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标准农田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mg/l,耗氧量 2mg/l,基本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项目区地下水 灌溉水源 ,与人饮井取水层相同,完全符合农作物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项目区 10323 亩农田,现有农灌井 10 眼,单井设计出水量 30m3/h,部分机电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渠道损毁较为严重,现有工程设施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农作物适时灌溉的需求。 依据《 *****县水利区划更新研究》中的有关资料,该区主 要以开采浅中层承压水为主,故不受频率或保证率影响,地下水开采模数为 万 m3/年 km2,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m3/年 km2 =万 m3/年。 项目区无污水废水等再生水源的可利用量,因此,项目区可 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 为 万 m3/年。 ( 1)设计灌水定额 按式 m= 1000Hγ(β 1β 2) 1/η 田 计算,根据该区实际情况,计划湿润层深度 H:小麦、玉米取 ,苹果取 ,土壤干容重为 ,β 1取田间持水量的 86%,β 2取田间持水量的 63%,田间持水量取 24%,η 田 取。 小麦、玉米的灌水定额 m= 1000 ( ) 1/ 16 = 60( mm)= 40m3/亩 苹果的灌水定额 m= 1000 ( ) 1/ = 90( mm)= 60m3/亩 ⑵.设计灌水周期 本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玉米生长在雨季,适当补充灌溉即可满足要求。 冬小麦生长分苗期、返青、拔节、抽穗、灌浆 5个生育期,大多在干旱少雨季节。 根据小麦需 水规律,其需水高峰在灌浆期间,以该区小麦灌浆期蒸腾蒸发值来确定灌水周期。 由试验资料可知小麦蒸腾蒸发峰值 E=,由灌水周期公式 T=m/E确定。 T=60/=( d) 取灌水周期为 12 天。 ⑶ .灌溉水利用系数 根据实验资料和实地调查分析,现状年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项目实施后,井灌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 提高到;宝、冯抽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 提高到。 经综合评定确定为。 ⑷ .设计灌溉保证率 结合 我县实际,取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为 75%。 ⑸ 设计灌溉制度 项目实施后,该区灌溉制度拟定见下表 17 农作物灌溉定额及灌溉次数情况表 项目 作物 灌溉定额 ( m3/亩) 灌水定额 ( m3/亩次) 灌溉次数 作物生长阶段和灌溉时间 小麦 80 40 2 冬灌、灌浆 苹果 180 60 3 越冬、坐果、膨大 玉米 120 40 3 苗期、抽雄、乳熟 项目区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 苹果 为主。 查《中国农业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关中西部作物蒸腾蒸发量为小麦 351mm,玉米 320mm,苹果 580mm。 降雨量参考 *****气象 站系列观测资料,并进行频率计算。 ⑴ 现状需水量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以果树为主。 复种指数 150%,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33%,计算出现状年 75%保证率时灌溉用水量分别为 m3。 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水量计算表 作物种类 小麦 玉米 苹果 合计 种植比例( %) 70 60 20 150 种植面积(亩) 7000 6000 2020 15000 蒸腾蒸发量( mm) 351 320 580 生育期降水量( mm) 253 268 521 有效降水量( mm) 253 250 500 亏缺量( mm) 98 70 80 灌溉水利用系数( %) 42 28 30 灌溉需水量( mm) 231 113 440 灌溉需水量(万 m3) 18 ⑵设计需水量 项目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以工程情况进行预测,确定为。 灌溉保证率为 75%。 作物播种面积以项目实施后,种植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复种指数达到 180%为依据。 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水量计算见下表: 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水量计算表 作物种类 小麦 玉米 苹果 合计 种植比例( %) 75 65 40 180 种植面积(亩) 7500 6500 4000 18000 蒸腾蒸发量( mm) 351 320 580 生育期降水量( mm) 253 268 521 有效降水量( mm) 253 250 500 亏缺量( mm) 98 70 80 灌溉水利用系数( %) 73 73 73 灌溉需水量( mm) 180 86 277 灌溉需水量(万 m3) 生活用水主要为农村人畜饮水,全部采用地下水。 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 50L/人 d(含家畜用水),经计算,现状农村生活年用水量为 万m3;设计年( 202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按 %计,农村生活年用水量为 m3。 本区无工矿企业,故无工业用水。 19 项目区生态环境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约为 m3。 根据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条件、生态环境要求,并结合该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经复核项目区的总面积为 ,总 耕地面积 万亩。 项目建 成后恢复改善灌溉面积 10000亩。 传统的经济作物已逐步更新,并逐步走向以苹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粮食生产突出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经济作物突出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商品果生产率。 项目建成后复种指数达到 180%。 井 开掘地下水源的 必要性 ( 1) *****县地处冯家山北干渠灌区下游, 引水 渠线长,遇干旱季节,与上游 灌溉 争水的矛盾比较突出, 延长 了灌水周期,致使部分农田的“丰产水”浇成了“救命水”造成 部分 作物减产减收。 ( 2)项目区以苹果、辣椒等为主经济 作物面积已达到 2020 余亩,经济作物对灌溉用水的适时、多次、量少的要求是冯家山北干渠灌所不能满足的。 适度开采地下水源可以弥补 引用冯家山水灌溉的季节性、周期性限制,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长提供适时的用水保障。 ( 3)随着国家对抗旱灌溉用电的补贴的力度的不断加大,井灌成本已明显低于冯家山自流灌,冯家山自流灌区水费标准为 元 /m3,抗旱电费 元 /kw h,项目区 180 米深机井配套 200QJ32— 130 型潜水泵功率 ,以灌溉 1 亩苹果为例,自流灌溉水费为: 80m3 元 / 20 m3=16 元;井灌 区灌溉水费为: 元 /kw h=元,明显低于冯家山自流灌。 再加之井灌区低压暗管输水灌溉方式的配套,井灌区节水、省工、成本低、方便快捷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项目区通过新打 25 眼机井, 埋设低压管道 25 公里,可新增低压管灌面积 3000 余 亩,部分农作物、经济作物灌溉难的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现状年 10眼机井,年开采地下水量 万 m3。 新打 25 眼机井后,项目区 35眼机井年开采地下水量 m3,均小于项目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标准 m3。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现状年作物复种指数为 150%,尚余水 万 m3;项目实施后,在设计水平年,节水效果显著,作物复种指数调整到 180%,尚余水 万 m3,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各部门的用水得到解决,从而支撑和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表 单位:万 m3 水平年 灌溉设计保证率 需水量 可供水量 供需平衡 灌溉 居民 生活 工业用水 生态用水 合计 地表水 机井 开采 地下水 入境 合计 余( +) 缺(-) 现状 75% 0 0 设计 75% 0 0 该区地下水补给充分,含水层结构良好,水质符合农灌用水标准要求,出水持续稳定,经供需平衡分析,能够满足项目的设计灌溉要求。 第五章 规划设计 2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按照党的十七届 五 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项目区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尤其是粮食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选项原则 、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 科学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 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 优先改造水土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配套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典型引路,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作。 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 坚持按灌区、流域和区域整体规划,采取“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开发”的治理方式,加大规模开发力度,确保治理区域相对集中,力争治理一片,成效一片,致富一方。 坚持综合投入、合理开发 的原则。 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相关支农涉农资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各 22 种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强大的资金合力。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中的主导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群众成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管护主体”。 坚持统筹协调、务求实效的原则。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积聚多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 合理确定发展的目标 和任务,讲求实效,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建设标准 所有项目严格遵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指导意见》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实施。 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万亩。 规划布局 2020年度项目拟建设高标准农田 10000 亩,涉及 法门 镇的 张家、建和、赵家、冯家、墩底 5个行政村,其中 张 家 村 2353亩、 建和 村 1780 亩、 赵家 村 2280 亩、 冯家 村 2210 亩、 墩底 村 1700 亩。 最佳方案选定 项 目区灌溉水源选用 以冯家山水库水源为主,地下水补充的 水资源 体系 ,配套 “ U”型渠道 节水技术,提高水利用率。 水利措施以解决水源输 23 水工程为龙头,配套建设田间工程, 新打修复机电井。 项目区新打机电井以弥补 引用 冯家山 水 灌溉 的 季节性 、周期性限制,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长提供适时的用水保障。 林网主要在主干路、渠旁栽植;农业和科技项目主要在保灌率大的区域安排。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开发任务 拟建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万亩。 建设内容 水利措施 : 水利措施 计划投资 万 元 排灌站:新建墩底、张家抽水站 2座,计划投资 万元。 ( 1)墩底抽水站:计划投资 万元,水源为冯家山北干渠十四支渠水,扬程 8 米,设计灌溉面积 400 亩,出水量 234m3/h。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机泵房 1 座 18m2,安装吸程管 6m, D200mm 压力钢管 46m,安装8sh13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