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荷花课堂实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我最喜欢这句话:“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 师:那么多的句子,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句子。 生:因为我特别喜欢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 师:噢,你是喜欢那个小莲蓬呀,而且还是嫩黄色的,是不是啊。 雪白雪白的花瓣儿,跟嫩黄嫩黄的莲蓬配在一起,真的很美。 生:我觉得这句话最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成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他是用幻想的方法来看这一池荷花。 师:他是展开了自己的想象,把它看成是一大幅活的画。 画是活的,谁见过。 嗯,这句话是写得挺美的,我也有 同感。 师:好,大家的感悟都不错,现在休息一会儿,下节课继续谈好吗。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感受荷花的美。 老师也来读个句子,你们体会体会,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句子很简单,不仔细品味,你是很难发现它的美的。 生: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生:我也觉得“冒出来”很美,让我感觉到荷花长得很茂盛。 生:我也认为“冒”很美,就是说荷花正在拼命往上长。 师:好。 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冒”字很美,那我们就来好好的体会体会。 你们觉得,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 :露出来。 生:钻出来。 生:长出来。 生:顶出来。 生:穿出来。 生:伸出来。 师:但是,你们说的这些字眼作者用了没有呢。 没有。 尽管意思差不多,但作者什么都没用,就用了这个“冒”字,是不是。 为什么呢。 (学生都没有反应。 )你们先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生:(自由朗读)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 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生: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 师:迅速地长出来。 好,这是你的感觉。 生: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 悄地长出来。 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 生: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 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 冒是急切地长。 生: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非常高兴的心情。 生:非常激动的心情。 生: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 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 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心花怒放地长出来。 生:快快乐乐地长出来。 生: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 为什么。 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师: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想到外面来透透气。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和我们交朋友。 让我们 欣赏她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想去进行春天的时装表演。 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 生:(恍然大悟)大自然。 师:真聪明。 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 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 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 让我们在看看这一大幅活的画吧。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现在,你就是大荷叶,你就是白荷花,你就是花骨朵……风轻轻地吹来,一池荷花舞动起来了。 ” 生:(起立,边看荷花动画,边把自己想象成荷花,轻轻舞动身体,体验一大幅活的画美好、神奇。 ) 生:(看着字幕朗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静静地站在那儿。 ” 师: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的第一朵荷花。 生:(自己站起来)我做第一朵荷花。 师:你真勇敢。 我为你配上音乐吧。 你美。小学语文荷花课堂实录(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质。 具备了正比例的性质。 反比例的性质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对应的两个数值比的反比。 例如:完成 1200 台电视机的生产任务,每天生产的台数和完成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每天产量中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所对应完成天数的两个数值比的反比。 如下表: 从逆向看:台数上 400 台与 200 台的比为 400∶ 200=2;其对应天数比的反比为 6∶ 3=2。
提示:“自读批划” ( 1)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号划出能表现美丽的句子; ( 2)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3.明白了吗。 开始吧。 师巡视。 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我们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出示提示:“同桌交流” ( 1)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 2)向同桌讲一讲你批 注的内容; ( 3)同桌间认真倾听,并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 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 颇:
完美”的主题。 :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解读与目标设定:松居直老先生的话得潜台词表明,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首先应该引导孩子关注绘本中的图画,或者换个角度说,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关注的点跟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读图。 作为成年人的老师,有必要也有责任将绘本的文字部分“读”给孩子听。 :图的比例虽然占据了整个绘本页面的 2/3,但文字的功能并没有减弱,是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的
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 犯了错误,只要( ),就( )。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小组内展开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况讲给小组同学听,并提出改进设想。 ) 六、默读思考,总结方法。 默读课文
每分钟比乙多走( 6050=) 10 米。 这样,即可求出甲追上乙所需时间。 计算: 50 4247。 ( 6050) =200247。 10 =20(分钟) 答:甲要走 20 分钟才能追上乙。 例 4:张、李二人分别从 A、 B两地同时相 向而行,张每小时行 5 千米,李每小时行 4千米,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向前走,当张走到 B地,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 李走到 A地也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