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 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开挖。 图 1 洞内周边注浆止水图 2) 区间隧道在 GDK51+013( GDZK51+045)下穿京九疏解线 ,拱顶位于 W3 强风化 凝灰质粉砂岩 ,拱顶覆土 约 22m, 洞内 采用 以下措施: ( 1) 洞内上半断面深孔注浆加固; ( 2) 采用 CD 工法开挖; ( 3) 大管棚超前支护。 3) 区间隧道在 GDK51+123( GDZK51+154)下穿广深铁路联 络线 ,拱顶位于 W4 全风化 凝灰质 粉砂岩 , 拱顶覆土 约 16m, 洞内 采用 以下措施: ( 1) 洞内上半断面深孔注浆加固; ( 2) 采用 CD 工法开挖; ( 3)大管棚超前支护。 径向注浆堵水施工工艺 1)注浆施工方法 ( 1)初期支护封闭后,在隧道周边按 1m 1m 梅花形布置钻孔,长 5m。 见 图 2。 图 2 注浆导管布置大样图 ( 2)采用 长 的 钢管 , 长范围设花孔,以保证浆液从周围的孔中流出,小孔直径 8mm,间距 10cm,实施一次性压浆。 ( 3)采用双快水泥封闭钢管与孔壁。 ( 4)实施压浆,压浆过程中进行跳 孔间隔压浆,实施挤密型注浆措施。 ( 5)在后期实施压浆封闭过程中,应先对隧道底部进行注浆,然后再实施拱墙径向压浆。 ( 6)、注浆过程中若发生串浆,则封堵孔口,待其它孔注浆完毕后再打开孔口,若仍有明水,则继续注浆。 2)注浆参数 注浆终压: ~2Mpa; 水玻璃浓度: 35Be; 扩散半径: ; 水泥与水玻璃体积比: 1: 钻孔深度: 5m; 注浆钢管直径: 42mm; 注浆管长度: ; 钻孔直径: 50mm; 3)注 浆结束标准 (1)单孔注浆结束标准 ①注浆终压达到 ,单孔注浆量小于 10L/min。 ②进行压水试验,在 Mpa 压力下,进水量小于。 ( 2)全段注浆结束标准 任何一处的小股水应为清水,水量应小于 ,且水压力小于。 4)注浆注意事项 ( 1)施工中根据现场注浆试验在满足堵水要求的条件下可调整注浆参数。 ( 2)实施径向注浆后,若仍存在个别出水点, 则进行局部补注浆,直到达到结束注浆标准。 ( 3)在施工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浆液宜采用纯水泥浆,提高浆液凝固后强度。 台阶法加临时仰拱施工工艺 见图 图 图 5。 图 3 台阶法加临时仰拱 施工工序 横断面图 图 4 台阶法加临时仰拱 施工工序 纵 断面图 图 5 台阶法加临时仰拱 施工工序 平 面图 1)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 180176。 范围内Φ 42 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注浆支护;开挖 ① 部并预留核心土;施做 ① 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及临时仰拱,即初喷 4cm 厚混凝土,先安设钢筋网,架立支护钢架,并设锁脚钢管,钻孔设置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 至设计厚度;并于核心土开挖位置架设临时仰拱横撑、安设单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底。 2)在滞后于 ① 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②部并预留核心土,初喷 4cm厚混凝土并安装钢筋网片,接长初期支护钢架,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下台阶核心土已开挖仰拱部位初喷 4cm 厚混凝土并安装钢筋网片,接长初期支护钢架,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段拆除临时横撑,每段拆除长度不超过15m,待监 测稳定后先铺设隧道仰拱底部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及防水卷材,并及时施做Ⅴ部边墙基础与仰拱,仰拱要求整幅灌注。 4)待仰拱砼初凝后,灌注仰拱填充Ⅵ部至设计高度。 5)清理初期支护基面,铺设防水卷材。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待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Ⅶ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CD 工法开挖施工工艺 见图 图 图 8。 图 6 CD 法 施工 工序 横断面图 图 7 CD 法 施工工序纵 断面图 图 8 CD 法 施工工序平 面图 1) 施工 工序 ( 1)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 钢架施作隧道拱部 180176。 范围及上导坑中隔壁范围内Φ 42 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注浆支护;开挖 ① 部并预留核心土;施做 ① 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即初喷 4cm厚混凝土,先安设钢筋网,架立支护钢架及临时支护钢架 A,并设锁脚钢管,钻孔设置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2) 在滞后于 ① 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②部并预留核心土,人工整修表面,初喷 4cm 厚混凝土并安装钢筋网片,接长初期支护钢架和临时钢架 B,安装锁脚锚管,钻设径向系统 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3) 在滞后于 ② 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③部并预留核心土,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①。 ( 4) 在滞后于 ③ 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④部并预留核心土,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②。 ( 5)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从 B~ A 依次分段拆除临时支撑,每段拆除长度不超过 10m,待监测稳定后先铺设隧道仰拱底部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及防水卷材,并及时施做Ⅴ部边墙基础与仰拱,仰拱要求整幅灌注。 ( 6) 待仰拱砼初凝后,灌注 仰拱填充Ⅵ部至设计高度。 ( 7) 清理初期支护基面,铺设防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