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易用性向娱乐性大步迁移,摄像头日益朝着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迈进,流媒体内容也开始成为台式PC的卖点之一。 另一方面,网络社区对于大众用户购买决策的作用迅速飙升,在许多消费用户中的可信度和可参照性大幅度超越媒体广告和传统IT导购网站。 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乃至一些中小企业采购负责人,都会在选购品牌和型号的时候前往有较高人气的IT网络社区了解其他用户的使用感受和评价,作为自己决策的重要依据。 ,同时一些先知先觉的厂商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开始了针对社区的网络营销。 三、中小企业渐成利润源泉,用户需求二元化发展2006年,中小企业依旧是中国信息化应用市场中的明星,其信息化投资在IT总体投资中的比重继续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板块也日益成为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过程中为数不多的亮点,IT厂商在中小企业用户身上获得了稳定的、相对可观的利润回报。 这既是由于大型企业、行业采购中招标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激烈地拼争和打单费用、服务成本的攀升进一步压缩了在这些用户群体的利润空间,而中小企业用户采购的分散性、零散性使得其议价能力受到限制,也是由于IT厂商针对性打包方案的有力推广和用户认可度的上升,从另一方面提升了在中小企业用户群中的利润拓展可能。 在用户端,中小企业用户的需求也日益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大量的分散的中小企业用户在寻求基于个性化基础上的集约化,可以称为“菜单式”;另一端则是基于行业特性的集约化,可以成为“专业式”。 前者为广大的中小企业用户所采用,以期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导入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差异化需求满足。 后者则更多为酒店、物流、以及制造行业的一些细分子行业得以盛行。 四、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酝酿中的洗牌不可避免产业迈向成熟的一个必然结果即是行业性的普遍洗牌。 计算机产业在中国市场发展了20余年,几经高速成长,现在仍保持着较高的成长性。 但在一些重要的细分产业领域,市场销售额增速的连年减缓和利润水平的持续下滑,业已昭示着其生命周期开始步入成熟阶段,相应地行业竞争也在激烈拼争中趋于逐步集中,并购这个词汇将越来越多地被中国IT业界提及,品牌兼并正在酝酿中并在未来不可避免。 行业的大浪淘沙,会进一步压缩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 缺乏实力、不具备较强局部竞争力的小厂商将会被洗牌出局。 但同时也会有一批具有差异化能力或资源的中小品牌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在大厂商难以全面覆盖的细分领域找到空间,未来中小品牌的发展将转向专业化、行业化。 五、价格战依旧价格战依然在2006年PC的市场争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年初的万元双核一直杀到4000元以下,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5月中旬,当所有PC厂商的双核产品还处于6000元价位的时候,长城电脑率先发动了第一次价格战,推出了一款4999元的双核纯平产品,将双核产品推向平民价位。 随后,方正推出了4700元的双核电脑,虽然采用的只是805芯片和17纯平显示器,但以方正以往的市场表现依然是不可想象的。 身为国际一线品牌的戴尔也放下“身份”,推出了4999元的双核液晶电脑,与神舟等二线品牌的产品相持平。 作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之一,惠普看到了中国三、四级城市的市场消费潜力,在年末召开了“布局区域 引领未来”的区域策略新品发布会,针对区域市场推出了价格为2999元的低价dx2255商用台式机,这是继联想推出2999元的“圆梦计划”之后,国际PC厂商再次把PC产品价格拉进冰点。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脑市场中,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差异化,尤其是电脑已经不单纯是IT的时候,仅仅靠走规模效应、运用价格优势在市场上有所作为是行不通的。 必须不断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当然,规模效应的低成本以及差异化道路的高成本如何协调,每个厂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六、未来结构升级放眼未来,中国计算机市场将在结构升级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Vista的上市和多核应用程序的成熟将在12年后带动硬件设备的升级和应用的扩展,个人用户的前进步伐将快于企业用户;期待已久的3G建设大幕在2007年正式拉开,将有效激发网络服务和相关开发市场的需求释放,辅以HSDPA、Wimax等B3G技术的应用,将带动移动应用相关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M2M的兴起也会给中间件以及移动协同和商务创造广阔的空间;电子政务、数字奥运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计算机设备、软件及IT服务市场的发展;在集群性用户中,计算技术对商业、汽车、医疗、广播电视、娱乐、金融等行业的渗透,将衍生出包括RFID、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娱乐电子、数字内容、公共事务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巨大的细分产业群。 第二章 2007年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一、行业发展阶段评价计算机产业在中国市场发展了20余年,几经高速成长,现在仍保持着较高的成长性。 但在一些重要的细分产业领域,市场销售额增速的连年减缓和利润水平的持续下滑,昭示着其生命周期步入成熟阶段。 从下表,我国近几年计算机整机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关变化上,就可看出这一点。 表7 近年计算机整机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增长表年份计算机整机制造产量(万台)增长速度GDP总量(亿元)增长速度2003年%13582310%2004年%159878%2005年%183085%2006年%20940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行业垄断性分析一个产业中企业的规模差异和企业数量决定了该产业是垄断的市场结构还是竞争的市场结构,测定产业市场结构有多种方法,为了综合反映我国计算机制造业的市场机构,我们用绝对集中度来测度其行业竞争特征。 绝对集中度是市场上处于前n家企业的资产、销售等在整个市场的资产、销售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若用Cn表示前n家企业的绝对集中度,用Xi表示第i家企业在整个市场的资产、销售总量所占的份额,则绝对集中度的计算公式为:Cn=∑Xi根据这个公式,我们来分别研究我国计算机制造业集中度的变化情况。 (一)总资产集中度分析而且,2006年,行业集中度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与电子信息业的全球整合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趋势上看,预计在电信业新的兼并融合中,资产集中度有进一步加强的可能。 表8 2006年计算机制造业企业资产集中度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资产集中度(二)市场占用率分析从市场占用率来看,2006年1—8月份,的市场占用率最高,%,其次是鑫茂科技、中芯国际、纬创资通、飞思卡尔,%、%、%、%。 %,%。 和资产规模的集中度基本一致。 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的构成也能较好地反映一个行业的竞争特征。 计算机制造业2003—2006年销售收入如下表所示: 表9 计算机制造业各类型企业销售收入表单位:亿元企业资产规模占比企业资产规模占比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伟创力实业(珠海)有限公司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 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联想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 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纬新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达辉(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达业(上海)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乐金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惠普有限公司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达福(上海)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戴尔(厦门)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CR10 CR2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可见,市场占有的集中度情况与资产集中度情况是一致的,整体上,计算机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也较高,垄断性特征明显,在变化趋势上,在经历2004年行业调整的拐点后,2006年,集中度有上升的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计算机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变化情况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根据行业结构理论分析,企业退出障碍与进入壁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图5 进入和退出壁垒框图根据行业结构理论分析,企业退出障碍与进入障碍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业的进入壁垒是指那些允许现有企业赚取经济利润,却使产业的新进入者无利可图的因素。 主要有结构性壁垒和行为性壁垒两方面。 结构性壁垒包括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及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一般表现为对资金、专利或专有技术、原材料供应、分销渠道、学习曲线等资源及资源使用方法的积累与控制。 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主要表现为品牌优势上。 行为性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对进入者实施报复手段所形成的进入壁垒。 主要是限制进入定价,占优势的大企业采取低价来扼杀进入者争夺市场份额。 退出壁垒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退出成本等。 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的行业,例如房地产,房地产行业的投资的资产地点专用性程度高,一旦投资,很难撤回。 退出成本主要是劳工协议、重新安置的成本等。 对于计算机制造业来说,因为生产用的设备的专用性较强,且一些技术前期的研发投入较大,因此进入和退出相对困难,潜在进入者的影响较小。 第二节 计算机制造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一、计算机制造业竞争影响因素分析(一)产品特性影响影响企业竞争的最根本因素是产品,产品特性决定着最后竞争胜负。 产品特性里,最主要的就是质量,质量必须得优质,质量是竞争之本,没有优质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是立不住脚的,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进入市场,立足于市场。 在质量作为根本的基础上,产品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或亮点,也就是说必须有自己的卖点,因为目前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如果没有特色,就不能吸引消费者,没有优势,当然就没有任何竞争力了。 2006年,在各大厂商都争相降价的同时,消费者也日渐趋于理性,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计算机多样化的配置,同时也希望性价比高的产品。 例如,戴尔因其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再加上稳定的性能,产品认知度高,市场分额较大。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产品的特性决定着竞争实力,在高质量的根本上,有自己的特点才具有竞争力,也可以说,产品是整个企业竞争的根本。 (二)品牌效应影响品牌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任何一个企业的品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都是在日积月累中积累起来的,当品牌积累起来的时候,还要去经营和维护,不维护的话多年的品牌也可能会毁于一旦。 国际品牌戴尔、IBM、惠普、华硕等占据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这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品牌效应,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愿意选择知名品牌。 当一个企业的品牌开始建立起来时,市场份额就开始扩大,品牌就会发挥效应。 我国计算机制造业发展以来,逐渐建立起了联想、方正、清华同方等民族品牌,尽管说它的品牌还属于建立之中,但已经深入人心了,想必随着品牌更进一步的建立,它的市场份额也将随着增加。 二、计算机生产企业竞争趋势分析我国计算机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目前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价格策略,各类型的整机车型不断的降价,甚至有些机型刚推出不久就开始大降价,一方面消费者收益,另一方面,使得整个市场形成了恶性循环,损害了整体市场。 而价格战如果长久的话,只有大型企业才可能维持,小型企业是支撑不了多久的,这样新的洗牌就必然要发生。 2006年,我国计算机生产企业竞争只能是越来越激烈,从产品的质量、机型设计、营销策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竞争都将更加激烈。 从2007年的趋势看,台式PC产品形态将向多元化发展、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向高亮度、宽屏幕方向发展而高性能服务器将大规模进入商务计算和信息服务领域。 企业不但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还要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 (一)市场结构竞争趋势预测台式机增长缓慢增长,这正是由于目前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各个计算机生产厂商只能靠降低价格来维持销量,只是利润率很低,预计未来的增长率将越来越低,销售额正在趋于零增长。 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迅猛,市场仍然持续着火热的状况,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笔记本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良好;电子政务步入快车道,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设投入有增无减;中小企业市场信息化步伐加快,IT应用投资规模不断升级等的推动下,服务器的增长较快。 PC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造成了业界企业之间的整合速度加快:联想收购IBMPC业务,惠普整合了PC和打印机部门,英特尔更是大刀阔斧地重组了自己的部门,TCL则宣扬“异质化创新”,刚刚甩掉传统PC业务的IBM放眼将研制下一代PC,由于中国IT产品对全球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价格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厂商生产要是市场需求为中心,各企业应该将产品中心逐渐从台式PC,开始向笔记本和服务器转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售后服务竞争趋势预测海量与增值将是分销渠道的发展方向在厂商渠道扁平化的进程中,分销商将向海量与增值两个方向发展。 海量分销能够为分销商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而企业级产品的增值分销则能为其带来较高的利润。 在台式PC与笔记本电脑市场,分销渠道生存状况继续恶化,只有标准化、大规模、高效率的海量分销才将是分销商的发展方向。 而在PC服务器市场,由于用户对整体解决方案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增值分销将是PC服务器渠道的发展方向。 行业用户将持续关注产品的安全性与可管理性PCs产品是行业用户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工具,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成为了用户的重要需求特征。 用户需求的这一变化,对PCs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安全性意味着软硬件一体化的安全方案,包括对非法访问的多层设防,包括基于硬件的文档加密,还包括非法数据输出的阻断,以及系统的智能恢复。 高可管理性则意味着不仅要高效、稳定,还要通过应用解决方案,创造出色的易维护性,使IT管理人员能从琐碎的IT维护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于企业IT系统的整体优化。 第三章 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广义的计算机制造业包括了从CPU的研制、操作系统的开发,硬盘、主板、存储器、光驱各类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