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验算,初步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 难 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 准备 挂图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口算 42247。 6 36247。 9 567247。 7 64247。 8 6 7 4 9 7 8 8 8 18247。 6 27247。 9 8 8 想 :( ) 6=18 ( ) 9=27 ( ) 7=63 说一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进行计算。 3)246 2)246 4)488 8 )488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第 14 页 1. 教师:我们已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为了使我们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就需要我们为除法计算进行验算,这样容易发现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给于及时纠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2. 教学例题 4。 出示教科书第 25 页的例题 4 及挂图。 ( 1)蓝笔记本每本 5 元,小明有 100 元钱,可以买多少本。 学生列式: 100247。 5=20(本) 提问:请说出除数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如果把商 20 与除数 5 乘起来,比较一下除法和乘法算式 ,发现什么。 发现:商 除数 = 被除数。 教师:如果我们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大家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 2)红色笔记本每本 7 元。 小明有 100 元,可以买多少本。 还剩下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 100247。 7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100247。 7=14(本)„„ 2(元 ) 提问 100、 1 2 各表示什么。 教师:用 14 和 7 相乘表示什么。 14 本需要 98 元,那小明付了多少钱。 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 除数 +余数 =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 25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后, 要求他们要验算,讲评时要求他们说出验算过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 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0 的道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 0 的除法。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15 页 教学重 难 点 初步 理解“ 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0 的道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 0 的除法 教学 用具 挂图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引入 口算 28247。 2= 240247。 8= 36247。 3= 84247。 7= 320= 48+0= 0 2= 3 0= 0 9= 8 0= 0+25= 29+0= 不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2)292 6)358 7)2147 5)605 出示: 1 10 140。 提问: 0 在后面两个数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 快乐体验,学习新知 出示教科书第 28 页的主题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图。 教师:四个西瓜,孙悟空打算怎么分。 而猪八戒是怎样分的。 那还剩多少个西瓜。 平均分给唐僧、孙悟空和沙僧怎样分。 什么都没有怎样表示。 如果列算式,该怎样列算式呢。 0247。 3 等于多少。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汇报:( 1)根据刚才分的情况发现 0247。 3=0 ( 2)根据用乘法 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 0 除以 3 得几的。 就想哪个数和 3 相乘得 0。 因为 0 3=0,所以 0247。 3=0。 练习:完成教科书第 28 页的“做一做”。 0247。 2 0247。 4 0247。 5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多思考。 总结: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出示例题 6 ( 1)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 309247。 3 让学生列竖式,问:你想怎样计算,自己试着算一算,看一看计算过程中发现什么情况。 讨论:除到十位时是“ 0”, 0 除以 3 等于多少。 在那一位上面商 0。 为什么。 这个不写行不行。 教师:商十位上的这个 0 必须写,它起占位作用。 小结:根据一位数除法笔算方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在那一位上写上商,所以这一道题的 0 要写在十位上,这个 0 不能不写,他起占位作用。 ( 2)要求万青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学生独立列式: 420247。 3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教师提问: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给于指导。 第 16 页 教师借助竖式指道学生正确地列竖式计算。 第 17 页 提问:商的个位上是 0 不写行吗。 为什么。 小结:在做除法时,如果被除数前面一位或几位的数正好除尽,后面 数位上还有 0,可以不要再除下面了,只要在商的末尾写上 0 就可以了。 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 29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后,教师讲评,重点要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为什么 0 要写。 比较: 2)402 和 4)750 有什么相同点。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如果商不够 1,要写上 0 占位,不能漏写。 三、 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教科书第 30 页的练习七的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解 0 占位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 30 页的练习七的第 2 题 分 4 个小组开展竞赛,看哪一组算的又快有对。 完成教科书第 30 页的练习七的第 3 题。 请学生找出每一组题的错误,并说说怎么订正。 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七的第四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 在计算除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除法计算中,当商不够 1 时写 0 占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解决笔算除法的难点。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 难 点 能熟练地进行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 准备 挂图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 18 页 一、复习引入 不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2)292 6)358 9)407 2)420 ( ) 里最大能填几。 ( ) 8< 67 7( )< 58 ( ) 5< 48 70> 9( ) ( ) 9< 73 50> 8( ) 列竖式计算。 320247。 8 408247。 4 960247。 6 804247。 4 二、快乐体验,学习新知 出示例题 7 的第⑴题:星光小学 832 名学生分 4 批去参观天文馆。 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①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再列式。 列式: 532247。 4 ②想一想:商是几位数,并尝试列竖式计算。 提问: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十位上的 3 去 4,商够不够 1 呢。 不够 1 怎么办。 ③教师:当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就在那一位上写 0占位。 此时,教师边说边板书:十位上商 0 以后,用除数 4 乘 0 得 0,把 0 写在 3 的下面。 3 减 0 得 3,与被除数个位上落的 2 合在一起就是 32, 32 除以 4 商 8, 8 写在个位上。 观察竖式: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 为什么。 (板书简便竖式 ) ④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当我们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就对着被除数的那一位上写 0 占位。 练习:完成教科书第 31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针对具体的题目提问,为什么商要写 0。 出示例题 7 的第⑵小题, 562 名学生分 4 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 平均每批有多少个,还剩多少人。 ①学生独立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 列 式: 562247。 4 ②提问:这道题商的最高位是什么。 为什么。 商是几位数。 让学生试算。 ②讨论:十位上商是 4 表示什么。 这时被除数的十位已除尽,个位上的 2 除以 6 够商 1 吗。 怎么办。 在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 0。 被除数个位上的 3 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 32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提问,为什么商末尾写 0。 教科书第 33 页第 2 题。 学生先判断再改正。 四、课堂小结: 一位数除多位数时,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正好除尽,而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 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 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 余数。 第 19 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分工合作,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 以四个人为 一个小组,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或图框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 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 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练习。 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 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 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于适当的评价。 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 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 1)口算除法、估算 (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 4)竖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你有那些 成功的体会可以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亲身实践,解决问题 出示讲课书第 35 页的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用什么方法计算。 教师讲评。 第 20 页 出示教科书第 35 页的第 2 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进行解答,提问:“大约”表示什么。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全班讲评。 出示教科书第 35 页的第 3 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进行解答,全班讲评。 提问:( 1)这 3 道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 (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 3 道题的计算的。 (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练习九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 6 题。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口算除法 :估算除法 除法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笔算除法 除法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除式中的 0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 0 的除法 商中间,末尾有 0 的除法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统 计 教。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 10)比 20 少 1 的数是( ). 6. 在( )里填数. ( 1) (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数填上. 19 4 11 18 20 8 7 14 15 6 7. 在 8, 12, 19, 6, 14, 20 这些数中 ( 1)左边数起, 19 在第()个. ( 2)从右边数, 14 在第()个. ( 3)和 6 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 4)在这些数中最大数是( )
两个因数都是 6,积是 12。 ( ) 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就只剩下 3个角了。 ( ) 三、 火眼金睛。 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5 分) 一个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 A、 1 B、 2 C、 3 18厘米可能会是( )。 A、课桌的高度 B、爷爷的身 高 C、水彩笔的长度 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 A、 6+7+8+9 B、 2+2+2+2 C、 4+4+42
2) 布谷鸟在枝头“ ”地叫着,叫人们快快播( bō) 种呢。 3)小青蛙在荷叶上“ ”地唱歌。 她 他 鱼 渔 1) 是我的爸爸, 是我的妈妈。 2) 船是装满了 不 虾。 只 位 片 节 春雨过后,几 小朋友来到一 竹林,只见一 春笋直向上长, 一 小鸟在枝头欢叫。 h224。 o hǎo de d227。 1)我 的爸爸很 好 学。 他用电脑很快给我查到了骑牛比赛的资料,我好 羡(
B. at C. to ( ) 2. Happy birthday you. A. to B. two C. too ( ) 3. This is nose. A. me B. I C. my ( ) 4. you Tutu? A. Is B. Are C. Can ( ) 5. I have a cake? A. Are B. Am C. Can ( ) 6. Here . A. is it
该怎样分呢。 把 6个苹果放在 2个盘子里,每份要分的同样多,该怎样分呢。 把 6个桃平均放在 3个盘子里,每盘( )个。 把 6个桃平均放在 3个盘子里,每盘( )个。 看图填空。 有( )个西瓜,平均分成( )份,每份(
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像你所说的,《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形,是需要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的。 所以,就贵公司目前的情况而言,贵公司与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法》所允许的情形之一,但仍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