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如果这种现状 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 为图 中 曲线。 (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 中的 曲线,该曲线与 a 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 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 K)为 110 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 1: 1 调整为 1: 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 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提倡晚婚晚育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 ,原因是。 答案:(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 ( 2) 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 亿 htn ( 3) ( 4)延长时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11 34.( 8 分)【生物 生物技术实践】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 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收到研究者重视。 ( 1)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 _________、大小及性状不同,在电场中的 ________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 ( 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质的体外抗菌特性。 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乳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 3)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 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 ___________,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 4)抗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________处理。 答案:( 1)电荷(带电情况) 迁移速度 ( 2)碳源 氮源 ( 3)数量 ( 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 灭菌 3【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 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 1)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 DNA 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 处, DNA 连接酶作用于 处。 (填“ a”或“ b”) ( 2) 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 法。 ( 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 技术。 该技术的 核心是 和。 ( 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作 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 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35.答案:( 1) a a ( 2)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 3)植物组织培养( 1 分) 脱分化(去分化) 再分化 ( 4)耐盐基因(目的基因) 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移栽到盐碱地中) 12 2020 年 高 考全国理综 Ⅱ 卷 一、 选择题 1. 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 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影响 D. 观察含全部 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 H2CO3/NaHCO3对血浆 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 人体内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3. 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因氮 B. 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 土壤湖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 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4. 下列关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B. 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C. 肠 道病毒右在经高温来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5.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二、 填空题 30.回答下列 ⅠⅡ 题 Ⅰ .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 图 A 中 ⅠⅡ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 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 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请回答: 13 取成熟互第 X 天和第 Y 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投制成提取液。 然后在 a、 b 试管中各加入 5ml 第 X 天的提取液,在 c、 d 试管中各加 5ml 第 Y 天的提取液,如图 B。 ( 1)在 a、 c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 a 试管呈蓝色,与 a 管相比 c 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 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 b、 d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 b 试管呈砖红色,与 b 管相比 d 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 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 如果在第 X 天喷施乙烯利,从第 X 天开始曲线 Ⅰ 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 )下降的趋势,曲线 Ⅱ 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上升趋势。 Ⅱ .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 请回答: (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 缺少 和 这两咱非生物因素。 (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级 pH 主 ,乙组 Ph 为 ,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 → 人 31.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 只要基因 R 存在,块根必为红色, rrYY 或 rrYy为黄色, rryy 为折色;基因 M 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 mm 为单果型。 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 (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要根、复果型( 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为三倍体种子。 为什么。 14 答案 : 15 四川省 2020 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2.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的原因是 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 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 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用产物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 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 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殖 D.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5.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30.(24 分 ) Ⅰ 、 一般来说 ,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相比 ,持续时 间短的时期是 _______;动物细胞培养时 ,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细胞一般会停在细胞周期的 _______________,假定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10,将体细胞放入含有 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请推测其中一个细胞进行一次 DNA 复制后,该细胞分裂后期将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被标记。 Ⅱ 、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 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 CO2浓度比静止时高。 实验过程:①在 3 个烧杯中,分别注入 100ml 蒸馏水,测定其 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 2min) 、中度运动(步行 2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 2min)后,立即分别向上述 3 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 PH。 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 PH 6. 1 6. 1 6. 1 实验后 PH 5. 9 5. 6 5. 3 请回答: ⑴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⑶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___________越大, ___________下降幅度越大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以验证上述假设。 ⑷人体代谢产生的 CO2,正常情况下来自大大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糖代谢产生 CO2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 31.( 18 分) 已知某植物的胚乳非糯( H)对糯( h)为显性,植株抗病( R)对感病( r)为显性。 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物上获得的 F1种子都表现为非糯。 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 播种所有的 F1种子,长出许多的 F1植物,然后严格自交得到 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 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 F1植株所结的 F2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有一株 F1植株( A)所结的 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可见这株 F1植株( A)控制非糯的基因是纯合的。 请回答: ⑴从理论上说,在考虑两对性状的情况下,上述绝大多数 F1 正常自交得到的 F2 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表现型有 ___________种。 ⑵据分析,导致 A 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