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和管理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用于非交易性贷款的困难 第 18页 MPT模型的局部应用 1 基于市场贷款数量分布的模型 在 MPT中,我们将贷款的价格和收益率作为计算分析的基础 如何取得市场贷款数量分布的数据 例三 计算 A、 B银行的贷款组合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的风险程度。 下表是 A、 B 银行贷款组合比例安排与“市场贷款组合”的比较。 第 19页 表 贷款组合数量分布比较 第 20页 贷款组合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 1) ( 2) ( 3) 部门 全国 A银行 B银行 工商业贷款 30% 50% 10% 消费贷款 40% 30% 40% 房地产贷款 30% 20% 50% 银行是如何估计它的贷款组合相对于市场贷款组合的风险程度呢。 我们用银行各部门贷款集中度相对于市场相应部门的贷款集中度的标准差来衡量,如下式 第 21页 2112NXXNiiijj——j银行的贷款比例安排相对于市场组合的比例安排的标准差; j=A、 B ——j银行的第 i部门贷款在其组合中的比例 ——市场组合中第 i部门的贷款比例 N——贷款部门的数量 第 22页 jijXiX式中: 计算 A、 B银行贷款组合偏离市场贷款组合的程度 A银行 B银行 第 23页 211 XX j 2 2 222 XX j 2 2 233 XX j 2 2 231i iijXX 3312 i iijXX %A %B根据表 B银行比 A银行偏离市场贷款组合的程度大,这是由于B银行的工商业贷款比率远小于市场平均比率水平,而房地产贷款远高于市场平均比率水平所致 这并不一定说明 B银行的贷款组合信用风险就非常大 全国性的(或地区性的)贷款组合比例安排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类似于 MPT中的最有效率贷款组合的市场组合,因而贷款管理者可以通过比较,将“相对集中程度”运用到贷款组合的风险管理中,并且贷款是否可交易并不影响分析本身。 第 24页 贷款损失率模型 该模型是将金融机构中某一部门的贷款季度损失率对整个金融机构贷款组合总的季度损失率进行回归。 回归估计得出该部门的系统性贷款损失风险度 , 反映了该部门贷款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 第 25页 总贷款额总贷款损失部门的贷款额第 部门的贷款损失第 iii 表示第 i部门不依赖于总的贷款组合损失率的贷款损失率 i表示第 i部门贷款相对于整个贷款组合的系统性损失敏感度 信用度量方法( CreditMetrics) 与贷款组合风险度量 第 26页 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信用评分、信用评级 从信用评级到转移矩阵 从信用转移矩阵到 CreditMetrics 信用度量方法( CreditMetrics)是 发的用于计量贷款组合信用风险的新型内控模型。 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它考虑到了信用质量变。金融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和管理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大于劳动力供给时,工人的工资会提高。 但这种情况不会改变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并且,资本积累本身规定了工资变动的界限,将工资的变动控制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限度内。 实际上,积累与工资并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量,相反,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关系。 如果工人阶级提供的并由资本家阶级所积 累的无酬劳动量增长得十分迅速,以致于只有大大追加有酬劳动才能转化为资本,则工 11
计量和防范都必须以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前提条件; 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监管的基础是监督银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说是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内部控制原则 金融机构在进行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风险管理程序监督机制 (二 )风险管理程序 (三)内部控制和审计 内部控制原则 (一)风险管理程序监督机制
那么平移后在右图中的对应点 P′的坐标为() A.( m+2, n+1) B.( m2, n1) C.( m2, n+1) D.( m+2, n1) 3.( 2020 日照)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顶
现形式;资本总公式。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 1)劳动力概念;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人身自由、失去生产资料、存在对劳动力有需求的投资。 ( 3)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决定劳动力价值的三个因素: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家庭、子女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学习劳动技能的教育培训费用;历史道德因素。 特点见笔记;实质是
就不仅是劳动,而且是互相联系的生产行为。 如果工程不能继续进行,已经在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就等于白费了。 即使以后工程恢复了,也会在中断期间不断发生损坏。 劳动期间的缩短可以加速资本周转,减少预付流动资本量。 因此,资本总要采取各种方法,缩短劳动期间。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此提供了条件。 生产时间中还包括了自然力作用的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 由于自然力作用 时间的存在
性。 3.组织结构调查内容:( 1)弄清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 2)各部门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3)信息资料的传递关系;( 4)物资流动关系与资金流动关系。 4. 功能 指的是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 为了实现系统目标,系统必须具有各种功能。 5. 功能结构。 6. 使组织的功能进一步理顺,提高管理效率。 7.( 1)现行系统中不合理现象是什么。 ( 2)不合理的部分对组织整体目标的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