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转换电路仿真及差动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转换电路仿真及差动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设计 第二章 引言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电容式传感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测试装置 ,在位移、压力、物质成分、物位、加速 度等参量测试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容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测量、灵敏度高、动态响应特性好、稳定性好等优点。 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被测量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且 ,通常都非常微弱。 因此 ,如何将微小电容变化测量出来 ,传感器后续的检测电路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 ,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如 ,谐振法、振荡法、开关电容法、 AC 电桥法、运算放大器检测法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 运算放大器、二极管整流、二阶低通滤波 技术的差动电容式小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电路。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转换电路仿真及差动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设计 第三章 基本原理 一、 反相比例放大器 反相输入放大电路 如图所示,信号电压通过电阻 R1 加至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电压 vo 通过反馈电阻 Rf 反馈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R 162。 为平衡 电阻 应满足 R 162。 = R1//Rf。 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进行分析 vI=0, vN=0, iI=0, is=if 即 ∴ 仿真电路图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转换电路仿真及差动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设计 仿真结果 二、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同相输入放大电路如图 1 所示,信号电压通过电阻 RS加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输出电压 vo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转换电路仿真及差动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设计 通过电阻 R1 和 Rf 反馈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根据虚短、虚断的概念有 vN=vP=vS, i1=if 于是求得 所以该电路实现同相比例运算。 仿真电路图 仿真结果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转换电路仿真及差动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设计 三、 差动放大电路 差分式减 法电路图 1 所 示电路可以实 现两个输入电 压 vS vS2 相减 ,在理想情况下,电路存在虚短和虚断, 所以有 vI=0, iI=0,由此得下列方程式: 及 由于 vN=vP,可以求出 若取 ,则上式简化为 即输出电压 vO 与两输入电压之差( vS2– vS2)成比例,其实质是。传感器转换电路仿真及差动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8. 装运标记 卖方应在每一包装箱相邻的四面用不可擦除的油漆和明显的中文字样做出以下标记: 收货人 合同号 项目名称 项目现场 货物名称和箱号 毛重 /净重(用 kg 表示) 尺寸(长宽高用 cm 表示) 如果单件包装箱的重量在 2 吨或 2 吨以上,卖方应在包装箱两侧用中文和国际贸易通用的运输标记标注“重心”和“起吊点”以便装卸和搬运。 根据货物的特点和运输的不同要求
止 ,继电 器 J1 释 放,同 时 C14 通 过 Q R24 放 电。 当输 出降低后, Q2 截止,但 C14 通 过 R15 和 Q3 发射结 充 电 , Q3 继续J13 A / 1 5VQ29 01 4Q39 01 4Q49 01 4R 2 34 7KR 2 41 0KR 1 51 2KR 2 52 7KRL8 / 3 0 WR 2 62 7KR w 35 0KC84 70 0 p
表计安装不当 工作环境差 气候恶劣 责任心不强 敬业精神不强 职工业务水平低 部分职工责任低 表计安装不当 供电半径大 无考核制度 估抄、漏抄现象 抄表工具落后 抄表方法不当 气 候 恶 劣 抄表无周期 工作环境差 部分线路老化 五、原因分析: 提高实抄率 降低线损 否 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防晒工作加强一下,这点困难可以克服。 气候恶劣 7 否 各站抄表员的工作环境类似,其它站能完成指标任务
栏式。 双栏式中设置两个金额栏,便于检查科目借贷金额的平衡关系;单栏式中只设置一个金额栏,不便于检查借贷科目的平衡关系,但能完整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2)专用记账凭证格式的设计 专用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专用凭证的基本格式内容与通用记账凭证相同。 只是对于收款凭证或付 款凭证而言,由于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可以确定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所以在设计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时
,不与人争地夺粮。 纵观发达国家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节粮型草食性畜禽是其主要农业支柱产业,节粮型草食性畜禽创造的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例达 50%。 目前,我县畜牧业产值中,节粮型草食性牲畜创造的产值仅占畜牧业产值的 %,而以生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产值却 占 % ,节粮型草食性畜牧业发展空间巨大。 而 项目区 有丰富的草地和秸秆资源,而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 如果合理、有效利用
农户”的方式进行组织实施,选择在农村中有一定文化、能接受技术培训、并有积极性的农户,发展为核心母牛群饲养示范户。 通过项目实施,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以科学的技术方式进行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闯市场。 12 第二节 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及目标设计 一、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立足我县农村素有养牛的传统生产习惯,充分发挥现行推广的牛改工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