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甘肃公务员考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349, 353, 357 和递减的等差数列 268。 264. 260,( )。 显然可推知答案为 D。 行政能力数量关系:典型例题剖析 (下 ) [ 20201023 ] 公务员考试 _考试大 一、数字推理例题 下面的每一道试题都是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请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出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 1. 3, 4, 6, 9, ( ), 18 A. 11 B. 12 C. 13 D. 15 2. 545, 468, 549, 464, 554, 459, 560, ( ) A. 566 B. 455 C. 570 D. 453 3. 12, 12, 18, 36, 90, ( ), 945 A. 221 B. 224 C. 270 D. 226 4. 4, 4, 3,- 2, ( ) A.- 3 B. 4 C. 4 D.- 8 5. 6, 24, 60, 120, ( ) A. 186 B. 200 C. 210 D. 220 二、数字推理例题剖析 1:可以经过简单处理,得到一个等差数列。 将数列的后 项与前项依次相减,得到 1, 2, 3, ( )的等差数列。 显然 ( )中应该是 4,由此可推出比前项 9大 4的数正是 13。 答案为 c。 2: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更换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考查数字排列的特征可以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也就是单数是大的数,双数是小的数。 可以判断,这是两列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排列。 第一列是单数位置上的数,它是按 4, 5, 6 递增的;第二列是双数位置上的数,它是按 4, 5, 6 递减的。 所以括号中的数应是 459- 6= 453,故选项 D为正确答案。 3:这是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 这种题型是迄今为止出现在考题中的难度较大的题目。 如果未能掌握规律,实在无从下手。 本题的每一个后项都是前项乘以一个数而得到的,但每个乘数并不相同,从第一项起,乘数分别为 1, 1. 5, 2, 2. 5,3。 答案为 C。 4:这一数列看起来数字很简单,但在排列时却转了几道弯,使这道看似简单的试题,实际上变成了很难的试题,这道试题排列的规律是 4, 6, 8, 10, 12 分别加上 l, 2 3, 4,5,得到 5, 8, 11, 14, 17,再分别减去 l, 2, 3, 4, 5 的平方 1, 4, 9, 16, 25, 得到 4, 4, 3, 2, 8,故选项 D为正确答案。 5:这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排列规律设计的较为复杂。 这道题设计时有两个规律:一是每个数都是某一数的立方减去该数,二是被减去的数值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呈某种变化规律。 第一个数是 2的立方减去 2,即 2。 2=6;第二个数是 3的立方减去 3,即 3。 3=24;第三个数是 4的立方减去 4即 4。 4=60;依此类推,第五个数是 6的立方减去 6;即6。 6=210,故选项 C为正确答案。 三、数学运算例题 1. 34. 16吨、 47. 82吨、 53. 84吨与 64. 18吨的总和是: ( ) A. 198 B. 200 C. 201 D. 203 2. 158. 93+75. 6211. 475的值是 ( ) A. 203. 075 B. 213. 075 C. 222. 075 8 D. 223. 075 3. 25 x 25+123 x23 的值是 ( ) A. 96 B. 97 C. 98 D. 99 4. 98179。 4 179。 98+4的值是 ( ) A. 10 000 B. 1 000 C. 100 000 D. 9 000 5.甲乙两地相距 40 公里,某人从甲地骑车出发,开始以每小时 30 公里的速度骑了 24分钟,接着又以每小时 8公里的速度骑完剩下的路程。 问该人共花了多少分钟时间才骑完全部里程 ? ( ) A. 117 B. 234 C. 150 D. 210 6.某商品在原价的基础上上涨了 20%,后来又下降了 20%,问降价以后的价格比涨价前的价格 ( ) A.涨价前价格高 B.二者相等 C.降价后价格高 D.不能确定 7.甲数比乙数大 25%,则乙数比甲数小 ( ) A. 20% B. 25% C. 33% D. 30% 8.一本 270 页的书,某人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2/ 9,第二天读了全书的 2/ 5,则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多少页 ? ( ) A . 48 B . 96 C. 24 D. 72 9.小王在一次旅行中,第一天开车走了 216 公里,第二天又以同样速度走了 378 公里。 如果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走了3 小时,则小王的旅行速度是多少 (公里/小时 )? ( ) A . 62 B . 54 C. 46 D. 38 10.某一天小张发现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经有 7天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 7张,这 7天的日期加起来,得数恰好是 77,问这一天是几号 ? ( ) A . 13 B . 14 C. 15 D. 17 11.在一本 300 页的书中,数字“ l”在书中出现了多少次 ? ( ) A . 140 B . 160 C. 180 D. 120 12.一个体积为 l立方米的正方体,如果将它分为体积各为 l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并用一条直线将它们一个一个连起来,问可连多长 (米 )? ( ) A. 100 B. 10 C. 1000 D. 1 13.某次考试有 30 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 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 2分,小周共得 96 分,问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 ( ) A. 24 B. 26 C. 28 D. 25 14.有一条路,现在想在路的一边立电线杆,已知路长为 100米,且每隔 10 米立一个电线杆,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 ? ( ) A. 9 B. 10 C. 11 D. 12 15.已知昨天是星期一,那么过 200 天以后是星期几 ? ( ) A.星期一 B.星期 C.星期六 D.星期四 四、数学运算例题剖析 1:这道题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就会发现四个数字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因而可以将此题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部分来考虑。 若只看整数部分,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和正好是 100,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之和正好是 98,再看小数部分,第一个数的 0. 16与第三个数的 0. 84的和正好为 l,第二个数的 0. 82 与第四个数的 0. 18之和也正好为 1,因此,总和是整数部分加上小数部分,即 100+98+1+1=200。 故选项 B 为正确答案。 2:这种题型是最基本的四则运算类型 的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数学演算能力,经过计算可以知道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有些比较复杂的小数点计算问题,其实题意是要求对小数点部分进行运算,这样利用排除法就可以直接选出答案。 3:这道题是初中的因式分解类型的问题。 运用初中的平方差公式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为 B。 4:这是考查对因式分解的逆运算能力的题;观察可知有 98 的平方,又有 4=22,中间的数可以视为 4 x 98=2~2 x 98,所以上式即成为 982+2 x 2 x 98+22=(100)2=10000,故正确答案应该是 A。 5: 前半段花了 24 分钟时间,走的路程为: 24/ 60 x 30=12(公里 )。 则剩下的路程为: 4012=28(公里 )。 28 公里的路程,时速为 8,则花时间为 3. 5小时 (28247。 8), 3. 5小时与24 分钟之和即为 234 分钟。 故答案为 B。 6:涨价和降价的比率都是 20%,那么要判断涨得多还是降得多,就需要判断涨价的基础,显然后者大,即降的比涨的多,那么可知原来价格高。 答案为 A。 7:计算这类题目有多种方法,最简便的是假设乙数为 l,则甲数可知为 1. 25,再加以简单的计算就可推知答案。 答案为 A。 8:第二天读了 108页书 (270 x2/ 5),第一天读了 60页书 (270 x2/ 9),则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 48 页书 (10860)。 答案为 A。 9: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走 3个小时,多走的路程为 162公里 (378216),则速度可知。 答案为 B。 9 10: 7 天加起来数字之和为 77,则平均数 ll 这天正好位于中间,答案由此可推出。 答案为 B。 11:解题时不妨从个位、十位、百位分别来看,个位出现“ 1”的次数为 30,十位也为 30,百位为 100。 答案为 B。 12:大正方体可分为 1000 个小正方 体,显然就可以排 1000 分米长, 1000 分米就是 100 米。 不要忽略了题中的单位是米。 答案为 A。 13:答案为 B。 设做对了 x道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4x2(30x)=96,解得 x=26。 14:这是一道同栽树的问题。 即给你一段路,在路的一旁或两边种树 (或其他一些事物 )其实原理跟小学数学中的线段中标点一样,在做题时也可以画一个线段,然后数一下自己所标的点的数量就可以了。 按这种方法计算,可以知道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ll,即 C。 15:这是一道日历计算问题,其计算原理是一个星期以七天为周期, 不断循环。 题中说昨天是星期一,所以今天是星期二,从今天起数 200天,那么在 200天里有多少个七天,200247。 7=28…… 4,还剩 4 天,所以 200 天后是星期二开始过 4天之后的日期为星期六,故答案为 C。 这种题型也可以随意改动所给的日期或以后再过的日数,但原理是不变的。 转贴于:公务员考试 _考试大 公务员行测考前大冲刺之数学运算专题 (一 ) [ 20201115 ] 公务员考试 _考试大数学运算在近年来的考试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说它重要主要是因为它的难度越来越大,考生极易失分,所以应考者必须充分 地进行备考复习。 这一节我们谈一下数学运算中的方阵问题。 方阵问题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 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 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 =[每边人(或物)数一 1]179。 4; 每边人(或物)数 =四周人(或物)数247。 4+1.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 =每边人(或物 )数179。 每边人(或物)数. 例 1 有陆、海、空三兵种士兵组成的仪仗队,每兵种队伍400 人,都分成 8 竖行并列行进。 陆军队前后每人间隔 1 米,海军队前后每人间隔 2米,空军队前后每人间隔 3米。 每兵种队伍之间相隔 4米,三兵种士兵每分都走 80 米,三兵种队伍的仪仗队通过 98 米的检阅台需要多少分 ? 分析与解答 这道例题仍是植树问题的逆解题,相当于已知树数、每两株相邻树间的距离,求树列的全长。 由于三兵种队伍的仪仗队要通过检阅台,除了三兵种队伍的仪仗队的长。20xx甘肃公务员考试(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47575人,占 %;高中以下学历 499814人,占%。 对比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专以下学历所占比例和一线操作工 人 所占比例几乎完全相等( 84%左右), 物业管理行业的劳动密集型是与从业人员的低学历紧密联系的,提高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 平是当 务之急。 技术层次 划 分。 被调查企业 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6667人,占管理人员总数 %;中级职称 32351 人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二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三 )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四 )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三、广播电视写作 (一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三 )广播电视消息 (四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五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六 )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 系列报道 四、广播电视编辑 (一 )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二 )节目编辑合成 (三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五
:第一期内犯新罪,撤销缓刑罪并罚,期内 发现 有漏罪,撤销缓刑罪并罚, 期满发现有漏罪,只能追究漏罪责 ,只要期内犯新罪,缓刑期满亦不饶。 严重违反缓刑规,撤销执行原判罚。 原判宣告前羁押,可以折抵相应刑。 缓刑期满犯新罪,不能够成立累犯。 假释考验期限满,视为已执行完毕,缓刑考验期限满,原判刑罚不执行, 所谓原判不执行,并不及于 附加 刑。 战时犯军被判缓,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 功表现时,
计算 2||DI y x d xd y 其中 { ( , ) || | 1 , 0 2 }D x y x y 交换二次积分的积分次序222614 ( , )xxd x f x y d y . 交换二次积分的积分次序 0112 ( , )yd y f x y d x . 新东方在线 [] 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考研数学冲刺讲义 13 设函数
常识部分全部只考法律知识的变化而编著的,而且该书将最近 我国立法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较有代表性的是制订修改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公司法》、《破产法》、《合伙企业法》)都编入教材。 第三,材料必须包含国家公务员考试全部题型讲解,尤其是 2020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新的题型,及在原有题型基础上的变式。 第四 ,典型例题必须是对 20 2020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地方公务员考试真题的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