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干部 ,所以,有的无神论者是唯物主义者 1 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一判断中 ,主项和谓项都是 ( ) A 单独概念 B 普遍概念 C 集合概念 D 正概念 E 负概念 下列对概念限制错误的是 A 判断限制为概念 B 演绎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C 论证限制为论 题 D 间接推理限制为类比推理 E 复合判断限制为负判断 2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 ①常项 —— 量项 ②太阳系 —— 地球 ③《鲁迅全集》 —— 《药》 ④亚洲 —— 中国 ⑤变项 —— 支判断 22.下列依据概念间内涵与外延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 ①定义 ②划分 ③分类 ④限制 ⑤概括 23.以下各栏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 SOP 的是( )( )。 ① MAP SIP② POM SAM ③ MEP MIS ④ PIM MES ⑤ MEP SAM 24.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有些推理是类比推理,所以,有些推理是或然性推理。 这个推理属于( )、( )。 第 11 页 共 49 页 ①演绎推理 ②归纳推理 ③类比推理 ④或然性推理 ⑤必然性推理 25.下列断定中,作为正确论证的必要条件是( )( )。 ①论题保持同一 ②论题不能是或然判断 ③论据真实可靠 ④论据中不包含假言判断 ⑤只使用演绎推理 26.当 为假时,下列必假的公式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27.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和( )。 ① ② ③ ④ ⑤ 28.在“穆勒五法”中,除被研究现象外,其它相关情况完全相同的, 探索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 ①求同法 ②求异法 ③求同求异并用法 ④共变法 ⑤剩余法 29.以“不可能 P 为前提,根据模态逻辑方阵,可必然推出的结论产()()。 ①必然 P ②必然非 P ③不可能非 P ④可能 P ⑤并非必然 P 30.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推理。 ①必然性的 ②前提蕴涵结论的 ③或然性的 ④一般到个别的 ⑤前提并不蕴涵结论 3 我们不靠天吃饭 ,而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 ,所以 ,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 这个三段论 ( ) A 是三段论的 有效式 B 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C 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D 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E 违反 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 ,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的规则 32.如一次划分的子项外延处于()关系,则该划分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①全同 ②真包含 ③交叉 ④矛盾 ⑤反对 33.下列逻辑错误中,属于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①偷换论题 ②偷换概念 ③论证过多 ④预期理由 ⑤论据虚假 34.当判断()取值为真时,判断“班上同学都是团员“取值为假。 ①并非班上同学都不是团员 ②班上有的同学不是团员 ③班上同学并不都是团员 ④并非班上有的同学是团员 ⑤班上同学都不是团员 四、简答题 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只有案发时甲在现场,甲才是凶手;现已认定甲不是凶手,所以,案发时甲不在现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同时断定 我们车间所有的产品是合格品 与 我们车间有的产品不是合格品 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 为什么。 有的抢劫犯不是杀人犯,所以,有的杀人犯不是抢劫犯。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第 12 页 共 49 页 “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这个行为不是正当防卫,所以,这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指出下列证明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我们必须改革。 因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每小 题 3 分 ,共 9 分 ) ( 1) A、非洲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亚洲国家 ( 2) A、电视大学 B、北京电大 C、湖南电大 D、山东电大 ( 3) A、推理 B、符合判断 C、符合判断推理 ?(每题 1 分 ,共 3 分 ) ( 1) 邮件可分为快件、挂号件、航空件、国内件、国外件 . ( 2) 失败是成功之母 ( 3)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可分为思维的逻辑形式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 法 . 9 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 ,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 1) 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体制改革 ( 2) 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才能解决问题 . ( 3)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写出其逻辑形式 ,分析其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 ,说明其违反什么逻辑原则 ,犯什么逻辑错误 ?(每小题 5 分 ,共 25 分 ) ( 1) 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 ,才能成为先进工作者。 他们是先进工作者。 所以 ,他们是热爱本职工作的人 . ( 2) 人的知识要么是神赋予的 ,要么是头脑中固有的 ,要么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事实上 ,人的知识只能从实践中获得。 所以 ,人的知识 既不是神赋予的 ,也不是头脑固有的 . ( 3) 要是贪图享受 ,人的意志就会衰退。 老陈从不贪图享受 ,所以 ,老陈的意志不会衰退 . ( 4) 毛泽东是哲学家 ,毛泽东是政治家 ,所以政治家是哲学家 . ( 5) 这个大使馆有的人是懂汉语的。 所以 ,这个大使馆有的人是不懂汉语的 . 11. 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遍逻辑的基本规律 ?如违反 ,请指出其违反哪条规则 ,犯什么逻辑错误 ? ( 1) 你对教学改革的意见是正确的 ,我完全同意 .不过 ,你的意见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 ( 2) 劳动创造财富 ,音乐家在辛勤劳动 ,所以 ,音乐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 ( 3) 某茶厂的 厂长说 :认为我们厂生产的茶叶都是特级的 ,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 ,但说我们厂生产的茶叶达不到特级 ,我也不同意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嘛 ! 12. 用真值表的方法判定下面 A、 B 两个判断是否等值 ? A、 并非如果是听话的孩子 ,就是有出息的孩子 . B、只有不听话的孩子 ,才是有出息的孩子 . 13.下列作为定义和划分是否正确。 为什么。 “简单判断就是仅对一类对象有所断定的判断。 简单判断可以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模态判断”。 14.已知“ SIP SOP”为真,能否确定 SAP 的真假,为什么。 15.对下列 A、 B 两种情况,甲都赞成,乙都反对,试问“甲、乙两人的判断在逻辑上能否成立。 为什么。 第 13 页 共 49 页 A:小王与小李都是司机 B:“如果小王是司机,那么小李也是司机”这种说法不对。 16.列出下列推理的形式,并分析是否正确。 “如果甲上场,那么丙上场;如果乙上场,那么丁上场;丙不上场或丁不上场,所以,甲不上场或乙不上场”。 五、分析题 简 述穆勒五法的主要内容。 简述法律规范选择推理的类型并以事例说明之。 已知:( 1)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 ( 2)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 ( 3)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 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 请写出推导过程。 已知:( 1)如果甲和乙是杀人犯,则丙是无罪的; ( 2)丙有罪,且丁的证词正确; ( 3)如果丁的证词正确,那么,乙就是杀人犯。 问:谁是杀人犯。 并写出推导过程。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陈述犯有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 “对同一事物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可见, 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 分析下列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及大项、小项、中项,指出其属于哪一 格,写出其逻辑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 “ 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 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团员。 ”。 “或者甲不是罪犯,或者乙不是罪犯;所以,如果甲是罪犯,那么,乙不是罪犯。 ” p q 1 1 1 0 0 1 0 0 已知下列情况 为真 : ( 1)只有 A 参加公务员考试, B、 C、 D 才都参加公务员考试; ( 2) A 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 3)如果 B 不 参加公务员考试 ,则 C 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 4)如果 C 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则 E 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 ( 5) E 参加公务员考试。 请根据上述情况,推断 B、 C、 D 三人 中谁参加公务员考试 ?谁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请写出推理过程 (以 A 表示“ A 参加 公务员考试 ”,﹁ A 表示“ A 不参加 公务员考试 ”,余类推)。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请推出 A、 B、 C、 D、 E 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第 14 页 共 49 页 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 1) 如果 A 不真包 含 B,则 C 与 E 不全同; ( 2) 如果 B 不真包含 C,则 D 与 E 不全同; ( 3) C、 D、 E 三个概念是全同关系。 :如同时肯定下列三个命题,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那么不举行围棋比赛。 ,指出其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华成大学还算不上是一个成熟的学校。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学校,那么在一批老教授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应当有一批年轻的学术人才脱颖而出,勇挑大梁。 而华成大学去年一批老教授退休后,大批骨干纷纷外流,一下 子群龙无首。 ” 12.写出与命题“并非‘他既是律师又是教师’”相等值的选言命题,并用真值表加以验证。 (用 P 表示“他是律师”,用 q 表示“ 他是教师 ”。 ) p q + + - - + - + - 13 某地发生一起案件。 侦查人员掌握了以下情况: ( 1)如果 E 在现场,那么 A 和 C 不会都不在现场; ( 2)如果 B 不在现场,那么 A 也不会在现场; ( 3)如果 C 在现场,那么 B 在现场; ( 4)除非 E 在现场, D 才在现场; ( 5) D 在现场 根据侦查人员掌握的上述情况, B 是否在现场。 请写出推 理过程(以 A 表示“ A 在现场”, A 表示“ A 不在现场”,余类推)。 14. 设下列四句中只有一句为真,问: A、 B、 C 是否学日语。 写出推导过程(以 A表示“ A 学日语”, A 表示“ A 不学日语”,余类推)。 ( 1)或 A 不学日语,或 B 不学日语。 ( 2)只有 A 学日语, B 才学日语。 ( 3) C 学日语, A 也学日语。 ( 4) A 不学日语。 第 15 页 共 49 页 (1)将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表示在一个欧拉图中。 “巴金( A)是文学家( B)而不是历史学家( C),郭沫若( D)既是文学家又是历史 学家。 ” (2)已知“ SAP 为真而 PAS 为假”。 根据已知条件: S 与 P 的外延关系。 S 与 P 这两个概念哪个内涵较多。 用真值表回答:当下面 A、 B、 C 三判断不同真时,可否判定“小金是否当选班长。 ”可否判定“小赵是否当选学习委员。 ” ( 1)小金不当选班长或小赵当选学习委员。 ( 2)小赵当选学习委员。 ( 3)小金当选班长或小赵当选学习委员。 p q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 P 为“小金当选班 长”, q 为“小赵当选学习委员”) 17.已知( 1)“只有张明没有得奖或李东没有得奖,王洪和高亮才都得奖。 ” ( 2)“王洪没得奖或高亮没得奖”是不真的。 ( 3)“李东得奖”了。 问:由上述议论能确定张明、王洪、高亮谁得奖。 谁未得奖。 (写出推导过程或推导根据) 18.已知下列 A、 B、 C 三人的议论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是上海人。 写出推导过程。 A:有上海人是甲班学生。 B:甲班王英与刘民都不是上海人。 C:甲班学生有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