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储罐码头环境风险评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业园区统一考虑实施。 风险 防范措施 分析及 建议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划计算 LPG 库区消防最大用水量为 720L/S(取最大的单壁低温储罐着火) ,消防时间按照 6h 计算,则最大消防水量为15552m3, 事故池按照 每格结构尺寸为: 米,有效水深为 建设 , 事故池的总有效容积按照 中国石化建标 (2020)43 号《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的 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 计算 : V 总=( V1+ V2- V3) max+ V4+V5 注:( V1+ V2V3) max 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 V1+ V2- V3,取其中 最大值。 V1—— 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 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 m3; 2VtQ 消消 Q 消 —— 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 m3/h; t 消 —— 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 h; V3—— 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 m3; V4—— 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 m3; V5— — 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 m3; V5= 10qF q—— 降雨强度, 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qa/n qa—— 年平均降雨量, mm; n—— 年平均降雨日数。 F—— 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 ha。 ( 1)物料量 低温丙烷罐直径 42m,充液高度 ,因此物料量 V1=31087m3。 ( 2)消防水量 消防水量 V2=15552 m3。 ( 3)物料转移量 由于低温丙烷储罐周围有防火堤,因此事故时不会输到其他储存设施,V3=0。 ( 4)生产废水量 该系统为储存系统,正常生产时不消 耗水,因此 V4=0。 ( 5)降雨量 事故池 2 格,每格 结构尺寸为: 米 ,汇水面积 F=50x35=1750m2,年平均降雨量 ,年均降雨日数 164d,降雨强度 ,因此降雨量V5= m3。 由以上计算 V 总 =46657 m3。 罐区防火堤内容积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低温冷冻罐区的防火堤高度约 2m,容积约 35000m3, 事故池的容积 =V 总 V 防 =11657 m3。 因此 本项目 16000 m3的 消防事故池 容积 满足事故状态下排水的需求。 为了使 ***液化石油气冷冻储 库及配套码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轻到最低,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本次风险评价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设备质量管理, 储罐在投用以前,必须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强度和气密性试验。 使用后,加强维护保养,从根本上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导致泄漏。 2)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各项操作规程。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进入储罐区从事充气、检修和残液回收的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装和鞋。 储罐操作人员定时对罐区内储罐的压力,液位、温度和安全装置及主要操作控制阀门进行安全巡查。 严格 执行动火检修制度 , 夏季要根据储罐温度变化,及时开启喷淋装置。 3)及时发现泄漏。 应在储罐区、卸车点周围等危险场所,特别是低洼的阀门操作井、地下卸液口等容易积聚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地方,均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和报警装置,罐区正常巡查的工作人员,应配备手提式防爆型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 检漏报警装置应定期检测保养,保证运转正常。 4)码头和库区间的设备均设置联锁和监测报警系统,按要求严格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和配置消防队伍。 5)建议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设施维护保养和运行管理。 加强液化气运输和装卸管理,做好承运商和供 应商的安全资质认可。 应当对其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 应急预案措施 建议 根据国家及地方《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以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原则内容及要求》等要求,以及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的指导思想,由业主负责编制企业应急预案。 主要内容包括:应急计划区 ; 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 ; 应急预案分级响应 条件;应急救援保障 ; 报警、通讯 联络方式;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应急 检测、 防护设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 ;人员 紧急撤离与疏散 ,应急剂量 控制、撤离组织计划;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应急培训计划;公众教育和信息 等。 本项目运行中,贮运系统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必须按事先拟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应急预案分工厂、 开发区 及省市三级 ,见 表。 表 应急预案(简表)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总则 本预案为 LPG库区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规定了其内容和要求,工厂在设计和建设中需加以落 实,进一步具体化,并列入环境风险验收三同时检查内容。 2 危险源概况 易燃易爆危险品: 30000m3低温丙烷储罐, 10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 3 应急计划区 贮罐区: 低温丙烷 罐区 和液化石油气球罐 区 邻区: 厂址西南 ***集中 居住区 4 应急组织 三 级 ―― 工厂: 工厂指挥部 ―― 总经理负责事故现场全面指挥 指挥系统: 专业救援队伍 ―― 安环部负责事故现场控制、监测、善后处理 现场控制:生产部 监测:监测组 救援:消防队 物质供应:采购部 善后处理:行政部 5 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响应程序 事故的级别: 事故隐患评估 LEC分值 一般: ≤750 企业级( Ⅲ 级) 较大: 751~7500 开发区级( Ⅱ 级) 重大: 7500~75000 省市级 (Ⅰ 级 ) 响应程序: 一般:启动本企业应急预案, 5分钟内向 厂区负责人 报告 较大:启动本企业应急预案, 5分钟内向开发区报告 ,请求 ***援助 重大:启动本企业应急预案, 5分钟内向开发区报告 ,请求 **市援助 6 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消防器材。 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 、 围堰、切换阀、截断阀、收集池(罐)、处理处置设施 7 应急通讯、通知和交通 通讯方式:电话、对讲机、计算机网络 通知方式:电话、对讲机、计算机网络 交通保障:汽车为主 管制:事故及相邻区及其交通道路 8 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 专业队伍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 策依据。 监测内容: 丙烷、 CO 监测设备:气相色谱仪、 TOC测定仪、 PH计、采样器等 数据发送:监测组 ―― 安环部 数据评估:安环部、生产部 9 应急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方法和器材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 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 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防止连锁反应事故 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 10 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事故现场救援: **镇 医院 现场及邻 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 工厂邻近区:毒物应急剂量控制: 撤离组织计划 11 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 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专家组决策 ―― 事故现场指挥部执行终止命令 ―― 应急响应中心发布解除事故警戒 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邻近区:解除事故警戒 、 善后恢复措施 12 人员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计划 13 公众教育和信息 工厂邻近地区: 开展公众教育 、 培训 、 发布有关信息。 14 记录和报告 专职管理部门: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 、 建立档案 、 专门报告制度 15 附件 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 本项目应急撤离、疏散与区域应急联动的 整个过程由地方政府相关领导负责联合指挥、协调,并通过区、镇、村以及建设单位各级联动。 每个村庄设立应急指挥小组,组长为村长,副组长为村书记,成员主要为村干部,主要职责是接到通知后,迅速广播通知村民,组织村民集合进行撤离,将村庄分片,每个干部负责一个片区,确保迅速安全集合和撤离群众。 同时还可在各村设置村级协管员负责紧急疏散通知。 每个村安装广播喇叭,根据村庄面积和人口确定喇叭数量,喇叭应安装在较高建筑物顶层,并定时进行试鸣,确保事故时能正常使用及能通知到每个人。 村民在指 定地点集合后,用车辆紧急将村民运送至安全地带。 食物由地方政府部门负责提供,不足还可从周边其它地方及时提供。 安顿地的当地政府部门启动预案,进行应急保障,向村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用品和食物等;待事故结束后,村民由车辆运回原生活地点。 陆域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与建议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结论如下: ( 1)本项目 为 储运工程,储存物质 的类别 为 火灾爆炸 物 , 因此, 厂区属于风险防范重点区域。 火灾爆炸事故通过热辐射和抛射物对环境造成危害; 次生污染物通过大气对环境造成危害。 ( 2) 预测表明,在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下, 火灾爆炸造成 E 级危害范围在80m内 ; 轻伤半径在 429m内; 在毒物泄漏事故时,通过大气弥散, 半致死浓度最大影响范围为 191m。 厂址周围 1km 范围内无居民点, 单项事故最大风险值为0 人死亡 /年 , 该风险值低于化学工业目前统计值 105人死亡 /年。 两个以上事故同时发生时,风险值将高于化工行业统计值,尽管这种概率极少 , 但对 LPG厂区防止最大可信事故出现是非常重要的,更要防止两个以上事故同时发生。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其环境风险在确保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对所设定最大可信事故情况下,在所选厂址范围是可 以接受的。 建议 环境风险防范必须从 项目 建设的前期工作开始,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试运行和生产等各阶段纳入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加以落实,形成区域风险安全系统工程。 本报 告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列入三同时检查,具体内容 见 表。 表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三同时检查表 类别 序号 措施名称 措施内容 完成时间 经费 (万元 )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 物料泄漏防范措施 围堰、防火堤、报警系 统 开车前 427 2 火灾防范措施 事故池 开车前 823 3 爆炸防范措施 消防系统、水幕 开车前 680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 罐区事故应急预案 指挥小组、专业救援、 应急监测、应急物资 开车前 5 2 厂级事故应急预案 指挥小组、专业救援、 应急监测、应急物资 开车前 11 3 地区事故应急预案 指挥小组、专业救援、 应急监测、应急物资 开车前 30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试行) (工业园区版) 目 录 1 适用范围 ............................................. 20 2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 .......................... 20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0 4 术语和定义 ........................................... 21 5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 23 6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 25 7 格式和要求 ........................................... 35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工业园区版) 1 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工业园区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在强化园区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园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规定环境应急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作出有序响应, 及时组织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