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科技公司led产业化项目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有机溶剂废气净化效率可达为 95%— 99%,对微量碱性废气( NH3)处理效果也很好,可以达到 85%以上,综上, 净化 后的废气浓度很低, 经由屋顶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高于周围其他建筑物(排气筒高度大于 20 米), 对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 3) 噪声 实验室在正常 工作期间,其区域内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空调的室外机、屋面排风机等,噪声值低于 45dB( A) ;另外在动力站中安装有空压机和冷冻机组,由于设备安装在室内,噪声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 4)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国家光电实验室各类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存放在固定位置并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实验室原有污染物是零星科研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污染物,浓度较低,总量微小,经处理后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 起施行); 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 ( 起施行); 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98]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⑼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环发 [1999]107 号《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⑽ 江西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 95)第八号公告颁布的《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⑾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计价格 [2020]125 号文件《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⑿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 9 ~ 199 19~ 1997); ⒀ **公司与 **签订的关于委托编制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的委托合同书; ⒁ **公司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根据本工程的可行性报告,针对工程排放污染物的特点,依据国家、行业、部门和江西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析工程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能否达标排放,工程设计中是否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对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论证,对尚未达标排放的工序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得力。 评价中贯彻 “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评 价结论力求做到科学、公正、明确、客观。 同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合理确定评价范围、监测项目,并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和预测模式,确保圆满完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境敏感点 根据对本项目所在地的实地踏勘,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分布见图 1。 项目位于 **工业园内,在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主要是: ⑴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敏感点主要是厂区选址正西方向沙洲村小学、东南方向的棠公 村; ⑵地表水:长江。 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 1: 表 1— 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保护目标 距厂址方位、距离 人数 环境 空气 1 沙洲村小学 西约 300 m 约 20 人 2 棠公村细金沙湾 东南约 1100 m 约 16 人 3 棠公村大金沙湾 东南约 1200 m 约 14 人 4 棠公村兰沙湾 东南约 1300 m 约 12 人 5 棠公村大崔家湾 东南约 1500 m 约 324 人 6 江公村 西南约 1500m 约 20 户 地表水 7 长江 北约 1000m — 项目建成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 环境空气:项目建成后,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项目建成后,要确保评价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 Ⅲ 类标准。 图1 环 境敏感点位分布图1 5 001 3 001 2 001 1 003 00沙洲村小学棠公村大崔家兰沙湾大金沙湾细金沙湾江公村沙洲村沙洲村江长湖口晨光型砂公司厂址声环境:厂界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 Ⅲ 类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调查,采用以下标准进行本次评价: ⑴大气环境质量 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中二类区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 1— 2; 表 1— 2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mg/Nm3) 标准来源 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1 SO2 GB3095— 1996中二类区标准 2 TSP 3 PM10 ⑵地表水 —— 长江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中Ⅲ类水域水质标准,标准值详见表 1— 3; 表 1— 3 地 表 水 质 量 标 准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mg/L) 标准来源 1 PH 6~ 9 GB3838— 2020中Ⅲ区标准 2 CODcr ≤ 20 3 BOD5 ≤ 4 4 挥发酚 ≤ 5 SS ≤ 150* 6 硫化物 ≤ 7 铅 ≤ *SS 参考《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