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起重机械安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触头等元件严重烧灼者应予更换。 (3)无负荷试验 用手转动各机构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 (如车轮轴或卷简轴 )旋转一周时不得有卡住现象.然后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各机构应正常运转,各限位开关应能可靠工作,小车运行时,主动轮应在轨道全长上接触。 (4)静负荷试验 静负荷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起重机各部件和金属结构的承载能力。 起升额定负 荷 (可逐渐增至 0 额定负荷 )在桥架全长上往返运行,检查起重机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 卸去负荷,使小车停在桥架中间,定出测量基准点。 起重量 Q 50t 的的轻、中、重级工作类型和起重量 Q50t的各种工作类型起重机应逐渐起升 倍额定负荷,起重量Q 50t的超重级工作类型起重机亦应逐渐起升 ,离地面 100~ 200mm,停悬不少于 10 分钟,然后卸去负荷,检查桥架有无永久变形。 如此重复最多三次桥架不应再 产生永久变形。 将小车开至跨端检查实际上拱值应不小于。 最后使小车仍停在桥架中间,起升额定负荷检查主梁挠度值 (由实际上拱值算起 ),对于超重级不大于 11000L。 上述静负荷试验结束后,起重机各部分不得有裂纹,连接松动或损坏等影响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 动负荷试验 动负荷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起重机各机构及其制动器的工作性能。 起重量 Q 50t 的轻、中、重级工作类型和 Q50t 的各种工作类型起重机应起升 倍额定负荷;起重量 Q 50t超重级工作类型起重机应起剥 1. 2 倍额定负荷作动负荷试验。 试验时应同时开动两个机构,按工作类型规定的循环时间作重复的起动,运转,停车、正转、反转等动作延续至少应达一小时。 各种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司靠,各限位开关、安全装锂应动作准确可靠。 各零部件应无裂纹等损坏现象,吝连接处不得松动。 金属结构不得产生裂纹、开焊等缺陷。 常出现裂纹的部位有:腹扳与上下盖板的连接 处,主粱与走台的连接部位,端粱安装角轴承箱部位。 对龙门起重机的支腿与下横梁连接部位。 桥架梁节点板。 金属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失去整体稳定性时不应修复,应报废。 当主要构件发生腐蚀时,腐蚀量达原厚度 10%时,如不能修复,则应报废。 对于桥架式起重机,当小车在跨中,起吊额定载荷,主粱跨中的下挠值在水平线下达1/700 跨度时,如不能修复则应报废。 曾经发生过单梁桥式起重机桥架断裂的事故。 也发生过从端梁角轴承箱处断裂的事故。 栏杆 栏杆船度应为 1050m,并应设有间距为 350mm 的水平横杆。 底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 70mm的围 护板。 栏杆任何处都应能承受 1kN(100kgf)来自任何方向的载荷而不产生塑性变形。 因在空中润滑或维修,而在臂架上设的栏杆,某扶手应能悬桂安全带的挂钩,并应能 承受 (450kgf)的载荷而不破坏。 直拂 梯级间距宜为 300mm,所有梯级间距应相等,踏杆距前方立面不应小于 150mm,梯宽不应 小于 300mm。 当高度大于 10m 时,应每隔 6~ 8m 设休息平台,当高度大干 5m 时,应从 2m 起装设直径为 650~ 800mm 的安全圈,相邻两圈间距为 500mm。 安全圈之间,应用 5 根均匀分布的纵向连杆连接。 安全圈的 任何位置都应能承受 lkN(100kgf)的力而不破断。 直梯通向边缘敞开的上层平台时,梯两侧扶手顶端比最高一级踏杆,应高出 1050mm,扶手顶端应向平台弯曲。 斜梯 斜梯应桉表 1530 设置,在整架斜梯中,所有梯级间距应相等。 斜梯高度大于 10m 时,应在 处设休息平台。 在以后的高度上,每隔 6~ 10m 设休息平台。 梯侧应设栏杆。 表 30 斜 梯 尺 寸 表 与水平夹角( 186。 )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梯级间距( mm) 160 175 185 200 210 225 235 245 踏板宽度( mm) 310 280 249 226 208 180 160 145 超重机上的走台 宽度 (由栏杆到移动部分的景大界限之间的距离 )对电动起重机不应小于 500mm;对人力驱动的起重机不应小于 400mm。 上空有相对移动构件或物 的走台,其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1800mm。 走台能承受 3kN( 300kgf) 移动的集中载荷而无塑性变形。 司机室的安全要求 1.司机室的一般安全要求 司机室的一般安全要求包括: (1)司机室必须安全可靠。 司机室与悬挂或支承部的连接必须牢固。 (2)司机 室的顶部应能承受 2. 5kPa(250kgf/ m2)的静载荷。 (3)在高温、有尘、有毒等环境下工作的起重机,应设封闭式司机室,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应设防风、防雨、防晒的司机室。 (4)开式司机室应设有高度不小于 1050mm 的栏杆,并应叮靠地围护起来。 (5)除流动式起重机外,司机室内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2m,司机室外面有走台时,门应向外开;没有走什时,门应向里开。 司机室外有无走台都可以采用滑动式拉门。 (6)司机室底面与下方地面、通道、走台等距离不应小于 2m,并应设置走台。 (7)走台宽度对电动起重机不应小于 500mm;对人力驱动的起重机不应小于 400mm。 走台应能承受 3kN(300kgf)移动的集中载荷而无塑性变形。 (8)除流动式起重机和司机室底部无碰人危险的起重机外,与起重机一起移动的司机室,其底面距下方地面、通道、走台等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2m。 (9)桥式起重机司机室,一般应设在无导电裸滑线一侧。 (10)司机室的构造与布置,应使司机对工作范围具有良好的视野、并便于操作和维修。 同时,司机室应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司机能安全撤出,或能避免事故对司机的危害。 (11)司机室窗子的布置,应使所有的窗玻璃都能安全地擦净。 窗玻璃应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并只能从司机室里面安装。 (12)封闭式司机室的不装玻璃部分覆盖一层隔热绝缘材料或者塑料,里面可以带有空调装置、隔热墙、隔热的地板、天花板和窗户,窗户的玻璃是双层的。 2.操纵器和显示器 操纵器和显示器的设计必须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操纵器有手操纵、脚操纵和联动控制台操纵。 (1)手操纵 起重机上的操纵器多是手操纵器,如手轮、手柄、按钮等等。 用手操纵的操纵器必须考虑到手的特性,应尽可能地做到轻松省力,位移量适当,操纵杆或手轮之间的运动要协调。 手在垂直面内运动速度较快月.准 确度高,并且是从上往下运动速度快,右手动作频率要比左手快。 根据手的测量尺寸和运动,操纵杆手柄的理想形状为半球形,并在端面上绘有形象的功能标志或文字说明,以防误操作。 球径的确定原则是普通人用手握舒适、不易疲劳。 过大不易握住,过小用手去握紧手部肌肉会收缩得很紧,操作起来容易疲劳。 操纵杆的操纵力在60~ 150N 范围内。 手轮的尺寸也是根据人体测量学的尺寸来确定。 手轮直径一般为 0; 150— 250mm,握把直径为 d: 20~ 50mm。 单手操纵力可为 20~ 130N,双手最大操纵力为不超过 250N。 目前塔式起重机采用操 纵盘的形式,盘上有电流表、电压表、按钮。 (2)脚操纵 在工程起重机亡,一般都装有踏板。 踏板的尺寸建议长度不小于 230mm,宽度不小于90mm,间距不应小于 65mm。 如图 1524 为操作手柄和踏板布置图。 图 1524 操纵手柄和踏板布置图 操纵手柄往后拉,机构实现起升,向外推实现下落。 左右运动与机械运动方向一致。 有一个伸缩臂操纵杆,同时按一个伸缩臂踏板。 (3)联动控制台 目前很多起重机都采用联动控制台。 联动控制台是一种包括控制台全套电气设备及司机座椅在内的成套控制设备。 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中间座 椅及底座、左操纵箱与右操纵箱。 座椅与两侧的操纵用螺栓连成一体,在大修及运输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