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实务-再保险(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入业务承保后的核算与考核 、 已接受业务的管理 、 已注销业务的未了责任及应收未收款项的管理。 分入业务经营的含义  (一)审核分入保险业务质量  (二)审核分保条件或分保建议书  (三)审核分保业务主体信誉  (四)接受业务之后的管理 分入业务经营原则  (一)首先要制定全面的年度业务计划,建立在业务年度结束时进行核算的制度,确定是在业务当地还是在其他地方接受业务;  (二)要充分了解市场和分出公司的各项情况,加强人员之间的往来和接触,了解对方人员的作风、特点和技术水平等;  (三)对分入业务的接受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对确定接受业务的承保额度,一般要控制在自身资本总额的 1%左右;  (四)要对分保经纪人进行详细的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经纪人的资信、作风,特别是在付费方面是否迅速;  (五)要认真审核每一笔赔款是否属于承保范围、是否符合承保年度等,不应盲从首席接受人的决定; 分入业务经营原则  (六)要有清楚的统计和分析,随时掌握收付情况,了解各地区、各业务种类、各经纪人、分出人所分来的业务的成绩;  (七)要提存充足的准备金,准备金不足是十分危险的。 准备金中应包括未决赔款和已发生但尚未报案的赔款。  (八)对分入业务应有超额赔款的分保安排,对于易受巨灾袭击的地区性业务,要安排巨灾超额赔款的保障。  (九)对代理人承办的分入业务应予以拒绝接受,对转分性质的分入业务应尽可能少接受或不接受,拒绝将承保权交由经纪公司、代理人等承办。 分入业务承保额的确定  (一)比例合同的承保额  (二)非比例合同的承保额  ①险位超赔。  ②事故超赔。  ③损失中止超赔或赔付率超赔。  (三)临时分保的承保额  (四)规定最高接受限额 综合实训  假设某溢额分保合同的自留额为 40万元,现有 3笔业务,溢额分保的责任、保费和赔款分担的结果如表 83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 溢额分保计算示意表  单位:元 业务 次序 总额 100% 自留部分 分出部分 保险金额 保费 赔款 保险金额 保费 赔款 保险金额 比例 保费 赔款 第一笔 400000 800 400 400000 800 400 0 0 0 0 第二笔 800000 1600 600 400000 800 300 400000 50% 800 300 第三笔 2020000 4000 8000 400000 800 1600 1600000 80% 3200 6400 总 计 3202000 6400 9000 1202000 2400 2300 2020000 4000 6700 综合实训  原保险业务的赔付率= 9000/ 6400 100%=%  自留业务的赔付率 = 2300/ 2400 100%= %  分出业务的赔付率 = 6700/ 4000 100%=% 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在本合同项下,整个业务是亏损的,赔付率达 %。 但分出公司略有盈余,赔付率为 %,而接受公司亏损较大,赔付率达 %。 在某些情况下,溢额再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并非是完全一致的。 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溢额再保险的自留额是固定不变的,分出公司和接受公司承担责任的比例是根据保险金额而变化的。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THE END! 保险实务 课件 教学项目九 保险营销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金 融 系 梁 涛 2020年 07月 引导案例  美国人孟列 •史威济是位保险营销业务人员 ,他非常喜欢打猎和钓鱼 , 他业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是带着钓鱼竿和猎枪步行 25英里去大森林体验自己的休闲时光。 可是孟列总觉得打猎钓鱼有些浪费时间。 有一天 ,当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心爱的净水湖 , 准备打道回府时突发奇想:在这荒山野地里会不会也有居民需要保险。 那他不就可以既工作 , 又不影响自己打猎和钓鱼吗。 引导案例  结果孟列发现果真有这种人:他们是阿拉斯加铁路公司的员工 , 他们散居在沿线500公里的各段路轨的附近。 孟列主动开始了行动。 他沿着铁路走了好几趟 , 那里的人都叫他 “ 步行的孟列 ” , 他成为那些与世隔绝的家庭最欢迎的人 , 那些人也成为了他的客户。 孟列 •史威济完成了令人震惊的业绩 , 在阿拉斯加的荒原 , 在没人愿意前来的铁路沿线 , 他一年之内就做成了上百万元的生意。 孟列 •史威济的成功值得每一个保险代理业务员深思。 案例分析  保险客户无处不在,保险的机会随时都有。 作为一名保险营销人员,只要留心自己的周围,总会找到开拓市场的机会,不但会给公司带来业务的增长,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好的收益和巨大的收获。 知识目标  掌握保险营销概念  掌握保险营销的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