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系统运行规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 7 PH 表 1 进出水水质及去除率( 5 月~ 9 月) 份 2020 年 5 月平均值 2020 年 6 月平均值 2020 年 7 月平均值 2020 年 8 月平均值 2020 年 9 月平均值 取样点 进水 改建系统 进水 改建系统 进水 改建系统 进水 改建系统 进水 改建系统 分析项目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BOD(mg/l) 2 1 7 260.3 5 8 3 1 2 6 3 COD(mg/l) 5 50 2 507 3 8 3 6 5 8 1 1 7 3 7 SS(mg/l 467 14 341 15 653 11 341 10 193 8 ) 2 1 5 7 5 氨氮(mg/l) 2 5 4 7 6 8 1 5 3 硝酸盐氮(mg/l) 7 亚硝酸盐氮(mg/l) 1 总氮(mg/l) 9 6 5 9 2 4 5 8 4 1 9 凯氏氮(mg/l) 4 6 6 8 4 2 6 6 4 9 有机氮(mg/l) 3 1 4 8 6 总磷(mg/l) 4 7 1 9 6 4 磷酸盐(mg/l) 1 3 5 50 PH 二、 A2/O工艺部分运行参数分析 此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 “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化验数据分析系统 ” 、《运行日分析报表》、以及鼓风机房的运行记录。 选取符合二级排放标准的 2020 年 4 月份的数据进行分析,详见表 2。 A2/O 的有机负荷 F/M F/M 较大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增长速率较快,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率较快,但此时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可能较差。 反之, F/M 较小时,微生物增长速率较慢或基本不增长,甚至也可能减少,此时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也必然较慢,但这时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往往较好。 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F/M 的平均值为。 A2/O 的污泥龄 污泥龄 SRT 是指活性污泥在 整个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SRT 直接决定着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的年龄大小, SRT 较大时,年长的微生物也能在系统中存在;而 SRT较小时,只有年轻的微生物存在。 年轻的污泥活性高,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强,但凝聚沉降性能较差;而年长的污泥有可能已老化,分解代谢能力较差,但凝聚沉降性能较好。 因此,通过调节 SRT,可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年龄,使活性污泥既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又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SRT 的平均值为 16 天左右。 A2/O 的外回流比 保证除磷效果的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 使系统污泥在生物池中 “ 携带 ” 足够的溶解氧进入二沉池,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污泥在二沉池中因厌氧而释放磷,但如果不能快速排泥,二沉池内泥层太厚,再高的 DO也无法保证污泥不厌氧释磷,因此, A2/O 系统的回流比不宜太低,应保持足够的回流比,尽快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排出。 但过高的回流比会增加回流系统和曝气系统的能源消耗,且会缩短污泥在生物池内的实际停留时间,影响 BOD5和磷的去除效果。 一般认为,在保证二沉池不发生反硝化及二次放磷的前提下,应使 R 降至最低,有利于提高除磷的效果。 R 一般在 50~ 100%的范围内即可。 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分析,外回流比平均值为 %。 表 2 4 月份 A2/O 生物池运行数据 项目 A/A/O生物池 日期 剩余污泥 泥龄 外回流 F: M KgBOD/Kgmlssd 理论停留时 实际停留时 MLSS m3/h d 比 % 间 h 间 h mg/l 202041 136 3988 202042 136 3560 202043 136 3859 202044 136 3989 202045 3829 20204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