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5215╱t215215215215—215215215215db33╱t640—20xx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xx-07(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的自然资源,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包括森林生物资源、森林土地资源、森林景观资源、森林环境资源、森林生态资源等。 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森林经理调查 二类 调查 小班调查 将森林资源的各项调查因子落实到小班的一种调查。 通过调查把森林经理地区的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满足县级林业区划、林业规划、基地造林规划等需要,满足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等需要,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为其它相关调查提供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小班调查与小班区划结合进行,二者不可分开。 小班调查的详细程度主要取决于森林调查设计等级的要求。 DB33/T 640— 2020 2 森林调查设计等级 forest management grade 森林经理等级 根据林区的经济条件、林种、林业经营 水平和自然历史等,规定森林区划和资源清查细致程度的等级指标。 区划和调查的细致程度和精确程度,必然影响规划设计和经营活动的细致程度和强度。 森林覆盖率 rate of forest cover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计算公式包括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见 )。 林木绿化率 rate of woody plant cover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四旁树占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见 )。 地类 land groups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植被覆盖特征进行划分的土地类型。 林种 forest category 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类。 林权 forestproperty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对森林、林木、林地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理的权利。 生态公益林 (地) nonmercial forest 以 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的生态、社会需求和 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为主 导 功能,主要提供 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商品林(地) mercial forest 以满足经营者经济需求、人类社会对木材、非木材林产品的物质需求为主导功能,以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 、林地。 公益林 (地)界定 definition of nonmercial forest 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为依据,在森林分类区划基础上,根据经营者自愿原则,以合同形式现场确定公益林(地)的范围、面积、事权等级、保护等级、权利与责任的管理活动。 森林分类区划 forest clasification 遵循森林具有多种功能,但主导利用可以有所不同的规律,综合考虑国家和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将一定区域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分别区划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大类。 森林经营区划 forest division 把林地划分为若干层次的森林经营单位,如林区、林班、小班,便于林地定位测量,调查森林状况、立地条件,规划和设计各项营林措施,为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奠定基础。 林班 partment 在林场、村庄范围内,将林地划分为若干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 的区域单位。 既是森林资源清查时调DB33/T 640— 2020 3 查统计与计算的单位,又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和生产管理时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林地区划单位。 区划林班在森林经理调查时进行。 为了便于作业,应尽量保持完整的支沟和同一集材系统。 小班 subpartment 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要求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地块。 划分小班的因子有地类、林种、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龄、疏密度、立地条件、权属等。 细班 subplot 在小班内作补充区划的细小单位和施业单位。 设置这种不上图的区划单位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林分的林相和林况。 林分 stand 林木起源、林相、林木组成、年龄、地位级、疏密度、出材级、林型或林况等内部结构特征相同的森林地段。 林分调查因子 stand description factor 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如林木起源、林相、树种组成、年龄、地位级、疏密度、平均胸径、平均高、蓄积量、出材级及林型等。 林分起源 stand origin 林分生成的方式。 按林分起源一般把森林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另外,飞播方式的林分起源为飞播林。 林型 stand type 反映林分的立地条件和生产能力的指标,具有相同的立地 条件、相同的起源、相似的林木组成,具有共同的森林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林分总体。 地位级 site class,locality class。 quality class 反映既定树种所在林地的立地条件优劣和林分生产能力相对高低的一种指标。 依据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的关系,按相同年龄时林分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为若干个级数,一般分五级,由高到低以Ⅰ、Ⅱ、Ⅲ、Ⅳ、Ⅴ表示。 根据既定林分的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即可查定地位级。 地位指数 site index 以既定树种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的关系为依据划分的 林地生产力等级,用标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表示。 根据既定林分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从地位指数表中查得地位指数。 林相 storey 林冠层次和林木组成结构的不同而表现的森林外貌。 通常以单层林或复层林,优势树种与组成树种的组成比重来说明林相。 同龄林 evenaged forest 年龄相同或同一龄级的林木所组成的林分。 异龄林 unevenaged forest DB33/T 640— 2020 4 不同年龄或不同龄级的林木所组成的林分。 树种组成 species position 或称林分组成,以组成林分的各树种的 立木材积在林分总蓄积量中所占的比例表示。 如果林木未达蓄积起测径阶,以林木株数比例表示。 一个树种的蓄积量比例达 90%以上的林分称纯林,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并且各树种的蓄积量比例均达一成以上的林分称混交林。 在混交林中,树种组成采用树种组成式表示,由树种名称及树种在林层中所占的成数(树种组成系数)构成,树种组成系数大的树种写在组成式的最前面。 树种组成系数用十分法表示。 优势树种 dominant species 纯林的树种或混交林中树种组成系数最大的树种。 郁闭度 canopy density 林分整个林 木林冠的投影面积与所占林地总面积的比值,用十分法表示。 疏密度 stand density,density of stocking 林木对其所占空间利用程度的指标,用单位面积上林木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对在相同条件下的标准林分的每公顷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的十分比表示。 林分疏密度为 ,是衡量疏密度的标准。 理论上,林分最大的疏密度为。 调查实际中,由于标准表编制时难以搜集到标准林分的标准地资料、调查时某些林分特别好等原因,会出现某些林分的疏密度超过。 标准林分 normal stand 在一定年龄和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所占空间的林分。 在单位面积上,它具有最大的胸高总断面积或蓄积量。 一般把标准林分的疏密度定为 ,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林龄 stand age 通常用林木的平均年龄代表整个林分的年龄,称林分的平均年龄。 有时也用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表示,称林分的优势年龄。 混交林的平均年龄可用各树种的胸高断面积的加权平均年龄表示。 林分平均年龄 stand mean age 指全部林木的平均年龄。 可用下式求得: G gAgAgAgAA nn332211 式中: A —— 林分平均年龄 1A 、 2A 、 3A 、„ nA —— 分别为不同树种(或林层)的平均年龄; 1g 、 2g 、 3g 、„ ng —— 分别为不同树种(或林层)的断面积; G —— 林分断面积总和。 龄级 age class 林木或林分年龄的分级。 即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按一定年数作为间距划分成若干DB33/T 640— 2020 5 个级别。 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常用的有 20年、 10年、 5年、 2年,各龄级期限的中值为该龄级的平均年龄。 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表示龄级的大小,数字越大,表示龄级越高、年龄越大。 龄组 age group 林分或小班根据主伐年龄龄级的不同,划分的年龄组别。 通常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五个龄组。 亦有将成熟林和过熟林合并称为成过熟林的。 龄组的确定方法是,把到达轮伐期那一龄级和高一龄级的林分叫做成熟林,更大龄级的林分属于过熟林;比成熟林低一个龄级为近熟林;近熟林以下各龄级,一半属中龄林、一半属幼龄林,如果近熟林以下龄级数为奇数时,多数列入幼龄林、少数列入属中龄林。 胸高直径 breastheight diameter 胸径 树干离上坡地面 ,胸高位置的树干直径称为胸高直径。 起测直径 measurable diameter 在林分或伐区调查时,规定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或用材材种起测(商用材界限)的最小径阶的下限值。 小于起测胸径的林木则不进行检尺。 平均胸径 mean breastheight diameter 平均直径 林分中同一树种起测直径以上所有树木平均断面积对应的胸径。 以胸径的平方平均数表示,即各树木胸径平方值的算术平均数所求出的平方根。 如果每株量测记载实际胸径,平均胸径计算公式为: ndD i2 式中: D —— 平均胸径; 2id —— 各树木胸径平方值之和; n —— 树木总株数。 如果每木检尺按径阶划记,记载各径阶株数,则平均胸径计算公式为: i iindnD )(2 式中: 2id —— 各径阶胸径平方值; in —— 各径阶树木株数。 径阶 diameter grade,diameter class 为了测量大 量林木或原木及数据统计的方便,将直径按照一定间隔分组,并以组中值作为径阶组内的直径测定值,组间的临界值采取上限排外法。 例如,所定间隔为 1cm,就是用 5cm、 6cm、 7cm等径级值表示直径的大小;如所定间隔为 2cm,就是用 6cm、 8cm、 10cm、 12cm等径级值表示直径的大小。 DB33/T 640— 2020 6 胸高断面积 basal area,crosssectional area at breast 根据立木胸高直径算出的胸高处的横断面积。 是计算立木材积、林分蓄积量和查定林分疏密度的重要因子。 树高 tree height 树木全 高。 立木的根颈至树梢端点间的垂直距离。 立木树高可借助测高器间接测定。 平均高 mean height 林分树木高度的平均值,反映林地生产力高低和求算林分蓄积量的主要因子。 通过测定林分各径阶树高平均值,以相应径阶总断面积(或株数)为权重所计算的加权平均数。 或通过树高曲线法求出,查平均胸径对应的树高。 粗略测定时以 3~ 5株接近林分平均直径的树木高度取平均值作为林分平均高。 混交林、复层林应分别林层、树种测定。 平均木 average tree 在林分中,胸径、树高、形数与林分平均直径、平均树高、平均形数都相同的 立木。 削度 taper 反映树干上部直径和下部直径相差的程度。 树干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小,其单位长度直径减小的程度称削度。 有绝对削度、相对削度和平均削度之分。 形数 form factor 树木干形指标之一。 也是测定立木材积、林木蓄积的测算因子或控制因子。 树干实际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比值。 比较圆柱体高度为树高、断面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 胸高形数 breast height form factor 以胸高断面积作为比较圆柱体横断面积的形数。 胸高形数表达式: hdVhgVVVf24 干干比较 干 式中: —— 胸高形数; 干V —— 树干实际材积; 比较V—— 比较圆柱体体积; —— 胸高断面积; —— 胸径; h —— 树高。 胸高断面积、树高、胸高形数通称立木材积三要素。 立木材积表达式: hfgV 实验形数 experimental formfactor DB33/T 640— 2020 7 树干材积与其胸高处的横断面积为横断面积和其树高加 3m为高度的圆柱体体积的比值。 形率 form quotie。db215215╱t215215215215—215215215215db33╱t640—20xx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xx-07(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