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备考训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叶片重量下降 ; 光照 时,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但不成一定比例,而叶片重量变化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之差组成,故叶片重量增加没有一定规律。 ( 2) 7 四 ( 3)实验步骤: ② A组幼苗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 B组幼苗放在无光的黑暗环境中; ③置于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幼苗的颜色。 实验结果及相关结论: ① A变绿 B不变,说明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备条件; ② A不变 B变绿,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③ A和 B均变绿,说明叶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 变式 对 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 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 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三棱镜、打孔器、注射器、 40W灯泡、烧杯、富含 CO2的 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叶(如菠菜叶)(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 O2和 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 (一) 实验步骤: (1)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 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 3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2)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 ,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 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 (3)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 (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 ) (4) (5) (6) (二)预测结果并分析: (三) 结果 及 讨论: 若 增强单色光光照强度,能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试在下面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单色光(光质)下,光照强度 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 变式 61.(20 分) (一) (4)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倒入 20mL 富含 CO2的 NaHCO3稀溶液。 并 分别向 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 10 片小圆形叶片。 ( 2分) (5)用 40W灯泡照射,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绿光分别作用于三只小烧杯。 (2分 ) (6)观察并记录 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叶片全部浮起经历的时间 )(2分 ) (二)预测结果:单位时间内红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多,绿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少( 4分)。 结果分析:因为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最强,吸收 绿光的能力最弱( 2分)。 因此在红光照射时产生 O2的速度最快,叶肉细胞间隙的 O2增加最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最快,相反绿光照射的烧杯叶片上浮最慢( 4分) (三)结果讨论:能( 2分) 曲线( 4分) 变式 62.( 20 分) 植物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适宜的温度和必要的矿质元素下面提供 250mL 锥形瓶若干, 80 粒玉米种子(胚乳中可能含有镁离子),以及其它实验用具。 请设计实验验证叶绿素的合成所需的上述条件。 (一)试验目的(略) (二)试验原理 . (三)试验步骤: ( 1)配置含有蔗糖、水、琼脂及植物必需的所有矿质元素的 1 号培养基和不含镁(其他成分和 1 号均相同)的 2号培养基、调至适宜 pH,备用: ( 2)分组编号与处理: 分组 项目 甲 乙 丙 丁培养基及处理 种子及处理 外界条件 (四)列表比较试验结果: (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把在培养基中正常生长的幼苗移入盛有完全营养液的广口瓶中并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幼叶又表现缺素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变式 62. ( 20分) (二)植物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适宜的温度和必需的矿质元素。 ( 2分) (三) 分组 项 目 甲 乙 丙 丁 培养基及处理 1 号培养基,灭菌,冷却 1 号培养基,灭菌,冷却 1 号培养基,灭菌,冷却 2 号培养基,灭菌,冷却 种子及处理 每组各加 20 粒玉米种子,清水浸泡,消毒,去胚乳 外界条件 充足光照,适宜温度( 30℃ ) 充足光照,温度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