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塔作业安全专项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检查。 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9) .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 操作中接近人时,亦应给以断续铃声或报警。 10) .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 对 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11) .当起重机上或其周围确认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 如电源断路装置上加锁或有标牌时,应由有关人员除掉后才可闭合主电源。 12) .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 13) .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 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都正常。 14) .司机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牌或加锁。 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司机。 15) .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司机不应进行操作。 ①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 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 物体,及斜拉斜吊等; ] ②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 如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连到报废标准等; ③ 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等; ④ 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浮置物; ⑤ 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无法听到指挥信号等。 16) 、司机操作时,应遵守下述规定: ①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11 ②不得在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③ 吊运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吊物下不得有人; ④ 起重机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 ⑤ 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能力时,吊运时前应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 试吊后,再平稳地吊运; ⑥ 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机,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有设计规定的安全圈数。 ⑦ 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6M。 ⑧ 五级以上大风及大雪、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停止塔吊一切作业。 塔吊安全技术措施 本工程共安装 3 台塔吊,属多塔吊交叉作业,为保证多塔交叉作业安全进行。 拟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 1) 、塔机在塔臂交叉区域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 ①低塔让高塔:安装高度相对较低的塔机在回转前应先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再进行作业。 ② 后塔让先塔: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塔吊应避让已在该区域作业的塔吊。 ③ 动塔让静塔: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需运转的塔机应避让静止状态的塔吊。 ④ 轻车让重车:两塔同时运转时,起吊重物较少(相对于塔机本身起重特性)的塔机,应主动避让起吊物较重的塔机。 ⑤ 客塔让主塔:进入相邻的其他塔吊的主作业区时应主动避让他方塔机。 作 12 业中,塔司、信号工应始终目视本塔吊钩位置,运转过程中注意相邻塔吊的工作状态,必 要时信号工发出安全语言提示塔司,塔司应控制旋转速度,低速运行。 2) 、本工程共布置 3 台塔吊,平面交圈的有。 1塔吊 覆盖 3塔吊形成平面交圈; 2塔吊 覆盖 3塔吊形成平面交圈; 3塔吊 覆盖 2塔吊形成平面交圈; 因此该部分塔吊安装高差应不少于 5M,并应在运转过程及顶升加节中保证互相交叉塔吊之间的高差。 3) 、设置塔机交叉区域回转报警装置。 利用回转多功能限位开关触点与电铃连接,塔机旋转交叉区域时限位触点动作,电铃报警,提醒司机与指挥:塔机已进入危险区域,应谨慎操作;电铃延时断电自动断电。 4) 、增设回转刹车备用电源即蓄电池,塔吊在工作状况时对其进行充电。 工作中突然停电,吊钩未提升到位时,应使用备用电源进行回转制动。 然后用外力稍松稍紧起升机构刹车,慢慢将吊物放下。 5) 、每台塔机上预备 4 块木楔,遇停电情况除利用备用电源回转制动外,还应及时将转齿圈与回转小齿轮用木楔楔紧,防止风力推动起重臂旋转碰撞其他塔机或建筑物。 来电时将吊钩收回后应及时将木楔松脱。 6) 、搭设现场临时道路及安全防护棚,防护范围以塔机起重臂覆盖范围的道路长度,临时设施全部搭设防护棚,搭设标准以《 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 施手册 》 为准。 7) 、设置障碍灯,夜间施工时,红色障碍灯必须打开。 提醒两台夜间施工塔机保持安全距离。 13 8) 、操作司机必须随时检查塔机的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特别是起升和回转的制动装置,必须保证操纵控制可靠,制动灵敏。 钢丝绳无损坏或缺陷,小车主吊钩完好无缺陷,运行灵活自如。 9) 、塔吊吊物时应避免在钢筋棚、木工棚等临设上空经过,为防止吊运物体坠落伤人,应对现场 各种加工棚 搭防护层。 10) 、 设置小车幅度报警装置,变幅小车行至 15M 处时电铃报警,塔机在回转前必须变幅至 15M 以内幅度。 11) 、塔吊安装高度超过 60M 时设置风速仪。 12) 、顶升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①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系统各部件连接情况,并调整好顶升套架导向滚轮与塔身的间隙,然后放松电缆,其长度略大于顶升高度,并坚固好电缆卷筒。 ② 顶升作业必须在专人指挥下操作,非作业人员不得登顶升套架的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严格听从信号指挥。 ③ 顶升应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应在充分的照明。 ④ 风力在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如在作业中风突然加大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使上下塔身连接牢固。 ⑤ 顶升时,必须使用起重臂和平衡 臂处于平衡状态,并将回转部分制动住。 严禁回转起重臂及其他作业。 顶升中如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停止顶升进行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顶升。 如短时间内不排除故障 ,应将顶长套架降到原位,并及时将各连接螺栓坚固。 ⑥ 顶升时,必须确认顶升撑脚稳妥就位后,方可继续下一动作。 ⑦ 顶升工作中,随时注意液压系统压力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检查调整。 14 还要有专人用经纬仪测量塔身垂直度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 ⑧ 顶升到规定高度后,必须先将塔身附着建筑物上,方可继续顶升。 ⑨ 顶升完毕后,各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预紧力紧固,顶升套架导向滚轮与塔身 吻合良好,液压系统的左右操作杆应在中间位置,并切断液压顶升机构的电源。 ⑩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区,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非作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塔机。 施工前应逐级 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防护用品,必须停止作业。 在作业前,必须对索具、滑轮组和钢丝绳等部位进行周密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载荷试验。 对自升塔式起重 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顶升撑脚等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对作业人员的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检查作业中配备的起重机、运输汽车等辅助机械应状况良好,技术性能应保证顶升作业的需要。 作业现场电源电压、运输道路、作业场地等应具备作业条件。 安全监督岗的设置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已达到要求。 作业人员进入工作现场时,必须穿戴安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熟悉并认真执行顶升工艺和操作规程,当发现异常情况 15 或疑难问题 时,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不得自行其是,应防止处理不当而造成事故。 13)塔吊的防雷的技术措施。 塔吊塔身为导体,只需在塔吊基础做接地,塔吊基础施工时,从塔吊的两个对角桩各引出 1 根直径 14 的圆钢,圆钢与塔身焊接,地下室施工时将直径 14 的圆钢与地下室防雷网连接 ,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使用作业具体规定 1)、 风力达到 5 级以上或回转刹车失灵或起重臂定位较困难时,严禁塔机作业。 2)、 塔机司机每班作业前, 必须检查回转限位是否可靠。 3)、 吊物起升时,在吊物离地 30 到 50CM 左右应作停顿,塔机指挥 应对吊物绑扎情况进行检查。 4)、 塔机回转或变幅时,吊物临近道路、临时设施、交叉区域前,必须注意观察并提前减速,吊物不得超过工地围墙范围。 5)、 每班作业后,塔机吊钩应停置在起重臂 10M 幅度内、距起重臂垂直距离2~3M,吊钩上不得悬挂吊物、吊索。 6)、 夜间保持塔机红色障碍灯开启。 7)、 作业过程中,发生两塔碰撞一台钢丝绳与另一台塔起重臂缠绕后,应立即停止动作,并对回转进行制动,通知维修人员解除缠绕 后方能动作,并将事故通知项目部。 塔吊安全管理措施 1) .塔机司机应选派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操作技能高 ,熟悉塔机性能和有一定的经验的人持证上岗,每天做好塔式起重机交接班记录,每月做好塔 16 吊保养维修记录及塔吊设备月检表。 2) .塔机司机上岗必须进行安全作业交底,要根据本项目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交底,交底要履行签字手续。 3) .定期对塔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及时换发有效证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