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这归因于国内品牌的品牌、质量、口味和价格的综合因素。 10. 中国葡萄酒消费的高潮为秋冬季,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11. 目前,干酒比例在葡萄酒总量中以增加到 40%左右,其中干红占 80%,干白占 20%。 红葡萄酒的消费量遥远胜于白葡萄酒。 12. 同进口葡萄酒相比,国产葡萄酒具有更好的口味( 32%)或相近的口味( 30%)和 更低的价格( 82%)。 ( 3)各个竞争对手概况及其促销情况 1. 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对手从原产国可以分为两类:中国国内品牌特别是张裕、长城和王朝三个品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智利、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匈牙利等国家的葡萄酒。 2. 中国国内葡萄酒品牌已经初步形成了张裕、长城和王朝市场领导者,威龙、通化、华东、新天、丰收、云南红第二集团,以及其他的市场追随者所构成的市场竞争格局。 3. 国内品牌凭借其对中国文化、消费者行为的充分了解,对营销商、批发商和终端直至最终消费 者采取了步步为营的各种手段灵活的促销手法,而且颇有成效。 4. 在 2020年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会上,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投入 2890万元,新天集团投入 4290 万元,而印象酒业更是拿出 8250万元夺得头标,说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 5. 进口葡萄酒中,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可以成为第一集团,他们代表中国市场的高档葡萄酒,这些国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和形象是其他竞争对手不能望其项背;西班牙销售了大量的散装葡萄酒而且促销频繁;越来越多的葡萄酒来自美国、智利、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匈牙利等国 家。 6. 国外葡萄酒生产企业通过采取以下战略来对中国市场进行渗透: 全力支持; 、独家经销或与大的葡萄酒进口商或分销商合作; 地葡萄酒生产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甚至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 7. 与此同时,有些国家的政府对国外葡萄酒市场的高度重视而且在很多发面支持其葡萄酒 在国外市场的开拓工作: ,如 SOPEXA(法国食品协会);德国葡萄酒协会下属的德国葡萄酒中国信息中心;。 8. 这些政府机构在中国 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以法国食品协会为例:在当地酒店促销葡萄酒、组织食品节和品酒活动、举行葡萄酒专业会议、对在酒店消费的葡萄酒进行培训、举行展览会、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技术和法律合作、在葡萄酒和食品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活动、赞助相关活动。 三、葡萄酒分销体系及产品利润分配 ( 1)分销渠道 1. 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分销渠道大体如下: 国内葡萄酒 葡萄酒 — 个体批发商 — 零售商 — 消费者 葡萄酒 — 一级批发商 — 二、三级批发商 — 零售商 — 消费者 葡萄酒 — 零售商 — 消费者 进口葡萄酒 进口酒 — 进口商 — 批发商 — 零售商 — 消费者 进口酒 — 进口商 — 团体消费(包括酒店、商场和超市) 进口酒 — 进口商 — 零售商 — 消费者 ( 2)销售网点分析 1. 高档葡萄酒的销售主要产生在酒店、夜总会、迪厅、卡拉 OK 厅、酒吧、葡萄酒专业销售店、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中低档葡萄酒主要在超市和便利店销售。 2. 从国外进口葡萄酒需先取得进口许可证,一旦进口,还需获得一份许可证在国内进行批发、零售和建立代理。 3. 一些规模较大的葡萄酒企业还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在国内外开展业务。 4. 一些分销商通过建立自己的销售终端如超市、便利店和 专业电贺进一步开拓批发零售业务来提升市场份额。 5. 许多进口葡萄酒分销商由于缺少国外葡萄酒企业的财务支持,在营销上不能和国内葡萄 酒企业展开竞争。 ( 3)葡萄酒定价 1. 由北京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提供的 1999年 1月北京市场的葡萄酒零售价格如下: 葡萄酒 750ml瓶装酒平均零售价格(人民币元) 国产酒 进口酒 2. 1995年,国产 750ml瓶装葡萄酒的平均价格约为 2025元人民币,从 1996年起,价格上升到 4060 元 /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把葡萄酒作为日常消 费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进口葡萄酒。 3. 进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可分为以下几类: 进口酒 市场平均零售价格(元 /750ml) 低档 不到 100 中档 100300 高档 300多 ( 4)利润分析 1. 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