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高三语文分块练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名句填空。 ( 8分) ( 1)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 2)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3) 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 4)故国神游,。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5)《陈情表》中表现州郡催促急迫的句子是郡县逼迫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急于星火。 ( 6)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_______________ 谁得而族灭有也。 参考答案 1. D 许:相信 2. B 双音节虚词,到。 3. A “虽然没有这些记载,我也知道称王的道理。 ”错。 文中意思是,我便说说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4.( 1)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 2)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 ( 3)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 ,有什么不同呢。 5.( 1) 王冕的诗写景想象丰富,设喻新奇,出人意表,自然与社会,物象与自身,相映相衬,跳跃性大,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高鼎的诗状物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情景相融,巧用衬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儿童情趣和现实主义风格。 ( 2) 采用动静结合 的手法。 王诗 蚂蚁相争出入布阵,蜂聚成群 衙前 排 列是“动” ,野花丛开,溪村酒旗 是静;高诗 青草、黄莺、绿柳、碧水、如烟似雾的旖旎春光,以蓝天为背景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景静态图。 同时,草长、莺飞、柳拂、醉烟等又构成了春景多姿的动态图。 一群活泼的儿童放学回来,拿起早已准备 好的 “ 纸鸢 ” ,在轻盈的东风中,把自己 11 的风筝送上蓝天。 更使画面充满生机。 或者 都采用从视觉、 感觉角度 的描写景物。 王诗中看到的 蚂蚁相争,蜂聚成群反映在作者的感觉中,它们成了 “ 蚁布阵 ” 、 “ 蜂排衙 ” , 有行列队伍,宛如战阵;蜂早晚聚集,好似官府排衙仪式。 高诗中的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 ,放 纸鸢 的儿童等是视觉看到的,而 醉春烟 中的“醉”字写出杨柳 好像被春色陶醉了 , 既写出了杨柳婆娑的姿态,又赋予其生命 ,是感觉角度的描写。 6.( 1)别有幽愁暗恨生 ( 2)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 ( 3)春潮带雨晚来急 (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5)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 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三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 4题。 曹彬,字国华,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 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及长,气质淳厚。 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 周祖受禅,召彬归京师。 彬执礼益恭,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 仁镐谓从事曰:“ 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严,始觉己之散率也。 ” 显德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私觌之礼,一无所受。 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世宗强还之,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 出为晋州兵马都监。 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于野,会邻道守将走价 ① 驰书来诣,使者素不识彬,潜问人曰:“孰为曹监军。 ”有指彬以示之,使人以为绐己,笑曰:“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 ”审视之,方信。 二年冬,卒平蜀乱。 时诸将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 七年,将伐江南。 李煜危急, 遣其臣徐铉奉表诣阙,乞缓师,上不之省。 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 十一月,彬又使人谕之曰:“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 ”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 来问疾。 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 ”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 明日,稍愈。 又明日,城陷。 初,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 ”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 ”美曰:“何谓也。 ”彬曰:“太原未平尔。 ”及还,献俘。 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待之。 ”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 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未几, 拜枢密使 , 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 彬性仁敬和厚,在朝廷未尝忤旨,亦未尝言人过失。 伐二国,秋毫无所取。 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 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 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 居官奉入给宗族,无余积。 平蜀回,太祖从容问官吏善否,对曰:“军政之外,非臣所闻也。 ”固问之,唯荐随军转运使沈伦廉谨可任。 知徐州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人莫知其故。 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 吾故缓其 12 事,然法亦未尝屈焉。 ” 注释:①价( ji226。 ): 传送书信物件或传达事情的 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而 籍 . 之以归 籍:登记 B. 审 . 视之,方信 审:仔细 C.公府燕集,端 简 . 终日 简:简慢 D.既 具 . 案,逾年而后杖之 具:判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父母 以 . 百玩之具罗于席 所谓华山洞者, 以 .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不妄杀一人, 则 . 自愈矣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则 . 物力必屈 C. 乃 . 能成事,吾何功哉 夫我 乃 . 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必以妇为不利, 而 . 朝夕笞詈之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 而 . 思报君之 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彬在“抓周”仪式时就表现不同一般。 他虽与周太祖有亲戚关系,长大后仍然严格遵守礼节法度,就连自认为表现很不错的仁镐也自愧不如。 B.第二自然段写了两件事情,刻划曹彬廉洁的性格特点:一是出使吴越期间,拒绝接受礼物;二是外任晋州兵马都监时,由于他穿着朴素,邻道守将派来的信使都不敢相信国戚重臣竟然如 此俭朴。 C.平定蜀乱时曹彬不贪婪。 讨伐江南李煜时曹彬“称病不管事”,这件事重在刻画他的机智。 “做宰相”一事,刻划了他谦敬、豁达的性格特点。 D.最后一段文字,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也概述了好几件事情,拓展了文章的内容,进一步突出了曹彬“仁敬和厚”的性格特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9分) ( 1)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严,始觉己之散率也 ( 3分) 译文: ( 2)遣其臣徐铉奉表诣阙,乞缓师,上不之省。 ( 3分) 译文: ( 3)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 ( 3分) 译文: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8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 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13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8分) ( 1)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 2)寄蜉蝣于天地, 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 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4) 老夫聊发少年狂, ____________、右擎苍。 锦帽貂裘, 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参考答案 1. C(端简,偏义复词,偏在“端”;“简慢”,端庄正直) 2. B(以,介词;用,拿。 连词;因为。 则,连词;那么,就。 乃,副词;才。 代词;这样。 而,连词;并且。 连词,如果) 3. C(讨伐江南李煜时曹彬“称病不管事”,表现的是曹彬的慈悲爱民) 4.( 1)老夫我自认为日夜辛劳不曾懈怠,等到见了曹监军庄重严肃,才觉得自己的散慢。 ( 2)李煜危急,派遣他的大臣徐铉拿着国书跑到宋朝,请求宋朝暂缓攻打,皇上(宋太祖赵匡胤)不看李煜的国书。 ( 3)没有名气的小官,每每汇报事情,他必定要穿戴整齐后才召见。 附文言参考译文 :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 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等到长大,气质淳厚。 周太祖贵妃张氏,是曹彬的从母(堂房伯母或婶婶)。 周祖登基,召曹彬回京城。 曹彬遵守礼节更加恭谨,公府宴会,整日端直严谨,眼睛从不斜视。 仁 镐对他的手下说:“老夫我自认为日夜辛劳不曾懈怠,等到见了曹监军庄重严肃,才觉得自己的散慢。 ”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 私见的礼物,一无所受。 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 世宗强行退还给他,他才恭敬地接受了,全部把它分赠给亲戚朋友而不留给自己一文钱。 外任晋州兵马都监。 一日,与主帅和宾客从人环坐野外,正好邻近的道的守将派人跑着送信来要见曹彬, 14 使者向来不认识他,暗中问他人说:“谁是曹监军。 ”有人指着曹彬给他看,使者以为人家欺骗他,笑说:“哪里 有国戚重臣,而穿着普通、坐卧用具都没有装饰的呢。 ”仔细看了后才相信。 二年冬,终于平定蜀乱。 当时多数将领掳掠了女子和财物,曹彬袋子中只有图书、衣物而已。 七年,将讨伐江南。 李煜危急,派遣他的大臣徐铉拿着国书跑到宋朝,请求宋朝暂缓攻打,皇上(赵匡胤)不看李煜的国书。 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 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告诉他说:“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可怜的是全城百姓,如果能归降,这才是上策。 ”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 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 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 ”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 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 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 起初,宋太祖对曹彬说:“等到打败李煜,应当让做宰相。 ”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 曹彬说:“不会这样,这次征讨,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 ”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 ”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 皇上对曹彬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 ”顶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 笑。 皇上发现了,立即问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 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 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一定要做宰相,好官也不过是多得几个钱罢了。 ”不久,担任枢密使,太宗即位,他又加同平章事。 曹彬性格仁义谦敬和气厚道,在朝廷上未曾违背圣旨,也未曾说人家的过错。 讨伐蜀国和李煜,没有拿什么东西据为己有。 将、相兼于一身,不因官场上不同等级的不同威严而自认为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路上遇到其他官员,必定调车避让。 没有名气的小官,每每汇报事情,他必定要穿戴整齐后才召见。 任职期间的俸禄供给宗族,没有剩余的积蓄。 平定蜀乱回朝,太祖不紧不慢地问官吏中哪些可以,哪些不行,他回答说:“军政之外的事情,不是我所知道的。 ” 太祖执意追问,也只推荐随军转运使沈伦,认为他廉洁谨慎可任要职。 主管徐州工作时,有一官员犯罪,都已经结案了,过了一年而后才实施杖刑,人们都不。20xx高考高三语文分块练习(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 (无 )”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 定词之后。 【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k out;拟定出 (计划等 );算出 (总数 );解决; worthy of 值得的;名副其实的 write off 勾消,注消,报废; yield to 让步 under discussion/construction /investigation/the pressure of under control处于控制之下 up and down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up to date 现代的
一种。 (5分) 20. “ 近八成中学生没时间读课外书 ” 的新闻,经《 广州日报 》 (2020年 04月 23日 )报道后,立刻引起热议。 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在哪里。 请结合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谈谈你 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鲜明、见解中肯,就事论理,表达流畅、得体。 不超过 200字。 (6 分 ) 今天( 2020年 04月 23 日) 是第 12 个“世界读书日”。 如今
hink about 思索;考虑 think up 发明;设计出 throw about到处扔;转向航行 throw doubt upon 使人对…产生怀疑 throw light on sth. 解释,阐明 throw off 扔开;匆匆脱掉 (衣服 ) throw up 抛起;呕出 (食物 ) to begin with 首先,第一 to say nothing of 更不必说 to
对„„视而不见 The old horse was blind in the right eye. One is often blind to one‟s own mistakes. So we must help each other. block ;街区 v. 阻塞;阻挡 blouse n. 女装短 上衣;女衬衫 blow v. (blew, blown) n. 打击 blow away
期一个月。 ) acceptable 可以接受的: None of the suggestions was acceptable. advisable 明智的 , 可取的 , 适当的: I think it advisable that he be assigned to the job. (我认为指派他干这项工作是可取的。 ) adaptable 能适应的: He i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