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衰减受限系统实际可达再生段距离可用下式计算: PsPrPp ∑A c L=————————— () Af+As+Mc 式中:L——衰减受限再生段长度(km); Ps——S(MPIS)点寿命终了时的光发送功率(dBm ); Pr——R( MPIR)点寿命终了时的光接收灵敏度(dBm),BER≤10 12; Pp——最大光通道代价(dB); ∑A c——S(MPIS)、R(MPIR)点间活动连接器损耗之和(dB ); Af——光纤平均衰减系数(dB/km); As——光纤固定熔接接头平均损耗(dB/km); Mc——光缆富余度(dB/km)。 STMN (光) STMN (光)REG 图 再生器 (REG)STMN (光) STMN (光) 光放 (BA,PA)11b)色散受限系统实际可达再生段距离可用下式计算: Dmax L=——— () │D│式中:L——色散受限再生段长度(km); Dmax——S(MPIS)、R(MPIR)间设备允许的最大总色散值(ps/nm); D——光纤色散系数(ps/nmkm )。 2)对于速率为 STM64 的系统,再生段设计距离应同时满足系统所允许的衰减、色散及极化模色散(PMD)的要求。 3)所确定的再生段长度,宜考虑技术发展的因素。 局站设置 局站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传输系统可设置终端站、转接站、分路站和再生站四种站型。 2)局站应根据网络结构、装备技术条件及业务需求合理设置。 3)工程的终端站、转接站和分路站一般应设置在经由的省会级城市及地市级城市,必要时也可设置于其他适宜的地点。 4)工程的再生站,可设在具备装机条件的地点。 工程新建 局站 的站址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1) 靠近居民点、现有维护设施等安全有保障、便于看管的地方。 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2)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影响,容易保持良好的机房内温湿度环境,地形平坦、土质稳定适于建筑的地点。 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和有可能塌方、滑坡和地下存在矿藏及古迹遗址的地方。 3)交通方便,有利于施工及维护抢修。 4)不偏离光缆路由走向过远,方便光缆、供电线路的引入。 5)易于保持良好的机房内外环境,可满足安全保密、消防及人防要求。 6)便于地线安装,接地电阻较低,避开强电及干扰设施及其他防雷接地装置。 规模容量的确定 光纤芯数的配置应根据企业业务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网络冗余要求、预期的系统制式、系统配置数量、网络可靠性及新业务发展需要 、光缆结构及相关部门的光纤需求 等因素配置,并留有适当余量。 传输系统容量的确定应以企业业务预测为依据,并考虑各区段内原有通信网的利用,且12满足网络冗余要求。 传输系统的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 当配置两个以上较低速率的 SDH 传输系统时,应论证选用较高速率 SDH 传输系统或波分复用系统的可行性。 2) 系统制式及系统速率应结合光纤资源和光纤技术条件综合考虑。 3)根据目前设备的商用水平确定系统容量。 光接口 SDH 长途光缆传输工程的光接口分类应符合表 要求。 13光接口分类表 应 用波 长 (nm) 1310 1310 1550 1550 1550 1550 1310 1550 1550 1550 1310 1550 1550 1310 1550 1550 1550 1550光 纤 类 型 STM1 I1 STM4 I4 STM16 I16 STM64 注:表中字母Ⅰ表示局内通信,字母 S 表示短距离局间通信,字母 L 表示长距离局间通信,字母 V 表示 甚长距离局间通信 ,字母 U 表示超长距离局间通信; r 表示同类型缩短距离应用。 字母后的第一位数字表示 STM 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工作窗口和所用光纤类型:空白或 1 表示工作波长为 1310nm,所用光纤为 ;2 表示工作波长为 1550nm,所用光纤为 光纤;3 表示工作波长为 1550nm,所用光纤为 光纤;5 表示工作波长为 1550nm,所用光纤为 光纤。 14 无光放的传输系统光接口应符合图 规定。 图中 S 点是紧接着发送机(TX )的活动连接器(C TX)后的参考点;R 点是紧靠着接收机(RX)的活动连接器(C RX)前的参考点。 S R 光 缆 设 施发 送连 接 器 接 收连 接 器插 头C CTX RX 接 机 收 发 机 送 插 头图 光接口位置 有光放的传输系统光接口应符合图 规定。 图中 MPIS 点是主通道的发送端,MPIR是主通道的接收端。 图 光接口位置 STMSTMSTM1STM64 详细的光接口参数, 应分别符合附录 B 表 ~表 的规范要求。 其中光发送信号的眼图模框应满足附录 B 中图 、表 、表 及图 、表 的要求。 光接口应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选用原则如下:1)局内传输宜选用 I 接口,短距离局间传输宜选用 S 接口,长距离局间传输应选用 L 接口,超长距离局间传输应选用 V 或 U 接口。 2)考虑到备品备件的配置及方便维护,光接口类型的选用不宜过多。 发送机设备 接收机设备MPIS MPIR 主光通道Tx 光放大器辅助通道(若存在)光放大器Rx辅助通道(若存在)15 电接口 PDH 支路 2048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2048kbit/s;比特率容差:177。 50ppm;码型:HDB3;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节。 2)2048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要求。 表 2048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图 15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数 一个同轴线对 一个对称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Ω 电阻性 120Ω 电阻性脉冲(传号)的标称峰电压 3V无脉冲(空号)的峰电压 0 0标称脉冲宽度 244ns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 应优于 ~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 应优于 ~3)2048kbtit/s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为 75Ω(同轴)、120Ω(对称),输入阻抗特性应符合表。 表 2048kbtit/s 输入口输入阻抗特性相应于标称比特率频率(2048kHZ )的百分数 回波损耗%~5%(~) 12dB5%~100%(~2048kHz) 18dB100%~150%(2048~3072kHz) 14dB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 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 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1024kHz 频率点上插入损耗变化范围为 0~6dB。 此损耗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 PDH 支路 44736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标称比特率:44736kbit/s;162)比特率容差:20ppm;3)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一个同轴线对;4)测试负载阻抗:75 5%电阻性;5)码型:B3ZS;6)脉冲形状: 图 14;7)信号电平:在 22368kHz 处,~+; 在 44736kHz 处,比 22368kHz 处电平至少低 20dB。 PDH 支路 34368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34368kbit/s;比特率容差:177。 20ppm;码型:HDB3;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节。 2)34368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要求。 表 34368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矩形( 图 17)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一个同轴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Ω 电阻性脉冲(传号)的标称峰值电压 无脉冲(空号)的峰值电压 0标称脉冲宽度 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 应优于 ~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 应优于 ~3)34368kbtit/s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为 75Ω(同轴),输入阻抗特性应符合表。 表 34368kbtit/s 输入口输入阻抗特性相应于标称比特率频率(34368KHZ )的百分数 回波损耗%~5%(~) 12dB5%~100%(~) 18dB100%~150%(~) 14dB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 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 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17184KHz 频率点上插入损耗变化范围为 0~12dB。 此损耗值应包括可能17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 PDH 支路 139264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139264kbit/s;比特率容差:177。 15ppm;码型:CMI;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节。 2)139264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要求。 表 139264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矩形( 图 19/20)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一个同轴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Ω 电阻性脉冲峰峰电压 1实测幅度 10%~90%的上升时间 2ns转换时刻容差(以负项转换平均半幅度点为准):::回波损耗 15dB(7~210MHz)3)139264kbtit/s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为 75Ω(同轴),输入阻抗特性应符合表。 表 139264kbtit/s 输入口输入阻抗特性频率范围 回波损耗7~210MHz 15dB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 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 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70MHz 频率点上插入损耗变化范围为 0~12dB。 此损耗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 2048kHz 同步信号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频率:2048kHz;频率容差:177。 50ppm;2)2048kHz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要求。 18表 2048kHz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图 21连接线对 同轴线对 对称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Ω 电阻性 120Ω 电阻性信号最大峰值电压(半峰值) 信号最小峰值电压(半峰值) 3)2048kHz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标称输入阻抗:75Ω(同轴)、120Ω(对称)。 输入口回波衰减:≥15dB(在 2048kHz 频率点上)。 出现在输入口的 2048kHz 信号,应按表 中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 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2048kHz 频率点上衰减值的变化最小范围应能达到 0~6dB。 此衰减值应包括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 155520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155520kbit/s;比特率容差:177。 20ppm;码型:CMI;接口过压保护:应符合 ITUT 建议 的要求;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节。 2)155520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要求。 表 155520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矩形(见附录 C 图 和图 )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数 一个同轴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Ω 电阻性峰峰电压值 1177。 实测幅度 10%至 90%的上升时间 ≤2ns跃变时刻容差(以负向跃变平均点为准)a) 负向跃变:177。 b) 在单位码元间隔边界上的正向跃变:177。 c) 在单位码元间隔中心上的正向跃变:177。 回波损耗 ≥15dB(8~240MHz)输出抖动 满足 节要求193)155520kbtit/s 输入口规范: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首先应是符合输出口规范(表 、附录 C 图 和图 的模框要求)的数字信号,然后是该信号经互连的同轴线对传输后被改变了的数字信号。 此处假定同轴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78MHz 频率处具有 的最大插入损耗。 此损耗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 回波损耗特性应与输出口规范相同。 4)交叉连接点的技术要求: a) 信号功率电平:宽带功率测量,使用功率电平探头及 3dB 滚降的低通滤波器,其工作频率范围在 300MHz 时至少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