抗性表现。 并列出数据表。 6) 米质 :以本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机构鉴定结果为主要依据。 分析评价品种的米质表现。 并列出数据表。 7) 分析品种在各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米质表现。 并列出数据表。 品种综合评价: 根据 1 年 ~ 2 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分析结果,对各 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米质 等做出综合评价,并说明其主要优缺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