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化学库仑滴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伏安分析法: 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电流 电压曲线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极谱分析法( polarography): 采用滴汞电极的伏安分析法; 极谱分析: 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 特殊性: 使用了一支极化电极和另一支去极化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在溶液静止的情况下进行的非完全的电解过程。 08:16:28 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 如果一支电极通过无限小的电流,便引起电极电位发生很大变化,这样的电极称之为 极化电极 , 如滴汞电极,反之电极电位不随电流变化的电极叫做理想的 去极化电极 ,如甘汞电极或大面积汞层。 08:16:28 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 Pb2+( 103mol/L) 电压由 V逐渐增加到 V左右,绘制电流 电压曲线。 图中 ① ~ ② 段,仅有微小的电流流过,这时的电流称为 “ 残余电流 ” 或 背景电流。 当外加电压到达Pb2+的析出电位时, Pb2+开始在滴汞电极上迅速反应。 由于 溶液静止 ,电极附近的铅离子在电极表面迅速反应,此时,产生 浓度梯度 (厚度约 ),电极反应受浓度扩散控制。 在④处,达到扩散平衡。 08:16:28 2. 极限扩散电流 id 平衡时 , 电解电流仅受扩散运动控制 , 形成: 极限扩散电流 id。 ( 极谱定量分析的基础 ) 图中 ③ 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比值最大 , 此点对应的电位称为 半波电位。 ( 极谱定性的依据 ) 08:16:28 3. 极谱曲线形成条件 (1) 待测物质的 浓度要小 , 快速形成浓度梯度。 (2) 溶液保持静止 , 使扩散层厚度稳定 , 待测物质仅依靠扩散到达电极表面。 (3) 电解液中 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 , 使待测离子在电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 (4) 使用 两支不同性能的电极。 极化电极的电位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 , 保证在电极表面形成浓差极化。 为什么使用两支性能不同的电极 ? 为什么要采用滴汞电极。 08:16:28 4. 滴汞电极的特点 a. 电极毛细管口处的汞滴很小, 易形成浓差极化; b. 汞滴不断滴落,使 电极表面不断更新 ,重复性好。 (受汞滴周期性滴落的影响,汞滴面积的变化使电流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 c. 氢在汞上的超电位较大 ; d. 金属与汞生成汞齐 ,降低其析出电位 ,使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也可分析。 08:16:28 e. 汞容易提纯 扩散电流产生过程中 ,电位变化很小 ,电解电流变化较大 ,此时电极呈现去极化现象 ,这是由于被测物质的电极反应所致。 被测物质具有去极化性质:去极剂。 Hg有毒。 汞滴面积的变化导致不断产生充电电流(电容电流)。 08:16:28 二、扩散电流理论 theory of diffusion current 设:平面的扩散过程 费克扩散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平面的扩散物质的量与浓差梯度成正比: A:电极面积。 D 扩散系数 (id)t 时电解开始后 t 时 ,扩散电流的大小。 )1(dd XcDtA Nf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 )2()()( ,0,0 tXtXtd 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