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象力呢。 原因在于他们头脑里已经有了种种条条框框,而且不敢越这些条条框框的雷池半步。 比如,有些循规蹈矩的父母干任何事情都很现实,非常缺乏想象力。 他们会认为那些夸张离奇的神话都 是些骗人的把戏,毫无价值。 然而,同样是眺望夜空的星星,那些脑海中装满神话的孩子,就比远离神话的孩子,体验到更丰富的感受,领会到更浩瀚的神奇。 想象力既然如此重要,做父母的该如何去小心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呢。 这里所提供的建议是: 首要的,就是父母不要用自己心目中的条条框框去封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要忽视想象力对于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其次,多给孩子讲故事。 研究表明,听故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语言又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多给孩子讲故事,借助于对故事中的情节 和动作的讲解,就会促使孩子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奇异的世界,使孩子成为创造这一世界的主人。 第三、多陪孩子玩游戏。 孩子的认知力的发展是从动作感知开始的,鼓励孩子去触摸、感觉各种物体,学习各种动作,有利于孩子更快地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象征性联系”。 事实上,成人虽然比孩子更有知识,但也比孩子迟钝。 多和孩子交往吧,不知不觉你就会感染上某种程度的想象力。 记住,你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 美国总统德怀特 ?艾森豪威尔的两件童年纪事,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启迪。 其中之一是这样的:尽管艾森豪威尔一家有五个兄弟,但是,由于艾森 豪威尔家的家教向来都主张谦让,这使得这五兄弟常常受到镇上的一群野孩子的欺凌,而且情形越来越变本加厉。 一天,五兄弟又被这群也孩子追着打,而且眼看就要打进了家门。 这时,生气了的母亲对着五个孩子大声吼道:“跟我打回去。 ”于是,五个孩子发起猛烈的反击,把那群野孩子打得落花流水。 从此,便再也没有发生过被那群野孩子欺负的事。 而第二件事则更具有典范意义: 14 一天,在放学后奔跑回家的路上,艾森豪威尔摔了一跤。 只是擦破了一点皮,裤子上连个破洞都没有,应该没事。 —— 可是到了夜里,那膝盖却开始疼起来。 那年艾森豪威尔 13岁,起 先他对这疼痛毫不理会,对任何人也没有提起。 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照样先喂好了牲口,然后上学。 可是到了第三天,病情开始恶化,他的腿疼得不得了,已不能起床。 他母亲一见便哭起来:“你怎么不早说呀。 ” 等医生做完检查,便摇头说:“看来我们得锯掉这条腿了。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坚决不同意:“不管怎么样,你锯不掉它”。 他把哥哥埃德叫到床前,对他说:“如果我神志不清的话,埃德,不要让他们锯我的腿,你发誓,埃德,发誓。 于是,埃德便站在门口,两手臂交叉着,寸步不离。 而艾森豪威尔则在嘴里咬着一把叉子,以免痛得叫出声。 整整两天两夜, 埃德都守在那里,连吃饭也不离开,睡觉也是。 即使艾森豪威尔已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他也没有退让。 医生一次次来,又一次次回,嘴里不住地叹气。 最后,出于一种无助的气愤,老医生大叫一声说:“你们都在看着他死。 ” 这时,艾森豪威尔的爷爷沉不住气了。 他开始祈祷,希望信仰能够将病治愈。 全家人随之也跟着祈祷,最后轮到埃德。 第三天早上,当医生又一次路过时,他看到了一个变化:那条肿腿消退下去了。 又一个夜晚,艾森豪威尔突然睁开了眼睛,他腿上的肿全消退了。 三个星期后,艾森豪威尔坚定地下了床,尽管这时他又瘦又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就这样,靠着他的勇气,靠着他的意志,艾森豪威尔创造了奇迹。 将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思考,我们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呵护孩子成长的原则呢。 首先,在我们这个时代背景下,由于父母的过于保护,使很多孩子都缺乏受伤或悲痛的经历。 这使得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一方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够敏感,另一方面就是在面对困难、挫折和伤害的时候,缺乏经验和勇气。 然而生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做父母的现在能够为孩子承担一切,可是我们是否就能永远地保证孩子不受伤害,不遭遇痛苦和挫折呢。 尤其是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里,即使你处处与人为善,也难免遭 受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攻击。 因此,对于孩子的真正呵护,不是要保护他不受伤害、不遭遇挫折,而是提前训练他们,使他们产生出面对伤害和挫折的智慧和勇气。 做父母的应当如何训练孩子面对伤害和挫折的智慧与勇气呢。 艾森豪威尔在第一个故事中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诉他,必须善于自卫。 因 15 为通过自卫赢得尊严乃是一个人应该尽早具备的能力和品格。 小孩子受到伤害的典型情况,通常都是玩具被抢、或遭到野孩子的武力侵犯等。 这时,武力自卫可以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 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 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并体会到:“我有我的尊严,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 当然,孩子所遭遇的伤害远远不止这些。 有时候,孩子所遭遇的意外的不幸,往往更是人力所无法预料和抗拒的。 这时候,做父母的当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意外呢。 在这一方面,艾森豪威尔的第二件纪事告诉我们: 有些伤害是父母无法代替孩子承担的。 当孩子遭遇了这样的意外伤害的时候,应该鼓励孩子,去努力的承担,并充满勇气与信心。 因为,面对生活的变数,我们要经得起摆布。 如果这时我们让孩子学会了逃避,那么,我们就是在给孩子提供最糟 糕的呵护。 同时,做父母的也要善于承担伤害和变故。 因为,当孩子遭遇意外的伤害的时候,所考验的,往往不仅是孩子的勇气,同时更是在考验父母。 这时,做父母的,必须和孩子一起去承担,并相信他,某种奇迹最终会产生的。 我们给你的,是你父亲和我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部分。 正如孩子们会担心,父母死去了以后还爱不爱他们一样;对于呵护孩子来说,做父母的也可能常常想到,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离去了,我们对于孩子的呵护还能不能一如继往。 我们离去之后还能否给予孩子以呵护呢。 或许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有的父母会认为,对于孩 子的教育来讲,我们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他们摆脱我们的呵护,独立地成长。 而另一些父母则认为,我们对孩子的呵护不能超出我们的生命所允许的范围,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为孩子多留下一些物质方面的储备。 应该说,这些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难于定论。 由是,我在这里也不打算对此问题做过多的讨论,而只推荐一个身患癌症、终年只有 48岁的母亲留给三个儿子的临终书信,相信读后将不无启迪。 这三封书信是这样的写的: 给大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切克: 此信只为你一人所阅,所以我告诉你,我一直是最爱你的。 也许因为你是我腹中第一 个萌动的奇迹,对母亲来说,一个永恒、不朽的奇迹。 你是我们风风雨雨困难年代里的一部分,这一特殊部分曾使我们变得贫穷、饱偿苦寒, 16 经受失败。 你曾经是最初的“模型”,你的弟弟们比你吹的肥皂泡要大,打噎时更神气,更早学会说话,跑得也更快,但所有这些中,你是第一个经历的。 由于我们的笨拙,你洗澡时也许很难受,由于我们的无能,尿布也许裹得太紧。 但你得到了更为珍贵的东西:我们的耐心、精力和青春。 我们给你的,是你父亲和我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的部分:我们在生活中搏击和我们的胜利。 你是六大册婴儿照相簿的主角 —— 一部儿童百科 全书。 你是我们的一切的开始,我爱你。 妈妈 给二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史蒂夫: 你一定不会相信,可我还得如实说:我一直是最爱你的。 你在家里外面大闹天宫、干尽傻事,可你并不因此垮下,反而变得更加成熟、强壮。 我最欣赏、喜爱的是你的热烈、激情和独立不羁。 你可能穿过破衣服、玩过旧玩具,你也许从没有第一个去尝试新奇的东西,可你却总是干得比别人漂亮。 我们在你身上找到了快乐和慰藉。 你抱着狗打滚亲吻,冬天忘带帽子,都不会因此生病。 星期六你常常在家,很少得到特殊的照顾。 然而又是你,使我们摆脱生活中的烦愁苦闷,享尽天伦之乐。 你是我们匆匆奔忙,雄心勃勃年代里的一部分。 可当我们眼前一片迷惘时,是你的纯朴自然,使我们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返朴归真。 你用你对生活的火热感情激励我们热爱生活。 你不屈不挠,我爱你。 妈妈 给三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汤姆: 作为母亲,本不应该对谁有所偏爱,但我一直是最爱你的。 正当爸爸、妈妈感到青春年华将从我们身上消失时,你降临人世。 你使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生命的光和热。 你使我们的头发变黑了,你加速了我们的步子,抬高了我们的肩膀,唤起了我们的想象,激发了我们的幽默。 你使我们第二次领略了五彩缤纷的人生。 你好象一 下子长大成人了。 也许是我们不愿去追忆流逝的时光吧。 而你得到的只是破损了的棒球击球棒,电动玩具火车不复行驶,冰箱里没有牛肉,却满是酸乳酪和减肥食品。 而 17 且你还面临着一件我们没有想到的事:那就是我们终将死去。 然而,从你的成长中,我们进一步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爱的伟大。 我喜欢你那 35岁般的忍耐、 50 岁般的实际和 90岁般的悲天悯人之心,但我更喜欢一个将上述品格溶于一身的 14岁的你,虽不乏笨拙愚钝,却超然不俗。 你是我们生活中的顶点,我爱你。 妈妈 葬礼上,邻家的两个女人在悄悄说:“看看那些没有母亲的小伙子,多叫人心酸 啊。 ” “可不是,我听说医疗费用已经使他们倾家荡产,她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东西就去了。 ” 然而,我却认为,她为孩子们留下了爱,留下了耐心、精力和青春。 而这才是能够真正呵护孩子们一辈子的。 书中自有颜如玉 红袖添香夜读书 --蒋成钢 E书制作 本书所有权属于作者。 本人制作纯属爱好。 联系制作人请点击 第 8节:最该说的话 好好的一杯牛奶被打翻了,真可惜。 看着初通人世的孩子越来越淘气越来越神气,做父母的,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但是, 当孩子的淘气在不知不觉间越过了某种界限、甚至犯了“错误”的时 候,身为父母,你就难免要责备或批评孩子。 责备和批评孩子是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 在孩子的天真无邪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天然,本无所谓对错;但是我们的成人世界却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规则,这些规则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遵守。 因此,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做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把这些规则施加于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越了轨”,又在什么时候“犯了错误”。 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从自己所犯的小过失中,学会如何对一件事物作正确的评价、采取正确的态度。 责备和批评孩子是 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责备和批评可以滥用。 谁都知道,有的批评使孩子心悦诚服,有的批评却招来孩子的敌意和愤怒。 因此,批评或责备是有分寸的。 批评的分寸应该如何把握呢。 换句话说,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建设性的。 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具有破坏性的呢。 在这里,我所能够提供的答案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是完全抛开孩子个人品行上否定特点,而仅限于只指出必须要做的该如何去做。 越过了这个临界点,批评便完全 18 招致你根本不期待的结果。 比如,五岁的小宁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打倒在饭桌上了。 这时妈妈便忍不住责备说:“你这么大了,连杯子都不知道 该怎么拿。 我说过多少遍了你要小心。 ” 而爸爸则附和:“没办法,他生来就是笨手笨脚的。 你怎么说,他都改不了。 ” 小宁只不过打倒了一杯五毛钱不到的牛奶,就招来了这样的一堆刻薄言语,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方面的伤害,是用再多的钱也难以弥补的。 因此,在事情出了差错的时候,不是就一个人的品行来批评的恰当时间。 这时,最好是就事论事,而不论及他个人的品格。 相反,下面这个例子就具有建设性: 六岁的小宇漫不经心,把妈妈刚给他倒好的牛奶打翻在了桌子上。 这时,妈妈忍住怒火,镇静地对他说:“牛奶打翻了。 我去给你再倒一杯来,快拿抹布。 ”妈 妈起身去拿了一块抹布递给儿子,然后再给他倒了一杯牛奶。 惊慌的小宇这才放下心,不相信地望着妈妈,呐呐地说:“啊,妈,谢谢你。 ”在妈妈的帮助下,他擦干净了桌子。 妈妈没有再补充修正的意见,也没有作无益的训诫。 但是,小宇在缄默中却对她充满了感激。 轻微的过失或不幸,应该以下列方式向孩子表示:“啊,你又丢了你的手套。 这真教人烦心,因为又得花钱去买。 好好的一双手套丢了,真可惜,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 手套丢了,就是丢了,不必为了丢掉的手套而触发你的脾气。 衬衫撕破了,也用不着拿撕破了衬衫做题目,演出一场你自编自导, 高兴怎么演就怎么演的剧目。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父母在看到一个打破了的鸡蛋的时候,所产生的反应就如同是断了一条腿;看到一扇打破了的玻璃窗,就如同是砸碎了自己的心。 对这样的父母来讲,确实应该问问自己,你究竟是更爱你的物品呢。 还是更爱你的孩子。 你这样做,妈妈心里很不高兴。 责备和批评孩子的分寸之所以很难掌握,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做父母的既要传递自己的情绪感受,但又要适度克制自己的愤怒。 在责备孩子的时候,父母很难有不生气的。 而生气到了一定的程度,也就成了愤怒。 父母应不应该对孩子的过失行为表示“愤怒”呢。 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应该的,甚至它还是儿童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因为假若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一律表示忍耐而不发怒的话,它所给予孩子的印象不是慈爱,而是冷漠。 因此,凡是关心子女的人,都不能逃避愤怒。 但是,愤怒是一种代价颇高甚至危险的情感,要使它发得有价值,做父母的就不能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 也就是说,对父母而言,你可以对孩子发怒,但是你又不能随情绪的波动 19 而随意加重你的愤怒。 你不能让孩子们承受凶暴而残酷的愤怒洪流,但是你可以让孩子明白:“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 由于发泄愤怒的目的是松弛自己因忧虑和 痛苦而引起的紧张感,让孩子产生内心的自省,同时又不至于产生副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