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江苏物理试卷分析及对20xx年高考的启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识图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要求将图象信息转化为运动信息。 多选题的特点 1. 情景新颖,可以客观考查能力。 第 6题研究的是一个“互相垂直的带电面之间的电场”,这样的电场是高中阶段很少遇见的,但涉及的知识比较简单,仅是电场线、 等势面、电场等基本概念或基本规律;;第 8题是一个自感问题,命题者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设计了一种罕见的自感混联电路,很难找到现成的结论进行套用,考生必须运用自感的基本知识,结合电路基本规律独立进行分析才能解决,是对考生基本素养、基本能力的考验; 2. 注重了对连接体问题的考查。 第 7题考查了运用整体法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基本能力;第 9题考查了系统的动能定理。 体现出重视联系的观点,要求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实验题的特点 1. 整体难度不大。 第一道实验题( 10题)源于常规的“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 但是,“导线质量相等”条件的设计有了较大的创新,依靠思维定势,不认真分析数据的考生肯定就会犯错误;第二道实验题( 11 题)主要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探究及误差分析,没有考查难度较大的实验设计; 2. 考点分散,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覆盖面较广。 力、电实验中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实验数据的处理、描点作图线、理论推导或者计算、误差分析等等都有所涉及。 选做题的特点 1. 整体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得分点比较分散; 2. 没有涉及实验,表明命题者对选做部分的实验方面难度要求不高; 3. 没有设计多少计算题,这是命题者 控制难度的措施之一; 4. 不同模块之间的难度难以做到相当。 3- 5的题目明显偏难,填空“符合动量守恒条件的表达式”很容易写错(分开列式);从衰变图线读半衰期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高(《考试说明》有关半衰期计算是Ⅰ级要求)。 计算题的特点 1. 情景新颖。 三道计算题的情景都比较新颖: 第 13题,是把平抛运动这样一个比较普通的曲线运动放到“乒乓球的发球”这样的背景当中,设问的角度、研究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