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分析下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参考答案】 B 第二部分 聚焦人口问题 1.人口爆炸 每年的 7月 11 日是“世界人口日”,这是 1987年为了纪念地球人口达到 50亿而设立的,当然这种纪念带有警世的意思。 1999年 10月 12日,世界人口突破 60亿(见下表)。 据 1999年 2月 8日“联合国人口会议”消息: 目前,世界每年增加人口 7800万左右,即每秒钟净增 人。 按这个速度预测, 2025 年世界人口可能突破 80 亿,到2050年将可能达到 110亿,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史无前例的激增状态,人口翻番的时间越来越短。 伴随人口过速过量增长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堪称与自然灾害并列的一大灾害。 世界人口分布概况( 1998年) 序号 大洲 人口数(亿) 国家 人口数(亿) l 亚洲 中国 12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日 本 孟加拉国 2 非洲 尼日利亚 埃及 3 欧洲 俄罗斯 4 北美洲 美国 5 拉丁美洲 巴西 墨西哥 6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总计 59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4 页 共 46 页 2.温饱脱贫小康 温饱是指人们最低水准的生存需求,解决温饱主要是解决目前农村贫困人口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蔽风雨的问题。 我国农村现行的温饱标准,为 1990 年不变价人均纯收入 300元(到 1997年相当于 670元)。 脱贫是指在正常年景下,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并有一定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初步摆脱了贫困状态,仅解决温饱还不等于脱贫。 小康是抬物质生活比较充裕,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 农村实现小康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1990年不变价 1100元(到 1997年相当于 2460元)。 小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 3.我国贫困现状与特征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贫困问题已出现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 特征: ( 1)贫困人口的分布日趋分散,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基本格局。 80年代中期,贫困县所覆盖的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总人口的 80%以上。 而目前大范围的贫困区域在缩小,以县为单位的集中贫困区也逐步转为乡村级贫困区,贫困乡村的分布在远离经济中心的行政区域交界地带相对集中。 ( 2)脱贫难度明显加大。 目前遗留下来的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地方多属高山、深山、石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很差,必须从生态、经济、社会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 3)解决温饱问题不平衡、不稳定。 到 1998年底 ,中国还有一部分地区的农民不能完全地解决温饱问题。 有些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一遇自然灾害,仍有 10%~ 20%的贫困人口可能抱而复饥、暖而复寒。 生产、生活条件很差,落后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4.人口剧增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人类是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一方面人口过快过多地增长,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而无节制地索取环境资源;另一方面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有限性的特征。 于是,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便产生了矛盾,最终导致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灾难的出现,人类只得大声疾呼:“地 球只有一个”、“救救地球”。 人口急剧增长给予生态环境极大的冲击和压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 其实,人类面临的所谓资源、环境、粮食、能源和人口等五大挑战,核心是人口问题,其他四个问题都由此而衍生出来,并随人口增长而日益严重。 目前,人口剧增而引起的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等全球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正给人类以严厉的报复和惩罚。 当前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庞大的人口总量和过快地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新增国民生产总值 的近 1/4被新增人口所抵消,这就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人口的增长,加上有些企业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及先污染后治理的经营模式,致使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人口与环境问题,已经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繁荣。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5 页 共 46 页 5.人口警钟 1995年 2 月 15 日,是一个国内外都瞩目的日子,“中国 12亿人口日”。 12亿,这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 巨大的经济成就的伏热按照庞大的人口数量平均,变成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弱热。 就中国而言,究竟能供养多少人口。 有人在充分估计我国的食品 资源及农业生产前景后指出:“如果在百年左右时间里,我们的饮食水平要达到美国和法国目前水平的话,那么我国理想人口数量应在。 ”有人从水资源角度分析我国的适宜人口应在 6亿左右。 有人则估计,中国国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量为 15亿~ 16亿人。 然而从 12亿到16亿仅有 4亿的余地,如果按目前全国 1%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从 12亿增加到 16亿仅需 32 年时间。 人口的巨轮正向我们滚滚驶来,如果不及时减缓乃至停止这巨大车轮的转动,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建设无疑是个灾难性的破坏。 人口的警钟早已敲响,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和 环境保护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202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 13亿以内, 2020年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争取在 21世纪中叶把全国总人口稳定在 I6亿以内,最终实现人口零增长,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相协调,形成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6.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大决战” 199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曾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从 1994年到 2020年,力争用 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 8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 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反映 在扶贫开发这样的历史性难题上也同样如此。 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已从 1979年的 (占当时世界贫困人口的 l/4)迅速减少到 1998 年底的 4200 万人。 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为此作出的评价是:中国政府为帮助最落后的农村地区摆脱贫困作了极大努力,这种努力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作的努力要成功得多。 20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1978年到 1985年,这是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 1986年到 1993年,这是贫困人口稳定减少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从 1994 年开始的。 党中 央、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剩下 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用 7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到 2020 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这是扶贫工作最艰难的攻坚阶段。 在现有的 4200 万贫困人口中,有 50%以上处在极端贫困状态,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7.白发浪潮 这是指老年人越来越多,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个过程,在人口学上称作“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和年龄结构有关。 根据联合国的规定, 0~ 14岁的人口为少年组 , 15~ 64岁的人口为成年组, 65岁以上的人口为老年组。 如果老年组占 7%以上,就可称作人口老龄化的开始。 人口老龄化最早出现于欧洲。 1866 年,法国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首次超过 7%,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 1890年,挪威、瑞典同时步入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6 页 共 46 页 老年型行列。 英国和德国成为老年型国家的时间是 20世纪 20年代后期。 美国成为老年型国家的时间是 1940年。 老年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是瑞典, 1988年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 18%,比同年世界平均老年人口系数高 12%,被称为“老人王国”。 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是号称“长寿之国”的日 本。 1988 年的平均寿命 78 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 15岁。 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日本。 老年人口比例从 7%上升到 14%所花的时间,日本为 26年,而瑞典花了 85年,法国花了 115年。 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新增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而老年人口数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必然不断增加,生产的继续发展又要求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补充进来,这样,在近 10~ 40 年里,必然导致新增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所带来的家庭和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 人口老化是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人民日报》最近报道,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 ,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由 1990 年的 6%左右上升到 1998年底的 %左右,这预示着我国将于 21世纪到来之前进入世界老年型人口的国家行列。 预计到 2020 年 60 岁以上老年人将达 ,其中上海尤为突出, 3人中即有 1个老年人,人口老龄化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当前一段时间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至于人口老化问题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在目前欧洲的德国、丹麦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存在,且比较严重。 在我国目前谈这些问题好像是杞人忧天,为时尚早,但用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我国再过一段时间将会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尤其在对世纪中期较为突出。 当然,通过生产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劳动工具的现代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有所缓解。 第三部分 人口膨胀 —— 地球不堪重负 第一节 人口数量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全球人口仅 15亿, 1993年达 56亿, 1999年 10月 12日达 60亿,这一天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 60 亿人口日”。 据专家预测, 21 世纪末全球人口将达 90 亿。 21世纪初的世界人均生存空间已缩减到 20世纪初人均空间的四分之一。 【材料二】 西汉末(公元 2年)中国人口在 6300万以上 ,东汉人口最盛时也只有 7200万。 继12世纪初的宋初中国人口突破 1亿大关后,清乾隆、嘉靖、道光时期,在大约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连续闯过 2亿、 3亿、 4亿大关。 当今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2%, 1995年 2月 15日为我国“ 12亿人口日”。 我国人口到 1998年底达到 , 1999年达 ,到 2020年 11 月 1日零时为止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为。 预计到 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约达 16亿。 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 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近 30 年来,中国大约减少了三亿多人口的出生,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使“世界 60 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 4年。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7 页 共 46 页 根据上文,回答了列问题: 1. 2020年 12月 1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 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我国人口与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据介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累计少出生 多人。 我国已进入世界上 国家的行列。 2.史载,西汉时期人口统计数字为 5950万,而到 281 年人口只有 1616 万,导致人口骤减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汉末年的腐朽统 治 B 王莽改制的失败 C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D 人口向边地迁移 3.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人口从汉代以来大体在 5600万左右,清康熙末年只有二三千万,乾隆五十九年激增至 3亿多,道光十四年( 1834年)超过 4亿,导致人口激增的直接原因是 A 清朝管辖区域扩大 B 农耕面积大量增加 C 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D 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为摸清上次普查以来 10年中我国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等方面的变动情况,以正确把握世纪之交我国的人口状况和变化趋势,国务院决 定,我国于 2020年 11 月 1日 0时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这表明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D 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5.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的原因是 ①国家贫困落后,社会动荡 ②社会医疗保障条件差 ③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 ④隐瞒人口的现象在当时比较普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实 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 多子多福的观念仍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C 经济飞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多,拉动人口增长 D 政治上独立,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死亡率下降 7.我国当前实行的人口政策是 A 计划生育,防止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B 计划生育,调整全国人口分布的木均状况 C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答案】 1.《中国 21世纪人口与发展》 3亿 低生育水平 2. C 3. C 4. D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8 页 共 46 页 5. A 6. D 7. D 第二节 人口素质 【材料一】 2020年 3月 28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39分析下图(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elon似蜜甜; pear ,pear是鸭梨,鸭梨 pear脆又甜。 小朋友们都喜欢,水果富含维生素,大家吃了身体棒。 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 香蕉 banana 软又香,苹果 apple 红又甜 桔子 orange酸又酸, 桃子 peach甜又鲜 芒果 mango有营养, 梨子 pear 水分多 西瓜 watermelon 大又甜,菠萝 pineapple香香香 我的一天 叮铃铃 , 闹钟响 ,
的,但问题的正确答案呢。 还是先看一个例子。 复位 MAX,打开材质编辑器(记住它的快捷键是 M)。 默认情况下左上角的材质球是活动的,记住,在这个例子 中我们只使用它。 通过以下步骤设计一个简单材质: 按 Diffuse 右边的小按钮 (题外话: Diffuse 早期叫它漫反射,现在好像叫过渡色的人更多),打开材质贴图浏览器。 从中选择 贴图,再对贴图参数和颜色稍加调整。
CDMA 和 cdma2020 同为 FDD 的 CDMA 技术,技术上没有本 质差别,许多仿真和现场试验结果反映系统性能基本相当。 TD- SCDMA 与其它两种技术有较大差别,要做更多的仿真和试验验证其性能。 业务提供能力 目前业务的竞争已经成为现有运营商的竞争焦点,对于新的移动运营商也不例外,只有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大众业务和特色业务,才能更多地争取用户,提高竞争力。 3GPP 和 3GPP2
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仿制的策略是与松下电器公司的艰苦创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自主创新的科技含量在产品中的作用 日 益重要,松下开始了独立创新的新创业。 2.独创产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松下电器逐步走上了自主开发新产品之路。 松下的新产品开发策略经过了从仿制产品到独创产品、从引进技术到技术创新、从小件商品到大件商品的开发演变
X 水底电缆 SDL 市话光缆线路 SXG 或 GL 水底光缆 SGL 通信线路管道 GD ( A) 用于大型工程中分省、分业务区编制时的区分标识,可以是数字 3 或拼音字母的字头等。 ( B) 用于区分同一单项工程中不同的设计分册(如不同的站册),一般用数字(分册号)、站名拼音字头或相应汉字表示。 图纸代号:为工程计划号、设计阶段代号、专业代号相同的图纸间的区分号
pensation expectations? 去年的收入是多少。 你对于报酬有什么样的期望。 General Questions: 20. What was your greatest acplishment in past time? 在过去的日子里,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21. Have you ever been asked to do something uhical?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