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下部构造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养护。 四 、 盖梁施工 为避免支架法浇筑过高支架的不均匀沉降,盖梁施工采用扁担法施工。 ( 1)模板支撑体系的设置 利用墩柱施工柱身两侧预留的孔洞,插入型钢进行锚固 做支点,两侧各固定一根工字钢或钢桁架梁做承重主纵梁,两根主纵梁之间用角钢做横向连接与柱身夹紧固定,在主纵梁上每隔 60cm 固定槽钢做横梁,在槽钢上每 30cm 左右铺设10 10cm 方木,方木上铺设底模。 吊车配吊斗浇注墩身砼示意图 下部结构 施工组织设 计 第 10 页 ( 2)盖梁钢筋工程 盖梁钢筋在地面加工棚制作,用墩顶扒杆吊机或吊车吊运至墩顶安装。 先在盖梁底模板上测设盖梁纵横中心线及边线,留足保护层位置,绑扎盖梁钢筋。 安装次序为:底板钢筋→弯起钢筋→顶面钢筋,挡块钢筋若与盖梁钢筋相干扰,可 适当挪动挡块钢筋,保证盖梁钢筋位置正确,盖梁钢筋焊接成骨架,焊 接均为双面焊。 ( 3)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大块钢板 在 专业模板 厂 加工而成, 模板 由侧模、端头模板、底模组成。 模板接缝采用垫双面泡沫胶布以防漏浆。 模板安装前 应于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盖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支立盖梁侧模。 盖梁侧模采用等高钢模板,底模采用2cm厚胶木板,在立柱处底模制成圆弧形。 侧模用双排钢管加 3字形蝴蝶扣、Φ 18mm拉杆进行固定,模板内的拉杆外侧套Φ 20mmPVC硬塑管。 内侧用橡胶及胶带封口,防止漏浆。 模板内用 15cm直径 的原木固定以控制盖梁的宽度 ,垂直度由斜撑撑在下部槽钢横梁上控制。 支座垫石模板用方木钉成方框,经测量标高及位置后固定在盖梁侧模上。 模板安装完毕后,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检验主要内容包括平面位置、 尺寸及 顶部标高 , 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检查。 浇筑混凝土时, 应安排专人监测, 发现模板有超过容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 4)砼浇筑 盖梁的砼强度等级为 C30,采用吊斗输送浇筑。 由砼输送车运到现场后,倒入吊斗,用汽车吊机吊送砼入模,盖梁砼在浇筑前,对盖梁与墩柱连接处需凿毛 下部结构 施工组织设 计 第 11 页 清洗干净,浇 盖 梁砼时在连接处先铺一层相同标号的砂浆,以利盖梁与墩柱间砼的连接。 砼的浇筑顺序为先跨中、再悬臂端、最后浇筑墩顶部分砼,防止因支架弹性变形而引起砼的开裂。 a、盖梁混凝土标号为 C30,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及 坍落度。 b、对水泥、砂石使用要求尽可能同一规格、品种,并选择保水性及透气量小的外掺剂,确保混凝土表面质量。 c、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现场采用汽车吊送入模,分层灌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d、盖梁 混凝土浇筑 时应分层进行 ,分层厚度 应 不大于 , 并应 加强振捣,千万不能漏振, 用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时 要插入 到 下层砼 50mm~ 100mm 以上, 移动的间距不得超过其有效振动半径的 倍。 在振捣时不要紧贴钢模板 并应保持50mm~ 100mm的距离。 砼捣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振捣 密实后混凝土表面应及时收浆压平。 盖梁混凝土养护应及时,温度高时用麻袋覆盖,养护时间一般为 7天,并保持砼表面湿润。 当混凝土强度达 5Mpa时拆除侧模,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 75﹪时落架拆除底模,且盖梁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 75﹪时方可进行梁板安装。 五 、 台帽、耳背墙及侧墙钢筋混凝土施工 台背填土达到台帽底后,绑扎台帽、耳背墙钢筋,支立模板浇筑砼。 耳背墙浇筑时,要正确预埋伸缩缝预埋钢筋及与搭板连接的预埋钢筋,侧墙浇筑时,要注意防撞护栏基础钢筋的预埋。 侧墙和背墙浇筑时其顶面与路线纵坡保持一致。 六 、 台背回填 台背填土的材料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且最大粒径不超过 50mm,有一定的级配,小于 20mm 的粒径中通过 筛孔细料含量不大于 10%,其塑性指数不大于 6。 台背填筑范围:顶部为距侧墙或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 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 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小于台高的 4倍。 台 背填土作业时,派专人负责施工及跟踪试验,同时严格按照挂牌挂线施工,每层进行拍照,会同检测资料一并存档。 施工全过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督。 下部结构 施工组织设 计 第 12 页 在台背回填前,先对基底作必要的处理。 透水性材料采用推土机配合人工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采用在台背划最大松铺厚度线( 15cm)控制。 台背填土的压实机具采用 YZ18 振动压路机与高频冲击夯相结合,振动压路机碾压台背外缘, 以内的范围采用冲击夯夯实,确保压实度达到 96%以上。 对于台背填土高度超过 8米的地段,必须进行沉降观测。 在清理好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板 ,位置在路基中心线和路肩处,距离桥台台背 2 米左右。 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台背填筑完后,每 7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 如发现问题则及时处理,直到符合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为止。 观测结果应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 对于桥梁的台背填土采用预留回填段的方法施工,回填时,锥坡和台前溜坡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 七 、 质量检验 系梁 允许偏差及检查频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D检查 2 断面尺寸( mm) 177。 30 长、宽、高各检查 2点 3 轴线偏位( mm) 15 用 经纬仪检查纵、横向各 2点 4 顶面高程( mm) 177。 20 用水准仪测量 5点 柱允许偏差及检查频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 JTG F80/12020附录 D检查 2 断面尺寸( mm) 177。 15 检查 3个断面 3 竖直度或斜度( mm) %H且 ≤ 20 用垂线或经纬仪测量 2点 4 轴线偏位( mm) 10 经纬仪检查纵、横向各 2点 5 柱顶面高程( mm) 177。 10 用水准仪测量 3点 6 相邻间距( mm) 177。 20 用尺量或测距仪测量 3处 墩、台身允许偏差及检查频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下部结构 施工组织设 计 第 13 页 1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 JTG F80/12020附录 D检查 2 断面尺寸( mm) 177。 20 检查 3个断面 3 竖直度或斜度( mm) %H且 ≤ 20 用垂线或经纬仪测量 2点 4 顶面高程( mm) 177。 10 水准仪:测量 3处 5 轴线偏位( mm) 10 经纬仪检查纵、横向各 2点 6 节段间错台( mm) 5 尺量:每节检查 4处 7 大面积平整度( mm) 5 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 个方向,每 20㎡测 1处 8 预埋件位置( mm) 符合设计规定 尺量:每件 盖梁和台帽允许偏差及检查频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D检查 2 断面尺寸( mm) 177。 20 尺量:检查 3个断面 3 轴线偏位( mm) 10 全站仪:纵横各测 2点 4 顶面高程( mm) 177。 10 水准仪:检查 35点 5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 10 尺量:每个 钢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