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范前言(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基于 Web的项目管理工具,包括项目计划、项目监控、质量管理、配置管理、需求管理等功能,命名为 Future。 SPP 是 SPIS 的方法论,它由众多的过程规范和模板组成。 SPP 共有 19 个关键过程域(如下表所示),基 本满足 CMMI 3 级要求。 SPP 模型是三层结构(模型请见本书正文),上层是项目管理过程的集合,中层是技术过程的集合,下层是支撑过程的集合。 这种模型很直观,高级经理、项目经理、开发人员、质量保证员等人根据 SPP 模型很容易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以及按照什么规范去做事情”。 SPP 文档总数约 500 余页,本书即根据这些文档改编而成。 过程类别  项目管理过程  技术开发过程  支撑过程 关键过程域  立项管理  结项管理  项目计划  项目监控  风险管理  外包管理  需求管理  需求开发  技术预研  系统设 计  实现与测试  系统测试  用户验收  产品维护  技术评审  配置管理  质量保证  采购管理  培训管理 SPP 采用 CMMI 而不是 CMM 作为参考标准,主要原因如下: CMM的核心是十年前创作的,十年来 IT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工业规范必然要不断地改进。 在总结 CMM应用的大量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 SEI推出了 CMMI。 CMMI重大的改进在于它不仅完善了 CMM本身,而且充分考虑了软件工程与系统工程的集成,使得该规范不再局限于软件范畴。 由于 CMMI ,人们了解和采用 CMMI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 CMMI将取代 CMM这是必然的趋势。 三、研究经历与出版目的 本书作者对上海贝尔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深入研究为创作 SPP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上海贝尔平均每年有 100个研发项目,研发经费达数亿元。 公司约有 1500名研发人员,半数以上是软件开发人员。 由于公司的研发管理能力不够强,特别是软件过程能力比较薄弱,大量以软件为主的项目开发过程比较混乱,导致新产品的质量问题严重,进度不断地被拖延,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痛定思痛,在 2020年下半年,公司领导决定成立专门小组从事 CMM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2020年 初,林锐博士在网络应用事业部(试点单位)组建了 SEPG,共有 6名成员。 SEPG撰写的规范累计达千页,陆续被公司千余名研发人员使用。 SEPG在试点单位的推广力度相当大,仅对规范的培训就超过了 600人天。 在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中, SEPG取得了一些成功,也经历了不少挫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在和很多同行专家交流时我们发现,上海贝尔面临的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内 IT业界面临的共性问题。 这是因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