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201-公司深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持快速发展态势。 按我国和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按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19%、 32%和 24%;按修正总吨计,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均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图 1 中国造船完工量及占世界比例持续增加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 99 01 99 11 99 21 99 31 99 41 99 51 99 61 99 71 99 81 99 92 00 02 00 12 00 22 00 32 00 42 00 52 00 60 . 0 0 %2 . 0 0 %4 . 0 0 %6 . 0 0 %8 . 0 0 %1 0 . 0 0 %1 2 . 0 0 %1 4 . 0 0 %1 6 . 0 0 %1 8 . 0 0 %2 0 . 0 0 %中国造船完工量 占世界造船完工量比重 资料来源: Clarkson, 长江证券研究部 图 2 中、韩、日新船完工 量比例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韩国 日本 中国 其他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 公司深度报告 2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2 二 、 中国建设中 三大造船基 陆续接单提升整体接单能力 2020 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实现跨越式增长,达 4251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占世界市场份额 30%,再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手持船舶订单达 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73%,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24%。 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市场中,油船首次超过日本,集装箱船大幅超过日本,散货船仅次于日本,均位列世界第二。 图 3 2020 年以来中、韩、日新船订单基本占 世界的 90%以上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韩国 日本 中国 其他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 2020 年我国船舶新接订单 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主要获益于 正在建设中的我国三大骨干造船基地上海长兴、广州龙穴、青岛海西湾 陆续开始 批量接单。 随着三大造船基地开始陆续建成,大幅提升 我国 新船 承接订单能力 , 2020 年 4251 万载重吨的订单中,新基地 的接单量约占订单总量的三分之一。 按照 国务院通过《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 2020 年到 2020 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承接外国产业转移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将在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重点扩建和建设 大连、旅顺、青岛、长兴、南通、南沙龙穴等造船基地。 预计到 2020 年,中国造船年产量将达 2400 万载重吨,使中国成为世界造船业第一大国。 表 1: 中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大造船基地 项项 目目 中中 船船 长长 兴兴 岛岛 南南 沙沙 龙龙 穴穴 渤渤 海海 湾湾 启启 动动 时时 间间 2020 年年 6 月月 1日日 2020 年年 9 月月 25日日 2020 年年 底底 基基 地地 位位 置置 长长 兴兴 岛岛 南南 岸岸 新新 开开 港港 南南 沙沙 龙龙 穴穴 岛岛 东东 北北 部部 旅旅 顺顺 二二 羊羊 头头 和和 双双 岛岛湾湾 等等 地地 新新 增增 海海 岸岸 线线 8 公公 里里 公公 里里 -- 新新 增增 产产 能能 750 万万 吨吨 300 万万 吨吨 500 万万 吨吨 规规 划划 2020年年 增增 300万万 吨吨 ,2020 年年 前前 再再 增增 450万万 吨吨 , 最最 终终 形形 成成 1200万万 吨吨 产产 能能。 2020 年年 造造 船船 能能 力力 达达到到 300 万万 吨吨。 2020 年年 达达 到到 240万万吨吨 以以 上上 , 与与 原原 两两 厂厂 的的产产 能能 合合 计计 达达 到到 500万万吨吨 , 2020年年 合合 计计 达达 公司深度报告 3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3 1000 万万 吨吨。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 上述大型基地陆续建成, 不仅大幅 提升了我国接单能力, 而且新接订单具有 呈大型化、批量化和高技术化 的 特点。 三、中国已初步具备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中心 的 客观条件 随着中国造船优势越来越明显,全球订单加速向中国转移。 2020 年, 根据 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公布的国际造船市场统计数据显示,韩国船 厂 单 月接单量稳居全球第一的局面被中国打破,中国船 厂 2020 年 1 月份承接新船订单 140 万修正总吨( CGT),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 50%,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这个数字相当于韩国船厂 1 月份承接新船订单量的两倍以上、日本船 厂 的四倍多。 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世界造船中心的客观条件: 拥有广阔的船舶市场、较低的造船成本、政府 政策 支持和 丰富的造船 原材料 资料 等成为世界造船中心的关键条件。 尤其是船舶市场和造船成本 方面,将 成为中国持续领先韩、日不可比拟的优势。 就船舶需求而言,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进出口量持续 增加,占世界贸易 总额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预计 07 年占到全球贸易量的 7%以上。 图 4 中国占世界贸易比例持续增加带动运力增长 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比重0 . 0 0 %1 . 0 0 %2 . 0 0 %3 . 0 0 %4 . 0 0 %5 . 0 0 %6 . 0 0 %7 . 0 0 %8 . 0 0 %19 9019 9119 9219 9319 9419 9519 9619 9719 9819 9920 0020 0120 0220 0320 0420 0520 06 资料来源: WTO, 中国商务部 中国 四 大主力海运公司因船队现有规模所限,不能满足中国外贸进出口海运货物量的需要,海运公司需要订造大量新船。 根据我们长江证券研究部航运行业小组的预计 , 未来 5 年 对油船的需求仅 30 万载重吨级至少需要新增 30 艘以上,对 LNG运输船的需求量也在 25艘以上;另外,未来几年,中国的海运公司至少需要 100 艘集装箱船和更多的 20 万吨以上 的干散货船。 表 2:中国 四大海运公司 已下订单情况 公司深度报告 4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4 新下订单 交船时间 干散货 (万重吨) 油轮 (万载重吨) 中远系 20 20 2020 长航系 2020 中海系 20202020 招商系 20 20 2020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政府 也 加大 了 对造船业 支持的力度,连续出台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2020 年 )》、《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就建设三大造船基地、国家造船目标和船配和技术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和 强调了政策支持。 表 3 :国家鼓励造船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相关优惠政策 优惠项目 注释 优惠出口信贷 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建造出口船舶提供优惠出口信贷。 2020年 1月 1日起,这一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船舶出口企业。 国家为了解决造船企业融资困难,促进造船业发展壮 大实施的出台的鼓励措施,并没有对国际造船市场的其他竞争参与国造成任何实质性损害;而且对船舶出口实施优惠的信贷措施,也是当今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普遍实施的内国经济政策 出口退税 国船舶出口实行零税率政策,即对建造出口船舶免征生产环节增值税,已征的全部进项税先征后退,船舶出口退税率维持在 17%。 财政补贴与融资支持 政府对内地船东在内地船厂建造船给予船价 17%财政补贴、为支援制造大型油轮,国家给造船厂提供贴息贷款,在税收和融资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援。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 上述几大因素为中国船舶制造业快 速崛起,成为世界造船中心具备了客观条件。 全球造船业进入中、韩、日三国决胜的 10 年 一、全球造船业进入中、韩、日三国时代 自 1400 年以来,技术中心从东方转向西方。 造船业的中心从地中海转向西班牙、荷兰及英国,越过大西洋移向美国,又越过太平洋移向日本、韩国及中国。 进入 21世纪,世界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快速形成了韩、日、中三国鼎立的局面。 西欧曾经是传统的造船大国 在 20世纪末,欧洲造船业在韩、日 、中 强有力的竞争下,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致使欧洲造船业的份额连年下降。 曾作为西欧船厂优势产 品的大中型集装箱天然气船、滚装船等订单大部分被韩国船厂夺去。 到 2020年末,欧洲造船工业协会成员国占世界 手持 新船订单 %,而新船订单不足 10%,新船完工量不足全球的 5%。 由于美国造船业的成本要比国外高 2—3 倍,使美国的造船 业逐渐移出本土,美 公司深度报告 5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5 国造船业的规模日益变小,按销售总额计,位居全 球 的第 40位,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 目前,美国各造船厂能容纳 122m 以上船的设施有 :浮船坞 48 座,干船坞25 座,船台 2 座。 美国新船建造主要以军用船为主。 表 4: 全球 造船业 已 进入中 韩 日三国时代 19552020 世界造船格局的转变 (完工量) 欧美( %) 日本( %) 韩国( %) 中国( %) 1955 80% 17% 1965 55% 40% 1975 43% 50% 1% 1% 1985 21% 54% 15% 2% 1995 20% 41% 27% 4% 2020 16% 33% 35% 8% 2020 5% 39% 34% 19% 资料来源: Clarkson, 长江证券研究部 近年,三国的造船总量占到了世界造船总量的绝大多 数,并且持续保持强势。 尽管近两年亚洲的越南和印度受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带动手持订单的增长,由于基数小(越南手持订单 240 万载重吨,印度仅为 25 万载重吨), 全球造船行业实质上进入了韩、日、中三国鼎立的时代。 图 5 近年韩、日 、中三国新船订单保持了对全球的绝对控制地位 0 . 0 0 %1 0 . 0 0 %2 0 . 0 0 %3 0 . 0 0 %4 0 . 0 0 %5 0 . 0 0 %6 0 . 0 0 %7 0 . 0 0 %8 0 . 0 0 %9 0 . 0 0 %1 0 0 . 0 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东亚三国新船订单占全球份额 东亚三亚新船完工量占全球份额 资料来源: Clarkson 资料估算 二、中国造船业迅速崛起直接挑战韩、日全球造船地位 东亚三国目前的竞争 日趋激烈 ,目前从综合竞争力的角度而已, 韩国已领先于日本和中国,而日本造船业经过近几年的 调整,也重新积聚了竞争力。 而中国船舶制造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进行 逐步具备了 全球的竞争能力,并引起了韩、日两国造船界的高度紧张。 公司深度报告 6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6 韩国产业资源部 于 2020年中期 发表了《中国船舶工业现状的比较分析》报告,对中国和韩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针对中国船舶工业的竞争策略。 表 5: 韩国船舶工业与中国竞争战略策略 主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