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师资队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开放。 近年来, 学校还调整实验教学大纲,利用科研项目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创新型、设计型实验,共设置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课程 351门,占全校本科实验课程的 %。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实践环节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合生产生活实践。 目前,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 90%以上的选题来自建设一线。 —— 提升‚三育人‛意识,全校服务本科教学 学校积极强化‚质量第一,爱心第一,责任心第一,育人第一‛,提升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意识 ,形成了管理保障教学、后勤服务教学、科技产业支持教学的良好局面。 财务部门优先安排教学经费,保证教学经费逐年增长;后勤服务部门积极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学校宣传部门及时报道教学工作动态、教学科研成果,大力宣传教 学一线的先进典型,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特别是 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了‚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二级独立教学科研机构,全面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了育人功能;校工会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校领导带头签署了师德师风承诺书;校团委启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生处启动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磐石计划‛,同时开展了诚信教育,连续三年我校的毕业生还贷率都达到了 100%,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赞扬。 西 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关键来抓,坚持稳定与引进并重、培 养与使用并举,师资队伍数量明显增加,整体结构明显改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专任教师数量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教师数量充足,基本满足需要 自 1998 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学校在校生迅速增加,师资需求很大,而学校地处西部,引进师资相对困难。 但 仍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不断扩大师资队伍总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学校修订了《西南交通大学人才吸引实施办法》,加大政策力度,有效 吸引了一批海内外有建树的学人、优秀博士、硕士来校工作。 同时,根据一些新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 灵活多样的方式,面向海内外聘请了一批兼职教师,并返聘了部分退休老教师继续承担教学工作,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 目前,我校共有专任教师 2258人,外聘教师 640人,折合教师数 2578人,全校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折合总数 45997人,生师比为 ,基本满足了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表 21 近三年生师比情况统计表 学 年 专任教师数 外聘教师数 教师总数 折合在校 学生数 生师比 2020— 2020 2084 594 2381 43028 2020— 2020 2258 640 2578 45997 2020— 2020 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1)结构合理, 整体素质较高 在增加教师队伍数量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学科和学缘结构,通过多种途径,如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著西 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2 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多学科(专业)联合培养等,促进教师学科交叉,改善教师的学历(学位)和学缘结构。 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状态趋于合理。 —— 队伍年富力强,年龄结构合理 学校教师队伍 45岁以下的 中青年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比例达 %。 表 22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统计表 学 年 师资队伍总人数 35岁及以下 36— 45岁 46— 55岁 56岁以上 平均 年龄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20— 2020 2084 935 787 286 76 2020— 2020 2258 1012 836 325 85 2020— 2020 —— 层次不断提高,学历结构合理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400人,占师资队伍总数的比例为%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1187人,占师资队伍总数的比例为%。 两项合计,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比例为 %,学历结构基本合理。 表 23 师资队伍学位结构统计表 学 年 师资队伍总人数 博士 硕士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人员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20— 2020 2084 350 1073 2020— 2020 2258 400 1187 2020— 2020 —— 高级职称增加,学衔结构合理 西 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3 从职称结构来看,目前我校师资队伍中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数为 393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人数为 524人,具有讲师职称的人数为 692人,具有助教职称的人数为 649人。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师资比例达 %,职称结构基本合理。 表 24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统计表 学 年 师资队伍总人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及以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20— 2020 2084 347 498 709 530 2020— 2020 2258 393 524 692 649 2020— 2020 —— 外校毕业的教师人数增加,学缘日趋合理 学校师资队伍中具有外校教育经历的教师人数 990人,占师资队伍总人数的比例为 %,学缘结构基本合理。 表 25 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统计表 学 年 师资队伍 总人数 有外校教育经历的教师 无外校教育经历的教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20— 2020 2084 919 1165 2020— 2020 2258 990 1268 2020— 2020 (2) 培养与引进并重 ,发展趋势良好 学校地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吸引优秀人才、稳定现有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突出的困难。 为确保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的不断 提高,近年来,学校大力西 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4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立足培养,加快引进,强化竞争,优化结构‛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方面加强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位提升,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选留高学历优秀教师,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始终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学校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岗前培训、基本教学能力培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等一系列的师资培养体系。 2020年 学校按照教育部 [教高 2020( 4)号 ]文件要求, 成立了师资培训中心, 坚持 6年 对 首次开课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基 本教学能力。 学校还 先后出台了《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带头人培养管理办法》、《西南交通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办法》、《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实施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管理办法 》、《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实施办法 》、《 西南交通大学人才吸引实施办法 》等一系列配套文件,通过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加强骨干教师外语培训和在职进修、加强骨干教师公派出国访问、实行优秀青年教师破格晋升职称政策、对出站博士后和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实行‚先聘后评‛和对在国外留学人员实行‚先评后聘‛、加强选 留高层次毕业生和调入骨干教师的工作等措施,全方位进行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十一五‛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构筑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衔接紧密、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培养和支持体系。 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 5000 万元,实施《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建设系列计划》,该系列计划主要包括:以着力培养我校突出拔尖人才为目标的《西南交通大学首席 教授 计划》、以培养我校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 《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计划》和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尤其是青年教师水 平的《西南交通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系列计划》。 通过上述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构建起了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多 层次的师资队伍,为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坚实的基础平台,这个平台正在逐步成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西 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5 专任教师充足,硕博比例较高 目前,我校专任教师总数 22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4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118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两项合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 专任教师总数的 %。 主讲教师 学校培训得力,资格符合率达 95% 学校高度重视主讲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青年教师,确保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要求。 学校设立专门机构 —— 西南交通大学师资培训中心, 每年投入经费 20 万元用于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聘请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资深教授担任首次开课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对新进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有效地提高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 自 2020 年师资培训中心成立以来,受培青年 教师累计近 400 人,参与跟踪指导的教授累计达 150人次。 根据《西南交通大学 对首次开课教师质量跟踪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 》,我校新进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师资培训中心的达标考核,并取得《西南交通大学首次开课教师达标证书》,方可取得正式上岗资格和职称晋升资格。 近三年,我校专任教师中符合主讲教师岗位资格的比例均超过 95%。 表 26 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情况统计表 学年 主讲教师总数 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人数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 2020— 2020第一学期 867 831 2020— 2020第二学期 909 868 2020— 2020第一学期 975 931 2020— 2020第二学期 987 945 2020— 2020第一学期 2020— 2020第二学期 西 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6 加强制度建设,激励高职称教师 为 本科生上课 教授、副教授乃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由他们讲授本科课程是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重要途径。 为实现一流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 4 号文件精神,制定了 《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 4 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把教授 、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对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意识,学校专门 发布了《西南交通大学关于重申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的通知》,将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情况与教师教学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名师评选等活动相挂钩。 国家教学名师吴鹿鸣教授、易思蓉教授和一批长江学者带头常年坚持给本科生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由于教授、副教授在教学一线勇挑重担,学校近三年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由教授、副教授讲授的门次比例逐年上升,其中以研究型教学为主的 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通 信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测量、工程力学 等品牌特色和优势专业的比例均在 98%以上。 教学水平高,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1)教学过程规范,制度有保障 为促进本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西南交通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规定》等系列教学管理文件,规范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各级教师秉承‚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传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将主要精力积极 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主动按照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严格要求自己。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西南交通大学教师讲课竞赛‛和观摩示范课活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互相学习探讨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近三年来,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评价的平均结果为 分(满分 5 分)。 西 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7 (2)鼓励 教学改革与研究,教 研成果多 学校历来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活动,鼓励广大教师通过参与教研项目提升自身理论水平。 目前学校在研的国 家‚ 2020 年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 3 项;‚国家大学英语教 学改革与扩展项目‛3 项,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2 个;‚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70 项。 承担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 10 门,四川省精品课程 43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42 本。 在近两届的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教师独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