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esting(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XXXX 测试计划 第 3 页 第二章 测试策略 整体策略 本项目的特点: 1. 参与的测试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考试系统 2. 系统已经做过一些测试,并且已经在运行 3. 相对于项目要做的事情来说,时间进度非常紧(要建立一个基本完善的测试规范、要设计整套测试用例和执行一轮完整的测试) 4. 本次项 目测试的只对系统进行一轮测试 根据以上特点,制定本项目的测试过程策略如下: 1. 以 80/20 原理为指导。 尽量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发现 尽可能多的缺陷(尤其是严重缺陷) 2. 测试计划与需求制定、用例设计同步进行 3. 必须制定测试需求。 通过确定要测试的内容和各自的优先级、重要性,使测试设计工作更有目的性,在需求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多更有效的用例。 4. 逐步完善测试用例库。 测试用例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先设计出一整套的测试用例,重要的部分用例需要设计得完善一些,一般部分的则指出测试的要点,在以后的测试工作中再不断去完善测试用例库。 5. 测试过程要受到控制。 根据事先定义的测试执行顺序进行测试,并填写测试记录表,保证测试过程是受控的。 6. 确定重点。 测试重点放在各子系统的功能实现上,问题较多的省中心管理系统和证书管理系统则是重中之重。 7. 不测试题实现技术。 本次测 试不对 XX 子系统中的 XX 实现的核心技术(环境仿真等)进行测试验证。 测试技术  本项目采用黑盒测试技术。  本项目测试过程中将不会采用测试工具。 依据标准 本次测试中测试文档的编写、测试用例的编写、具体的执行测试以及测试中各项资源的分配和 估算 ,都是以 XX 公司提供的各子系统的使用手册盒练习指导手册为标准,软件的执行以系统逻辑设计构架为依据。 测试过程 心力教育 WP03 班 X 组 XXXX 测试计划 第 4 页 测试需求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说明书测试执行编写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计划 制定测试需求开始测试总结测试记录缺陷记录测试分析报告结束系统培训/了解系统 测试范围 制定本次 项目测试 范围的依据为:  各子系统所包含的功能  同 XX 公司该项目负责人特别确定的测试范围 要测试的子系统: 测试内容 测试范围 功能测试  XX 子系统  XX 子系统  XX 子系统  XX 子系统  XX 子系统  XX 网站 性能测试 一、模块 两个子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XX 子系统 XX 子系统 二、数据量 心力教育 WP03 班 X 组 XXXX 测试计划 第 5 页 以 XX 数据库中存在十万条 XX 记录为标准,测试如下性能数据: 新 XX 数据入库性能 修改 XX 数据 XX 功能性能 三、硬件配置 不同硬件配置对系统性能 的影响 一般配置的性能( CPU:PⅢ 66内存 128M) 在一般配置的基础上增加内存后的性能( CPU:PⅢ 66内存 256M) 在一般配置的基础上升级 CPU 后的性能( CPU:P 内存 128M) 不测试的模块: 模块 说明 XX 子系统 不测试 XX 子系统的功能,但是要测试XXXX 是否正确 XX 功能 该功能不做测试 XX 功能 该功能不做测试 XX 功能 该功能不做测试 更加具体的测试范围,请参见《 XXXX 测试需求 .xls》 风险分析 测试人员对系统熟悉程度的风险: 参与本项目的测试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该类型系统,在经过短期的系统培训后,仍然有可能没有完全掌握系统的业务细节,这将在后面的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工作造成一些测试逃逸现象(即一些要测试的方面没有测到)。 系统资料方面的风险: 本项目被测试的系统没有完备的开发文档,测试人员做测试设计时能够参考的只是使用手册和训练手册,以及通过培训和初步使用后对系统的了解,可能导致测试人员在初期无法全面地对系统进行深入的测试。 时间方面的风险: 本次项目时间只有一个月,却要完成测试规范的制定、整套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一轮完整的测试, 时间进度非常紧张,可能导致测试设计工作不够完善。 心力教育 WP03 班 X 组 XXXX 测试计划 第 6 页 第三章 测试方法 里程碑技术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整个 测试 过程分为几个里程碑,达到一个里程碑后才能转换到下一阶段,以控制整个过程。 我们将整个测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里程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