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全国各地高考题中国古代史单元分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宫,以后改变携 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A. 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32.( 2020 年上海 )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11 33.( 2020 年上海) 朱震亨是金元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学医虽晚,但终成大器,这主要得益于他潜心研究了被 后人奉为“医家之宗”的典籍── A、《皇帝内经》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34.( 2020 年上海)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35.( 2020 年上海)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之理,凡百三十篇。 ”这“百三十篇”就是后来的 A.《诗经》 B.《春秋》 C.《 史记》 D.《资治通鉴》 36.( 2020年广东历史卷) 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 中学历史 37.( 2020年天津卷)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附益之法” 38.( 2020年江苏卷)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 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39. ( 2020 广东卷单科) 20世纪 90年代 , 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 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40.( 2020 江苏历史)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 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 A) 41. ( 2020全国文综一)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42.( 2020全国文综二) 图 5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 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12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43.( 2020上海历史 ) 一位 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盖棉被、穿绸衣 C.放鞭炮、听说书 D.抽卷烟、烤甘薯 44.( 2020天津文综)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 ”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 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制定了《 大衍历》 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45. ( 2020宁夏文综)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46. ( 2020宁夏文综)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二、主观题 1.( 01上海) 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 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 1) 列举西汉与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 ( 5分) ( 2) 202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 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复原后, 意外的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左图)这引起人们 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人。 是古代中亚人。 是 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 还是西域以外的人。 你 倾向于哪一种说法。 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 3分) (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 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 ( 1分) ( 4)揭开这一迷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 4分) 答案 : ( 1)汉与匈奴的 战争、和亲、张骞能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特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 1分, 5点以上给 5分。 (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 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 2— 3分); ( 3)能正确对主尖和概括其历史意义( 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 1— 4 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 1 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 1分);查阅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 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 2分)(如答从西域民族 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可酌情加 1— 2分) 2. ( 02上海历史)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 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 13 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 6分) 秦砖 西汉瓦当 东汉画像石 答案 : 秦砖:秦砖的形状,秦朝文字的特点(或小篆)等。 汉瓦:汉瓦的形状,文字的特点(或隶书)等。 东汉画像石:东 汉农民耕作、狩猎(或畜牧),或汉朝农业生产的状况和特点等。 3. ( 02苏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 回答: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 4 分)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 ( 6分) 答案:( l分) 秦朝的暴政;( 2 分)文景之治。 ( 2 分)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 3分)轻摇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 3分) 4.( 04江苏) 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回答问题: 14 ( 1)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 图 一: 图二: 图三: ( 2)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 3) 概括这三幅 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 ( 1)春秋、战国、秦朝。 ( 2)春秋:诸侯争霸;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兼并战争;一系列变法运动的开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 3)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由奴隶制走向封建 制 5. (05全国二 )在历史上,以图 8 所示地区为中心,兴起了强大的 秦 国。 秦实现全国统一,但二世而亡。 ( 3)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 ( 8 分) 答: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一系列措施,促进秦国经济发展;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 4)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政策 措施。 ( 6 分) 答: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 统一国轨,修驰道。 ( 5)指出导致秦朝速亡的经济原因。 ( 6 分 ) 答: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6. (05 全国三 )材料一:《汉 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是水草,冬温夏凉,直畜牧。 ”匈奴歇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旋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结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于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 ( 6 分) 答: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6 分) 答: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 8 分) 答: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7. (05上海历史 )匈奴的西迁与汉人的南移 材料一: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 这些匈牙利人的长相与一般欧洲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民歌曲调与我国陕北、内蒙相似;他们也像陕北人一样吹唢呐和 剪纸,甚至说话的尾音也有点相似。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 科学家试图用“基因 15 解码”的方法研究北方移民如何改变南方人的遗传结构,并已得到初步的研究成果。 问题:( 6 分) ( 1)匈奴西迁开始于哪个朝代。 原因是什么。 ( 2 分) 答:东汉或汉朝;窦宪打败北匈奴或汉军打败匈奴。 ( 2)中国古代史中原始地区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 3 分) 答: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唐代中后期、宋金对峙时期。 ( 3)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人口迁徙问 题。 ( 1 分) 答:文献查阅(家谱、言志、专著)、实物(碑刻)、实地调查等。 8.( 2020年上海)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特征的法系。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 7分) ( 1)写出图中 A、 B两个区域的法系名称。 ( 2分) 答案: A— 英国法系; B— 罗马法或大陆法系。 ( 2)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一个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特征。 传统中华法系具有怎样的特征。 决定这一法系特征的思想文化背景又是什么。 ( 2分) 答案: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儒家思想或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 3)如何认识传统中华法系的解体。 中华法系的解体对以后中国法制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分) 答案:西方列强入侵,西方法律思想传入。 此后,中国进入了立法的新时期。 9.( 2020四川文综) ( 32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 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的国家。 ”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 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回答: (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 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4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 3分) 答案要点: ( 1)地区: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