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标准农田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mg/l,耗氧量 2mg/l,基本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项目区地下水 灌溉水源 ,与人饮井取水层相同,完全符合农作物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项目区 10323 亩农田,现有农灌井 10 眼,单井设计出水量 30m3/h,部分机电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渠道损毁较为严重,现有工程设施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农作物适时灌溉的需求。 依据《 *****县水利区划更新研究》中的有关资料,该区主 要以开采浅中层承压水为主,故不受频率或保证率影响,地下水开采模数为 万 m3/年 km2,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m3/年 km2 =万 m3/年。 项目区无污水废水等再生水源的可利用量,因此,项目区可 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 为 万 m3/年。 ( 1)设计灌水定额 按式 m= 1000Hγ(β 1β 2) 1/η 田 计算,根据该区实际情况,计划湿润层深度 H:小麦、玉米取 ,苹果取 ,土壤干容重为 ,β 1取田间持水量的 86%,β 2取田间持水量的 63%,田间持水量取 24%,η 田 取。 小麦、玉米的灌水定额 m= 1000 ( ) 1/ 16 = 60( mm)= 40m3/亩 苹果的灌水定额 m= 1000 ( ) 1/ = 90( mm)= 60m3/亩 ⑵.设计灌水周期 本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玉米生长在雨季,适当补充灌溉即可满足要求。 冬小麦生长分苗期、返青、拔节、抽穗、灌浆 5个生育期,大多在干旱少雨季节。 根据小麦需 水规律,其需水高峰在灌浆期间,以该区小麦灌浆期蒸腾蒸发值来确定灌水周期。 由试验资料可知小麦蒸腾蒸发峰值 E=,由灌水周期公式 T=m/E确定。 T=60/=( d) 取灌水周期为 12 天。 ⑶ .灌溉水利用系数 根据实验资料和实地调查分析,现状年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项目实施后,井灌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 提高到;宝、冯抽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 提高到。 经综合评定确定为。 ⑷ .设计灌溉保证率 结合 我县实际,取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为 75%。 ⑸ 设计灌溉制度 项目实施后,该区灌溉制度拟定见下表 17 农作物灌溉定额及灌溉次数情况表 项目 作物 灌溉定额 ( m3/亩) 灌水定额 ( m3/亩次) 灌溉次数 作物生长阶段和灌溉时间 小麦 80 40 2 冬灌、灌浆 苹果 180 60 3 越冬、坐果、膨大 玉米 120 40 3 苗期、抽雄、乳熟 项目区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 苹果 为主。 查《中国农业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关中西部作物蒸腾蒸发量为小麦 351mm,玉米 320mm,苹果 580mm。 降雨量参考 *****气象 站系列观测资料,并进行频率计算。 ⑴ 现状需水量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以果树为主。 复种指数 150%,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33%,计算出现状年 75%保证率时灌溉用水量分别为 m3。 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水量计算表 作物种类 小麦 玉米 苹果 合计 种植比例( %) 70 60 20 150 种植面积(亩) 7000 6000 2020 15000 蒸腾蒸发量( mm) 351 320 580 生育期降水量( mm) 253 268 521 有效降水量( mm) 253 250 500 亏缺量( mm) 98 70 80 灌溉水利用系数( %) 42 28 30 灌溉需水量( mm) 231 113 440 灌溉需水量(万 m3) 18 ⑵设计需水量 项目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以工程情况进行预测,确定为。 灌溉保证率为 75%。 作物播种面积以项目实施后,种植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复种指数达到 180%为依据。 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水量计算见下表: 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水量计算表 作物种类 小麦 玉米 苹果 合计 种植比例( %) 75 65 40 180 种植面积(亩) 7500 6500 4000 18000 蒸腾蒸发量( mm) 351 320 580 生育期降水量( mm) 253 268 521 有效降水量( mm) 253 250 500 亏缺量( mm) 98 70 80 灌溉水利用系数( %) 73 73 73 灌溉需水量( mm) 180 86 277 灌溉需水量(万 m3) 生活用水主要为农村人畜饮水,全部采用地下水。 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 50L/人 d(含家畜用水),经计算,现状农村生活年用水量为 万m3;设计年( 202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按 %计,农村生活年用水量为 m3。 本区无工矿企业,故无工业用水。 19 项目区生态环境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约为 m3。 根据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条件、生态环境要求,并结合该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经复核项目区的总面积为 ,总 耕地面积 万亩。 项目建 成后恢复改善灌溉面积 10000亩。 传统的经济作物已逐步更新,并逐步走向以苹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粮食生产突出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经济作物突出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商品果生产率。 项目建成后复种指数达到 180%。 井 开掘地下水源的 必要性 ( 1) *****县地处冯家山北干渠灌区下游, 引水 渠线长,遇干旱季节,与上游 灌溉 争水的矛盾比较突出, 延长 了灌水周期,致使部分农田的“丰产水”浇成了“救命水”造成 部分 作物减产减收。 ( 2)项目区以苹果、辣椒等为主经济 作物面积已达到 2020 余亩,经济作物对灌溉用水的适时、多次、量少的要求是冯家山北干渠灌所不能满足的。 适度开采地下水源可以弥补 引用冯家山水灌溉的季节性、周期性限制,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长提供适时的用水保障。 ( 3)随着国家对抗旱灌溉用电的补贴的力度的不断加大,井灌成本已明显低于冯家山自流灌,冯家山自流灌区水费标准为 元 /m3,抗旱电费 元 /kw h,项目区 180 米深机井配套 200QJ32— 130 型潜水泵功率 ,以灌溉 1 亩苹果为例,自流灌溉水费为: 80m3 元 / 20 m3=16 元;井灌 区灌溉水费为: 元 /kw h=元,明显低于冯家山自流灌。 再加之井灌区低压暗管输水灌溉方式的配套,井灌区节水、省工、成本低、方便快捷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项目区通过新打 25 眼机井, 埋设低压管道 25 公里,可新增低压管灌面积 3000 余 亩,部分农作物、经济作物灌溉难的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现状年 10眼机井,年开采地下水量 万 m3。 新打 25 眼机井后,项目区 35眼机井年开采地下水量 m3,均小于项目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标准 m3。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现状年作物复种指数为 150%,尚余水 万 m3;项目实施后,在设计水平年,节水效果显著,作物复种指数调整到 180%,尚余水 万 m3,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各部门的用水得到解决,从而支撑和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表 单位:万 m3 水平年 灌溉设计保证率 需水量 可供水量 供需平衡 灌溉 居民 生活 工业用水 生态用水 合计 地表水 机井 开采 地下水 入境 合计 余( +) 缺(-) 现状 75% 0 0 设计 75% 0 0 该区地下水补给充分,含水层结构良好,水质符合农灌用水标准要求,出水持续稳定,经供需平衡分析,能够满足项目的设计灌溉要求。 第五章 规划设计 2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按照党的十七届 五 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项目区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尤其是粮食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选项原则 、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 科学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 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 优先改造水土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配套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典型引路,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作。 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 坚持按灌区、流域和区域整体规划,采取“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开发”的治理方式,加大规模开发力度,确保治理区域相对集中,力争治理一片,成效一片,致富一方。 坚持综合投入、合理开发 的原则。 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相关支农涉农资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各 22 种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强大的资金合力。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中的主导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群众成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管护主体”。 坚持统筹协调、务求实效的原则。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积聚多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 合理确定发展的目标 和任务,讲求实效,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建设标准 所有项目严格遵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指导意见》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实施。 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万亩。 规划布局 2020年度项目拟建设高标准农田 10000 亩,涉及 法门 镇的 张家、建和、赵家、冯家、墩底 5个行政村,其中 张 家 村 2353亩、 建和 村 1780 亩、 赵家 村 2280 亩、 冯家 村 2210 亩、 墩底 村 1700 亩。 最佳方案选定 项 目区灌溉水源选用 以冯家山水库水源为主,地下水补充的 水资源 体系 ,配套 “ U”型渠道 节水技术,提高水利用率。 水利措施以解决水源输 23 水工程为龙头,配套建设田间工程, 新打修复机电井。 项目区新打机电井以弥补 引用 冯家山 水 灌溉 的 季节性 、周期性限制,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长提供适时的用水保障。 林网主要在主干路、渠旁栽植;农业和科技项目主要在保灌率大的区域安排。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开发任务 拟建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万亩。 建设内容 水利措施 : 水利措施 计划投资 万 元 排灌站:新建墩底、张家抽水站 2座,计划投资 万元。 ( 1)墩底抽水站:计划投资 万元,水源为冯家山北干渠十四支渠水,扬程 8 米,设计灌溉面积 400 亩,出水量 234m3/h。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机泵房 1 座 18m2,安装吸程管 6m, D200mm 压力钢管 46m,安装8sh13A。20xx年高标准农田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m B. 60 mm C. 80 mm D. 100 mm C 11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 可靠的防滑、防寒和( D )措施。 A.防霜 B.防水 C.防雾 D.防冻 11坡度大于 1: 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设置多高。 ( D) A. 1 m B. m C. m D. m 11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 C )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
为工程 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C.概算定额的每一综合分项都包含了数个预算定额分项工程项目 D.概算指标能够反映整个建、构筑物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 E.已完工程竣工决算是一种典型的投资估算指标 7关于测定时间消耗的工作日写实法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工作日写实法用于检查定额执行情况时,需要测定 3- 4次 B.能够获得整个工作班内各种工时的消耗量
投资约 865 亿元。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 我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 10%以上,同时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占到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40 多个百分点。 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 70%~ 80%,二氧化硫排放形成 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1/3。 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还在不断恶化,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我国一直占多数。 环境污染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普照) 台 8 农药残留速测 10 常规药品柜样品柜 台 8 化验室通用 11 温湿度光照度三参数记录仪 DJL18 台 8 记录气象参数 12 GPS 面积测量仪 TMJ2020 台 8 农田面积测量 13 笔记本电脑 联想 Y570NITH 台 8 办公 14 数码照相机 佳能 600D(配28135mm 变焦镜头、16G 内存卡) 台 8 记录作物长势、病虫为害状态 15 投影仪 明基
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既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 但从更深层意义来说,要想真正减少乃至克服群体性事件,必须允许公民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必须制定专门的程序法律规范,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充分尊重并且认真对待社区居民群体性表达意见的方式,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确保整个社会生动活泼而又秩序井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64.“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