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机组火电厂机务部分初步设计毕业设计完整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3 混合供水系统 ................................................................................. 43 给水泵的选择 ........................................................................................... 44 给水泵压力的计算 ......................................................................... 44 压力校核 ......................................................................................... 44 扬程计算 ......................................................................................... 45 容积流量计算 ................................................................................. 45 除氧器及给水箱的选择 ........................................................................... 45 除氧器的选择 ................................................................................. 45 给水箱的选择 ................................................................................. 46 低压加热器疏水泵 ......................................................................... 46 连续排污扩容器的选择 ................................................................. 47 定期排污扩容器的选择 ................................................................. 48 疏水扩容器、疏水箱和疏水泵的选择 ......................................... 48 工业水泵及生水泵的选择 ............................................................. 49 凝结水泵的选择 ....................................................................................... 50 凝结水泵台数、容量的选择 ......................................................... 50 凝结水泵量程的选择 ..................................................................... 50 循环水泵的选择 ....................................................................................... 51 5 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 ..................................................................................... 52 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依据 ................................................................... 52 全面性热力系统拟定内容 ....................................................................... 52 主蒸汽 管道及再热蒸汽管道旁路系统 ......................................... 52 300MW 机组火电厂机务部分初步分析 V 再热蒸汽管道系统 ......................................................................... 53 再热机组旁路系统 ......................................................................... 53 给水管道系统 ................................................................................. 54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 55 总 结 ................................................................................................................. 61 参考资料 ................................................................................................................. 62 附 录 ................................................................................................................. 63 附录 附录 N300—附录 300MW 机组制粉系统 ................................................................. 65 附录 汽机主汽、再热及旁路系统 ....................................................... 67 附录 锅炉连续排污系统 ....................................................................... 68 附录 高加除氧器、疏水、排气、放气系统图 ................................... 69 附录 汽轮机抽汽系统图 ....................................................................... 70 附录 锅炉汽水系统图 ........................................................................... 71 附录 汽轮机本体疏水系统图 ............................................................... 72 附录 低加疏水放水排气系统图 ......................................................... 73 附录 锅炉脱硫系统图 ......................................................................... 74 附录 锅炉给水系统图 ......................................................................... 75 附录 汽机回热系统图 ......................................................................... 76 附录 汽机凝结水系统 图 ..................................................................... 77 附录 汽机润滑油系统图 ..................................................................... 78 附录 汽机轴封系统图 ......................................................................... 79 300MW 机组火电厂机务部分初步分析 1 前 言 本次设计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发电厂主要设备的确定;第二章是锅炉燃烧系统及其设备的选择;第三章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第四章是汽机车间主 要设备的确定;第五章是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第六章为全面性热力系统图。 其中的计算数据除了设计给定外,还有许多都是根据电厂和查阅图书馆资料获得。 因为是初步设计,所以在设计中使用了许多教材中的数据。 为了设计的直观,系统明确,有些章节还配备了相关表格和系统图。 由于本人学识疏浅,以及对实际系统认识时尚未进行统一的理论梳理,部分错谬不正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2 1 概 述 本设计的相关 数据资料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1) 300MW 火力发电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的基本热力计算,进行热经济性的校核。 (2) 300MW 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热平衡计算,进行锅炉热效率的校核。 (3) 300MW 火力发电机组主要动力设备的选择计算,包括磨煤机、主要泵及风机等。 本次设计涉及到的主要数据 汽轮机组的型式及基本参数 (1) 机组型式 国产 N300—、反动凝汽式汽轮机。 (2) 机组参数 主蒸汽压力: p0=, 5370t ℃ 再热蒸汽参数: 高压缸排汽 (再热器冷端 ) prh=, trh=℃ 中压缸进汽 (再热器热端 ) p’rh=, t’rh=537℃ 排汽参数: pc= MPa, xc = 给水温度: tfw=℃ (3) 回热抽汽参数如表 11 表 11 八段抽汽参数表 项目 单位 回 热 抽 汽 参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加热器编号 H1 H2 H3 H4(HD) H5 H6 H7 H8 抽汽压力 MPa 抽汽温度 ℃ 435 230 143 (4) 门杆漏汽、轴封漏汽参数如表 12 表 12 轴封汽量及其参数 轴封漏汽 编号 数量 (Kg) 份额 (%)sg 焓值 (kj/kg) 去处 300MW 机组火电厂机务部分初步分析 3 主汽门门杆 1sg 4119 至 H2 中压联合汽门门杆 2sg 3770 至 H3 高压缸前后汽封 3sg 12300 至 H4(HD) 低压缸汽封 4sg 1373 2716 至 SG 总计 21562 给水参数 (1) 给水温度: t ℃ ; (2) 给水泵出口压力: p MPa; (3) 除氧器定压运行: hdp MPa,除氧器水箱距离给水泵高度: 23hdh m;(或给水泵焓升 h kJ/kg) (4) 凝结水泵出口压力: p MPa,凝汽器水井距离凝结水泵高度:ch m, (或凝结水泵焓升: h kJ/kg)。 热力系统相关参数 13 表 13 管道压损表 2 各加热器出口端差如表 14 表 14 各加热器出口端差 加热器 编号 H1 H2 H3 H4(HD) H5 H6 H7 H8 端差 θ (℃ ) 1 1 1 0 3 3 3 3 管段 名称 主汽门和调节汽门 再热器 中压联合汽门 抽汽管 小汽轮机进汽管 中低压管 压损 △ P。300mw机组火电厂机务部分初步设计毕业设计完整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a、 C64b、 C6 C6 C6C6 C6769 等 20 层。 据资料,原仲河煤矿和牛场煤矿开拓的 井 巷已从 C1 穿至 C15a,在这 —段煤系中,除 C1 和 C15a 煤层可采之外,其间 C C C C1 C13 为不可采煤层。 矿区内马场井田可采煤层为 C6 C6 C6 C6769 等 4 层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132。 贵州省水城县小牛煤业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9 表
加引送风量,再 应缓慢、逐步开大容量风挡板 ,增加磨煤机的通风量,以利用磨煤机内的存煤量作为增加负荷的缓冲调节,然后增加给煤量。 相反,当负荷减少时,则应先减少给煤量,然后降低磨煤机的通风量。 以上调节可避免出粉量和燃烧工况的骤然变化。 2) 在调节给煤量和风机风量时,应注意监视辅机的电流变化、挡板开度指示 、风压以及有关参数的变化,防止电流超限和堵塞煤粉管道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 3) 一次风
.................................................................................................................. 135 主要工艺设备 选型及确定 ...................................................................
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原则性热力系统图见附图:图 11 统图。 绘制汽轮机热力过程线及汽水综合参数表 绘制热力过程线 A、由已知的蒸汽参数 P0、 t0及背压 PC在焓熵图上可查出机组的理想焓降△ Ht。 B、工质在经过进汽机 构时产生进汽节流损失。 节流引起的损失与节流前后气流的压降△ P 对应。 当调节阀全开(主汽阀也当然全开)时,△ P0取新汽压力的 3%~ 5%,即△P=()P0。
MTO 工艺、通用乙烯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 确立 MTO 工艺技术的可行性。 2020 年 1 月欧洲化学技术公司、新加坡 Eurochem 技术公司旗下的 Viva 公司 在尼日利亚的 Lekki 建设 330 万 t/ a 甲醇装置.下游配套建设 MTO 装置。 采用 UOP/ Hydro 的 MTO 技术和 UOP 烯烃裂解工艺技术 (OCP),组成 MTO—
管采用柔性抗震接头排水铸铁管及管件,法兰连接 ;地下室机械提升压力流排水采用焊接钢管,焊接,需拆卸的地方可用法兰连接。 支管采用 PVCU 管,粘接。 一、室内排水管道安装及要求 一般要求: ⑴ 一般建筑内的排水管道均采用明装 ,沿墙、梁、柱面平行敷设,以保证建筑物内的美观,而且造价低,方便检查维 修,只有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内的排水管道才采用暗装。 ( 2) 一般管道安装应按施工图要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