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范第17章配置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0 [Step3] 安排变更任务 ....................................................................................... 10 [Step4] 执行变更任务 ....................................................................................... 11 [Step5] 对更改后的配置项重新进行技术评审(或审批) ............................... 11 [Step6] 结束变更 .............................................................................................. 11 输出 ................................................................................................................... 11 结束准则 ............................................................................................................ 11 度量 ................................................................................................................... 11 实施建议 .................................................................................................................. 11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第 17 章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的目的是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等规程, 以及使用配置管理软件,来保证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 配置管理过程域是 SPP 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配置管理过程域的四个主要规程: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SPPPROCCMPLANNING] 配置库管理 [SPPPROCCMLIB] 配置项版本控制 [SPPPROCCMVERSION] 配置项变更控制 [SPPPROCCMCHANGE] 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 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 IT 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介绍 项目研发和管理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工作成果,例如文档、程序和数据等,它们都应当被保存起来,以便查阅和修改。 如果把所有文件一股脑地塞进计算机里,那么使用起来肯定很麻烦。 毫无疑问,人们应当将文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保存起来。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 Configuration Item, CI),配置项主要有两大类: ( 1)属于产品组成 部分的工作成果,例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测试用例 等。 ( 2)项目管理和机构支撑过程域产生的文档。 这些文档虽然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但是值得保存。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 :名称、标识符、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 所有配置项都 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 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基线( Baseline)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见变更控制规程)。 基线通常对应于开发过程中的里程碑( Milestone),一个产品可以有多个基线,也可以只有一个基线。 基线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识符、版本、日期等。 通常将交付给客户的基线称为一个“ Release”,为内部开发用的基线则称为一个“ Build”。 所有的项目成员都要使用 配置管理软件来保护自己的工作成果。 机构应当采用统一的配置管理软件,常见的配置管理软件有 Microsoft 的 Visual SourceSafe 和 Rational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的 ClearCase 等。 为了提高配置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机构应当有专门的配置管理员(角色)。 配置管理员为每个项目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创建 和维护配置库。 鉴于配置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机构还应当设立配置控制委员会(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CCB)。 CCB 是个虚拟小组,对配置管理各项活动拥有决策权(例如审批计划,审批变更请求等)。 对于配置管理而言, CCB 是决策者,而配置管理员是执行者。 如果机构的各个项目紧密相关(例如一个产品线下的多个项目),建议机构设立公共的 CCB,这个公共的 CCB 对所有项目的配置管理拥有决策权。 如果机构的各个项目相对独立,那么每个项目可以设立各自的 CCB。 CCB 的决策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 则。 配置管理的流程如图 171 所示。 图 171 配置管理流程图 一、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员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基线计划、交付计划、备份计划等。 CCB 审批该计划。 二、配置库管理 配置管理员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并给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权限。 各项目成员根据自己的权限操作配置库。 配置管理员定期维护配置库,例如清楚垃圾文件、备份配置库等。 三、版本控制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绝大部分的配置项都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能最终确。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范第17章配置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5 [Step3] 执行培训 ................................................................................................ 5 [Step4]
主要步骤 .............................................................................................................. 8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Step1] 记录质量问题 .........................................
外包管理流程 Makeor Buy决策 采购 自主研发 外包开发 选择 承包商 签订合同 过程监控 验 收 采购管理流程 选择 供应商 签订合同 验 收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管理员两个角色。 由于外包管理和采购管理都是为具体的项目服务的,因此需要项目成员的协作才能把工作做好。 如果机构没有外包管理员和采购管理员 的话,由项目经理 兼此角色。
10 输出 ................................................................................................................... 10 结束准则 .....................................................................
................................................................................ 3 度量 .................................................................................................................
过程 需 求开发 CMMI 3级,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技术预研 系统设计 实现与测试 CMMI 3级, Technical Solution CMMI 3级, Product Integration 系统测试 Beta 测试 用户验收 技术评审 CMMI 3级, Verification CMMI 3级, Validation 机构 支撑 过程 配置管理 CM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