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大于劳动力供给时,工人的工资会提高。 但这种情况不会改变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并且,资本积累本身规定了工资变动的界限,将工资的变动控制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限度内。 实际上,积累与工资并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量,相反,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关系。 如果工人阶级提供的并由资本家阶级所积 累的无酬劳动量增长得十分迅速,以致于只有大大追加有酬劳动才能转化为资本,则工 11 人工资会提高,无酬劳动会减少。 工资的增加和无酬劳动的减少一旦达到影响资本增殖正常进行的程度,资本积累就会被削弱,对劳动的需求就会减少,工资就会下降。 “可见,劳动价格的提高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在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 资本积聚会受到社 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 资本集中则打破了这种限制。 促进资本集中的两个重要手段是竞争和信用。 竞争加速了集中过程。 竞争是通过使商品价格便宜来进行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 信用制度的发展也加速了资本集中过程并成为资本竞争的一个可怕的武器。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相互促进:一方面,资本积累和由此而来的资本积聚会引起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又会加速资本积聚。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和资本集中的发展,追加的新资本和原有的旧资本都会利用新的发明进行技术改革,从 而使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大大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就是可变资本相对量递减规律。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可变部分的比重下降,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或相对减少,由此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 这 12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存的必要条件。 资本积累中可变资本的增减决定劳动需求,劳动需求又决定工资的高低变动。 于是,相对过剩人口调节工资的变动,使劳动供求关系绝对符合资本的要求。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潜在的和停 滞的。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对抗性。 四、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第 24 章,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最初来源。 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分析中,一直是存而不论的。 现在需要回答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是要说明资本的历史形成,而且要回答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全章共七节,第一节科学地给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是全章的理论概括。 这一节指出,资本原始积累是凭借暴力强使小生产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第二、三节考察了农村居民被剥夺和在国家政权高压下变成隶属于资本的雇佣劳动者的过程。 第 四至第六节考察农业和工业资本家的产生以及国内市场的形成。 最后,在第七节,从资本原始积累联系到资本主义积累发展的历史趋势,指出资本主义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必然性。 五、资本的本质 在第 25 章,马克思以总结的形式做出分析的。 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3 第七篇导读 第七篇 导言( P619— 620) 产业资本循环概述和《资本论》第 3 卷的研究对象。 本篇的两个基本假定 本篇的研究对象 第 21 章 简单再生产 一、一切社会所必须的再生产及其基本条件 (— 2) 二、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及其基本特征 (— ) (— ) () (— ) 第 22 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研究由资本积累引起的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 1 节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一、资本积累及其基本条件 (— ) 累的概念 () (— ) (— ) 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 ) 14 (— ) 义 占有 规 律是 从商 品 生产 所有 权 规律 转 变而 来的(— ) 3. 资 本 主 义 占 有 规 律 不 是 违 反 而 是 应 用 了 商 品 生 产 规 律 (— ) 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根本条件 () 三、积累过程中资本性质的变化 (— ) 第 2 节政治经济学关于扩大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一、古典经济学在积累问题上反对两种旧思想 (— ) 二、古典经济学的一种含糊观点 (— ) 第 3 节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 节欲论 一、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及其分割比例的确定 (— ) 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和资本家的历史进步作 (— ) 三、资本家的挥霍和积累一同增长 (— ) 四、批判 “ 节欲论 ” ( — ) 第 4 节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 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 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量 一、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提高 (— ) 15 ,提高劳动强度以增加积累基金 二、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 三、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 差额的扩大 (— ) 四、预付资本量的增加 () 第 5 节所谓劳动基金 一、资本特别是可变资本不是一个固定的量 (— ) 二、不能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限制说成是社会自然限制 (— 671) 第 23 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研究的主题是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不仅引起资本量的变化,而且引起资本构成上的质的变化。 与此相关,资本积累不仅引起工人数量的增加,而且引起来质的变化 ,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产业后备军。 这一切对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章理论上的最重要环节是马克思创立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在积累中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冲突的具体反映。 因此,对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在资本积累中变化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6 第 1 节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一、资本有机构成 (- ) 二、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积累即使可以提高工人工资,也丝毫不会改变 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 (- ) ,将工资的变动控制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限度内 三、批判自然人口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 ) ,工资是因变量 、积累和工资率的关系,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关系 第 2 节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 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一、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 的变化 (- ) 二、资本积累和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互推动,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 ) 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促使个别资本增大,从而促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 ) 17 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