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备考训练已修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在 B 点时,总的光合量为 7mg/ m2 h D.在 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 0 条件下,整体表现出的吸收 2O 和释放 2O 量的状况。 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绘出人参、甘蔗两种植物其整体表现出的吸收 2O 和释放 2O 状况的曲线,其中 a、 b、 c、d 点位置的变化应是 A.人参: a 点上移 B.人参: b 点右移 C.甘蔗: c 点左移 D.甘蔗: d 点下移 ,某植物的氧气释放 量。 该植物在 20201x光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 氧气量( mL)是 A. 17 B. 12 C. 23 D. 18 、水分和 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图。 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 不. 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 CO2量增加或减少的 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 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 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 AB 段(不包括 A、 B 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 6.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c 代表 C3植物, b、 d 代表 C4植物 B. a、 d 代表 C3植物, b、 c 代表 C4植物 C. b、 c 代表 C3植物, a、 d 代表 C4植物 D. b、 d 代表 C3植物, a、 c 代养 C4植物。 植物Ⅰ接受全日照光照,植物Ⅱ仅接受到 7%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 实验结束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横切,如下图 ,试判断 A.植物 Ⅰ 的光合作用速率比植物 Ⅱ 的光合作用速率低 B.植物Ⅰ的呼吸作用速率比植物Ⅱ的呼吸作用速率低 C.植物 Ⅱ 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相似的速率 D.光照强度增加使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降 8.下面的曲线以及说明中, 不正确 . . . 的是C 1 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 2 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 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 CO2的量 β表示光补偿点 (即光合作用吸收 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 CO2的量时的光照强度 ) ① .I ② .Ⅱ ③ .Ⅲ ④ .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到黑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与葡萄糖生成量的变化是: A、 C3突然增加, C6H12O6减少 B、 C3与 C6H12O6都减少 C、 C3与 C6H12O6都增加 D、 C3突然减少 , C6H12O6增加 10.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点代表的含义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B.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量 C.叶面积指数越大对农作物增产越有利。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A点会右移 11.下图甲表示 A 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图乙表示 A 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 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a 点与 c 点相比较, c 点时叶肉细胞中 C3的含量 ; b 点与 c 点相比较, b 点时叶肉细胞中 C5的含量。 A.高、高 B.低、基本一致 C.低、高 D.高、基本一致 12.图中甲、乙两图是光是光照强度与陆生植物关系图,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 不正确 . . . 的是: 光照强度 吸收 A B C 释放 CO2 A CO2 B CO2 C CO2 CO2 D O O A.图中 a 点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B.人参、三七等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可用图乙描述。 C.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 D.图中 O 点表示 该点光合作用不为 0,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13.右图表示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不同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净生产量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 —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 A.甲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 B. a 点表示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C. b 点的数值越小,其对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就越弱 D. d 点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暗反应 ,图中 的曲线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 O2的影响情况。 两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了同样数 量的绿藻。 溶液甲是完全培养液,溶液乙是缺 Mg培养液。 下面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 不 正确的是 A.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有关 B.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必需矿质元素有关 C.在 A与 B 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是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D.在 B 与 C 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是只进行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曲线、数据,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下列曲线表示在 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 响。 ① 0. 10% CO2,温度在 300C ② 0. 10% CO2,温度在 200C ③ 0. 03% CO2,温度在 300C ④ 0. 03% CO2,温度在 200C 由①②实验结果得出:在 CO2%、光强度一致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由①③实验结果得出:当温度一定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 P 点的限制因子是 _______。 综上分析,影响作物光合速率的生态因素有 等因素。 1.温度 CO2 % 光强度 温度、 C02%、 光强度 2.在一 个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 NaHCO3稀溶液,将杨树叶片迅速封入其中,装置如图所示,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空气中的 CO2和溶液的 CO2达到动态平衡,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 pH (增大、减小 ),其原因是。 (2)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溶液的 pH的变化速度趋于变 (快、慢 ),其原因是。 (3)如果将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增大、减小 ),其原因 (4)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 和。 2. (1)增大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慢 溶液中可利用的 CO2越来越少 (3)变小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3.在不同季节或一天不同时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一般 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外界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进行,请 利用下列装置图和计时器,设计实验证明温度影响 光合作用强 度。 (一 )实验步骤: ①将装置放置在阳光下; ②调节自动控温器,将水温调节到 15℃,观察 记录此温下的 ,重复测 3 次。 ③再将温度分别控制到。 (二 )预期实验结果: 请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3. ②一定时间内释放气泡的个数 ③ 25℃、 35℃、 45℃„„,重复上述操作。 4. 下列曲线表明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的实净氧量0 甲溶液 乙溶液 B 光强度 A C 验结果。 两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了同样数量的绿藻。 溶液 X 是完全培养 液,而溶液 Y 则缺镁。 (1)在 X溶液中培养的绿藻,在光照强度为 B时,溶液中的 氧气浓度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X溶液中培养的绿藻,在光照强度为 C时,氧气的释 放速度近于达到最大,在光照强度继续增大时,释放氧气的速度很少增加或不再增加,请解释引起这种现象的两个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适当提高温度,图中 C点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 ( 4) 如果用缺镁的培养液 Y培养绿藻,在相同的条件下,推 测绿藻释放氧气的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曲线的形式补画在图中,并叙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 (2)① 受暗反应过程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的限制 ② 受 CO2供应速度的限制 (3)右移 (4)如下图中的虚线所示 (评分时参考标准曲线所示的 A点和 B点与在 X溶液中培养的一样;释放氧气速度基本不变的转折点在 C点右侧;释放氧气速度的最大速度必须低于在 X溶液中培养的绿藻释放氧气的最大 速度 ) 5.某活动小组用大豆作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分析回答: ( 1)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如何变化 ? ( 2)用培养液培养大豆苗,很快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可采用 ________措施,使植物正常生长。 ( 3)大豆苗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基部叶片变黄,活动小组的学生在培养液中添加了一定量的尿素,结果上述缺素症状仍存在,由此推测植物缺少的元 素最可能是 ________。 ( 4)为探究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下 图,实验步骤为 :直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 下叶片,放在烧杯中水煮脱色,再将叶片漂洗后放在培养皿里, 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请改正该实验设计中的三处错误。 ( 5)若在此密闭的钟罩内放一株玉米和一株大豆,每天光照 12 小时以上 ,一星期后, 两种植物最 可能的生长情 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有机物的种类增多,有机物总量减少。 ( 2)培养液过浓,植物细胞失水 加水稀释培养液 ( 3) Mg ( 4)①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室内饥饿,消耗掉叶片内储藏的有机物,再转移到光下照 射;②将摘下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③应设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装置需在钟罩内放一小杯 NaOH 溶液,其他与实验组的装置及处理方式相同。 ( 5)玉米生长正常,大豆生长不良,逐渐死亡 6.( 21 分)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据其分析回答: (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 为什么。 , . (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 20%上升到 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