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资产减值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 28 832 000 元。 要求:完成 209 年 12 月 31日确认资产组和总部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本例中,涉及到了两个层次:摊入能够分摊的总部资产(研发中心)和构建包含不能分摊的总部资产(办公楼)的资产组组合,没有涉及到商誉。 因此,要分两个层次来计算减值。 第一层次的减值测试: ( 1)计算新资产组的减值损失,即确定新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 把研发中心账面价值 6 000 000 元分摊至 ABC 三个资产组,形成三个包括研发中心分摊额的新资产组。 需要注意:应根据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平均计算的账面价值作为比例,来分摊研发中心的账面价值。 资产组 A 分摊比例= 4 000 00010/ ( 4 000 00010 + 6 000 00020 + 8 000 00020 )= % 资产组 A 的分摊额= 6 000 000% = 750 000(元) 新资产组 A账面价值= 4 000 000+ 750 000= 4 750 000(元) 类似的,新资产组 B、 C的账面价值分别 8 250 000 元、 11 000 000 元。 具体计算过程见下表。 资产组A 资产组 B 资产组C 合 计 各资产组账面价值 4 000 000 6 000 000 8 000 000 18 000 000 各资产组剩余使用寿命 10 20 20 按使用寿命计算的权重 1 2 2 加权计算后的账面价值 4 000 000 12 000 000 16 000 000 32 000 000 研发中心分摊比例(各资产组加权计算后的账面价值 /各资产组加权计算后的账面价值合计) % % 50% 100% 研发中心账面价值分摊到各资产组的金额 750 000 2 250 000 3 000 000 6 000 000 包括分摊的研发中心账面价值部分的各资 产组账面价值 4 750 000 8 250 000 11 000 000 24 000 000 新资产组 A减值损失=账面价值 4 750 000-可收回金额 7 934 932=- 3 184 932(元),表示未减值。 新资产组 B减值损失=账面价值 8 250 000-可收回金额 6 459 008= 1 790 992(元) 新资产组 C减值损失=账面价值 11 000 000-可收回金额 10 951 168= 48 832(元) ( 2)组内分摊减值损失 A:新资产组 A未减值,意味着原资产组 A的账面价值 4 000 000 元和研发中心分摊额750 000 元均未减值。 B:新资产组 B减值损失 1 790 992 元,要在原资产组 B的账面价值 6 000 000 元和研发中心分摊额 2 250 000 元之间进行分摊。 原资产组 B分摊减值损失= 1 790 9926 000 000/ ( 6 000 000+ 2 250 000)= 1 302 540(元) 研发中心分摊额分摊减值损失= 1 790 9922 250 000/ ( 6 000 000+ 2 250 000)=488 452(元) C:新资产组 C减值损失 48 832,要在原资产组 C 的账 面价值 8 000 000 元和研发中心分摊额 3 000 000 元之间进行分摊。 原资产组 C分摊减值损失= 48 8328 000 000/ ( 8 000 000+ 3 000 000)= 35 514(元) 研发中心分摊额分摊减值损失= 48 8323 000 000/ ( 8 000 000+ 3 000 000)= 13 318(元) 对资产组 B、 C和研发中心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A 未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组 B 1 302 540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组 C 35 514 资产减值损失 —— 研发中心 501 770( 488 452+13 318) 贷: 资产减值准备 —— 资产组 B 1 302 540 资产减值准备 —— 资产组 C 35 51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研发中心 501 770 计提减值准备之后,资产组 A、 B、 C 和研发中心的账面价值为: 资产组 A 账面价值= 4 000 000- 0= 4 000 000(元) 资产组 B 账面价值= 6 000 000- 1 302 540 = 4 697 460(元) 资产组 C 账面价值= 8 000 000- 35 514= 7 964 486(元) 研发中心账面价值= 6 000 000- 501 770= 5 498 230(元) 至此,完成了第一层次的减值测试。 计提减值准备后,第一层次资产组账面价值= 4 000 000 + 4 697 460 + 7 964 486 + 5 498 230= 22 160 176(元)。 第二层次的减值测试 第二层次:将不可分摊的总部资产办公楼,与第一层次资产组(研发中心和 ABC 资产组),构建成一个资产组组合,从而计 算办公楼的减值。 ( 1)计算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即确定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 A4 000 000+ B4 697 460+ C7 964 486+研发中心 5 498 230)+办公楼 2 000 000= 22 160 176+ 2 000 000= 24 160 176(元)。 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 =账面价值 24 160 176-可收回金额 28 832 000=- 4 671 824(元)。 可见,资产组组合的没有减值,组合内两个项目都不需进一步确认减值,因此,办公楼并未减值。 第一层次的减值损失就是最终的减值损失,第一层次计提减值的会计分录就是最终的会计处理。 【思考题】接上例题 假设将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 28 832 000 元改为 20 000 000 元。 则如何进行减值测试呢。 资产组组合减值损失= 24 160 176- 20 000 000 = 4 160 176(元) 组合内包含两个项目:办公楼和第一层次资产组(即资产组 ABC 及研发中心) 办公楼分摊损失= 4 160 1762 000 000/24 160 176 = 344 383(元) 第一层次资产组分摊损失= 4 160 17622 160 176/24 160 176 = 3 815 793(元) 将第一层次资产组减值损失 3 815 793 元在资产组 ABC 及研发中心之间进行分摊。 资产组 A 分摊减值损失= 3 815 793 4 000 000/22 160 176 = 688 766 (元) 资产组 B 分摊减值损失= 3 815 793 4 697 460/22 160 176 = 808 862 (元) 资产组 C 分摊减值损失= 3 815 793 7 964 486/22 160 176 = 1 371 416 (元) 研发中心分摊损失 = 3 815 793 5 498 230/22 160 176 = 946 748 (元) 此处假设资产组 A、 B 和 C 分摊减值损失之后,组内各资产的账面价值均不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零。 这是各个资产组在第二个层次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提示】注意分摊限额 假如资产组 A 包含 X、 Y、 Z 等三项资产,则资产组 A的减值损失 688 766 元,应在 XYZ等三项资产之间进行分摊,每项资产分摊减值损失之后,其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三者之中的最高者。 如果 X 分摊的减值 损失超过了限额,则应将未能分摊的部分在 Y和 Z 之间进行二次分摊。 如果 Y和 Z也未能全部承担剩余减值损失,则表明资产组 A分摊的减值损失 688766 元超过限额了,应将超额的部分在资产组 B、 C、研发中心和办公楼之间进行二次分摊。 此处教材并未提供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信息,因此,简便起见,假设各资产确认减值损失之后的账面价值均不低于三者之中的最高者。 计算累计减值损失: 把第二层次的减值损失与第一层次的减值损失进行累计,得到最终应计提的减值损失。 资产组 A 累计减值损失= 688 766+ 0= 688 766(元) 资产组 B 累计减值损失= 808 862+ 1 302 540= 2 111 402(元) 资产组 C 累计减值损失= 1 371 416+ 35 514= 1 406 930(元) 研发中心累计减值损失= 946 748+ 501 770= 1 448 518(元) 办公楼累计减值损失= 344 383(元)(无第一层次) 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借方对应) 贷: 资产减值准备 —— 资产组 A 688 766 资产减值准备 —— 资产组 B 2 111 402 资产减值准备 —— 资产组 C 1 406 93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研发中心 1 448 51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办公楼 344 383 知识点 4:商誉减值的处理 第四节 商誉减值的处理 一、商誉概述 商誉是一种资产,既是资产,则应确认;但商誉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它不可辨认,确认条件很严格。 企业自创的商誉,不得确认。 凡是账簿上或报表中记录的商誉,都是外购的商誉。 商誉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按照合并方式来划分,商誉包括吸收合并形成的商誉和控股合并形成的商誉 两种。 吸收合并形成的商誉,记在合并方的账簿中及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控股合并形成的商誉,不计入母公司的账簿或个别资产负债表,仅仅出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二、商誉的减值测试 商誉作为一项资产,按规定每年年末均要进行减值测试。 然后,商誉通常没有活跃交易市场,公允价值难以确定,而且,也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无法计算现金流量现值,即,商誉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因此,商誉的减值损失无法根据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差来确定。 商誉的减值必须结合资产组来计算。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就是前面所讲资产组减值的第二层次。 在确认 了第一层次资产组(单项资产和可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损失之后,再将商誉摊入受其影响的资产组,形成 “ 第二层次资产组 ”。 第一步,计算第二层次资产组的减值损失。 资产组账面价值=资产组单项资产+总部资产分摊额+商誉分摊额 资产组减值损失=资产组账面价值-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第二步,分摊减值损失。 资产组减值损失,首先用于抵减商誉分摊额;剩余的部分,按资产组包含的单项资产和总部资产分摊额的账面价值比重分摊。 【例题】甲公司在 209 年 1月 1日以 32 000 000 元的价格收购了乙公司 80%股权。 在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 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30 000 000 元,假定乙公司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 甲公司在购买日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商誉 8 000 000 元( 32 000 000- 30 000 00080%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 30 000 000 元和少数股东权益 6 000 000 元( 30 000 00020% )。 假定乙公司的所有资产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由于该资产组包括商誉,因此,甲公司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在 209 年末,甲公司确定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 20 000 000 元,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7 000 000 元。 由于乙企业作为一个单独的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20 000 000 元中,包括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在商誉价值中享有的部分。 【正确答案】 2020 年 12月 31日商誉减值测试 乙企业的所有资产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假设称为乙资产组,则: 乙资产组=可辨认净资产+(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 商誉=母公司享有的 80%商誉即 800+少数股东享有的 20%商誉即 200( 800/80%- 800)= 1 000(万元) 乙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可辨认净资产 2 700+商誉 1 000 = 3 700(万元) 乙资产组的减值损 失=账面价值 3 700-可收回金额 2 000= 1 700(万元)。 首先冲减商誉的全部账面价值即 1 000 万元,剩余的 700 万元减值损失由可辨认资产承担。 但要注意,甲企业在合并报表中只确认 80%的商誉,因此,只需要确认 80%的商誉减值损失,即 800 万元( 1 00080% ),其实也就是将报表中所确认的商誉账面价值冲减至零。 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的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 商誉 800 —— 可辨认资产 700 贷:商誉 —— 商誉减值准备 800 可辨认资产 —— 资产减值准备 7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