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材资料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观点:从 2020 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以一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出现和持续强劲增长为标志,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 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龙头的一批新的高增长行业推动了国民经济进入一个 本 资料来自 较快增长周期。 经济快速增长就依赖于这些新的高增长行 业。 2.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与钢材消费峰值关系的基本判断 在 中国究竟需要多少 ?quot。 的讨论中,见仁见智,大家对下述基本判断已有一定的共识:( 1)钢铁生命周期的规律;( 2)接近峰值时,投资扩大产能要慎重。 尚未取得共识的是:当前中国钢材消费所处阶段的判断,是到了峰值。 还是接近峰值。 还是离峰值还有一段距离。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日本、前苏联钢产量到了一亿多吨后都开始下降了,中国钢产量都到两亿多吨了,已经到了峰值或接近峰值,也该下降了。 分析世界各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的确,美国、日本、前苏联钢产量达到 一亿多吨后开始下降,但是德国钢产量的峰值在 5323 万吨( 1974 年),而英国、法国、比利时钢产量峰值均在 2700 万~ 2800 万吨( 1970~ 1974年),瑞典甚至 597 万吨就是钢产量的峰值。 可是韩国钢产量到了 4570 万吨、印度到了 2700 万吨也没有达到峰值,巴西( 1660 万吨)、墨西哥( 1560万吨)和阿根廷( 447 万吨)等国也没有进入饱和期。 可见,不是钢材消费达到某一数量比如(一亿吨)就到了峰值,就开始下降,要看工业化进程,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钢材消费达到峰值;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钢材消费还有增 长的空间。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 金属矿产人均消费量与人均 GDP 呈 S形有序变化 ,反映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后工业经济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特征。 国际钢铁协会于 1974 年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钢消费强度和国民经济总值结构》,提出了钢材消费强度的概念,指出了钢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性。 钢材消费量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该国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有所不同。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国家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建筑、通讯等)建设刚刚开始,对钢材需求量大,因而钢材消费量增长速度高, 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基础设施逐渐完备,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迅速增高,而这些产 本 资料来自 业消耗钢材较少,因此钢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就会减缓以致出现负增长。 可见,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与钢材消费峰值(饱和点)有内在的联系。 研究表明:钢材消费与国民经济总量相关,钢材消费与国民经济结构相关。 我们按三个产业细分 GDP,钢材消费量与第二产业的关系最为密切。 钢材消费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工业,主要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长率基本同步变化。 中国提出 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第二产业将从 2020 年占GDP 总量的 %增长到 2020 年的 %,这与美、日、欧第二产业走势下降不同。 当然,钢材消费走势也不会相同。 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与欧美、日本处于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中国现处在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中期,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钢铁工业还有发展空间。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表明:工业化就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快速积累社会财富,迅速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 中国工程院张寿荣院士研究世界范围人均财富与人均钢产量的关系,我们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与八个完成工业化国家在财富和资源积累上的差距,反映了工业化进程的差异。 八个完成工业 化国家钢材消费峰值时的人均年钢产量均大于 500 公斤,而我国 2020 年仅为 141 公斤;完成工业化国家钢材消费峰值时的城市化率为65%~ 94%,而我国 2020 年仅为 %;美国在钢材消费峰值时,千人在用汽车拥有 593 辆,德国为 298 辆,日本为 171 辆,而我国 2020 年的目标仅为 13 辆;比利时在钢材消费峰值时,农村千人拥有拖拉机 180 台,德国104 台,而我国 2020 年为 1 台。 这些数字足以证明中国现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 不能想象:人均财富在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钢材消费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 成,就达到钢材消费的峰值。 所以, 2020 年前中国钢材消费不会达到峰值,钢材需求仍呈增长态势。 我们对 2020 年前中国钢材消费趋势持乐观态度。 对中国钢铁工业来说,本世纪头 20 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五、钢铁工业规模扩张的风险 本 资料来自 1.高增长产业区波动给钢铁行业带来的风险 2020 年 3 月 24 日中国钢铁协会代表团访问美国时,《世界钢动态》杂志社的皮特马科斯先生提出关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钢材消费特征问题,他认为:钢材需求受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如果经济年增长率为 2%,钢材需求通常没 有变化;当经济发展平稳时,钢材需求可能要下降 3%;但是,如果经济增长 7%,钢材需求可能就会上涨 10%。 这也就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远东地区和中国钢材需求量迅速上涨的原因。 2020 年 5 月 8 日,韩国浦项经营研究所代表团访华期间也提 经济高速发展期,钢材需求与经济发展初期不同。 英国 A. P.瑟尔沃在《增长与发展》一书中,介绍了卡尔多增长规律,即各国工业增长与 GDP 增长的关系,可以回归成一条直线,它与 45 度线相交的点,给出一个平均的增长率;它把各国分为两类:一是工业份额在下降和增长缓慢的国家;另一类是工定份 额上升和增长迅速的国家。 我们用同样的思路,将 30 个国家近 10 年的钢材消费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数据,回归成一条直线,得出的数据与美国《世界钢动态》的结论相符: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GDP7%),钢材需求增长率可能会到 10%。 但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事情的另一面,各国数据表明: GDP 增长率降低会引起钢材消费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 钢铁行业本身也是钢材消费大户。 钢铁行业对钢材消费有同向叠加效应:钢材市场需求上涨时,推波助澜,使之上涨得更大(因为有建设周期,时间可能长一些);钢材市场需求下滑时,雪上加 霜,使之下降得更多(时间上可能很短)。 实际上,不仅钢铁行业是钢材消费的 倍增器 ,基本建设或多或少都是钢材消费的 倍增器。 这就是为什么一旦经济增长减速( GDP下降),钢材消费降低的更大的原因。 钢材是受投资拉动敏感的产品,这一属性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很可能对钢铁企业是致命的。 关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钢材消费特征:经济快速增长( GDP) 7%)期间, 本 资料来自 钢材消费增长可能超过 10%;但是,一旦经济增长减速( GDP 下降),钢材消费降低的更大。 所以今后一段时期内,钢铁行业的市场风险在于对钢铁拉动作用显著的高增长产 业群能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钢铁行业要密切关注房地产、汽车等高增长产业群的发展动向,国际市场变化,以及政府、金融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部门对其政策的变更。 因为他们的波动是钢铁的风险。 2.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给钢铁行业带来的风险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上海、北京 2020 年人均 GDP 大约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如波兰、智利、马来西亚等)相当,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河北、新疆、湖北、吉林、海南、内蒙古大约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如土耳其、埃及、菲律宾等)相当,甘肃、贵州等省大约与世界低收入国家 (如赞比亚、苏丹、塞内加尔等)相当。 经济发展不平衡,用一条曲线来描绘中国钢材消费是很难准确的,用几条曲线分别代表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几组地区,这几条曲线的叠加可能更真实地反映中国钢材的消费。 近几年,北京城市建设开工面积 1 亿平米,今后 3~ 4 年不会低于这个面积,这大约是整个欧洲的 3 倍,但是随着 2020 年奥运会临近,北京市大规模城市建设将告一段落,与建设相关的长材和中厚板需求会急剧下降,与制造业相关连的板带可能会增加,但数量上会降低,这是否意味着北京在 2020年前后到达钢材消费的峰值。 上海世博会前后会不会到 达钢材消费峰值。 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达到钢材消费峰值后,西部地区钢材消费量还不足以补充北京上海需求下降的数量,这对刚刚把产能搞起来的中国钢铁工业来说,又是一个风险。 钢铁企业要考虑如何适应我国经流总量的快速发展、结构的快速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的波浪式增长这一事实。 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钢铁与用户一同成长 本 资料来自 市场调研表明: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在于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而不是总量的简单增长。 通过调研,我们体会到:市场调研要调查用户部门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用户部门新的思路 、技术进步新的动向,进而了解对钢材新的要求,只有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钢铁才能与用户找到共同语言,找到共同利益,找到合作机会,钢铁行业才能与用户一起成长。 21 世纪是钢结构世纪 ,建筑行业大量使用钢结构,对钢板的耐蚀、防火、抗层状撕裂提出要求;轿车行业对使用新型高强薄板、激光拼焊、镀层钢板提出要求;铁路货车因为提速、加大轴重对车辆用高强钢板提出要求。 我们要重视重点工程(如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工程)用钢的突破和潜在用钢市场的开发跟踪(如石油储备库、城市铁路建设等)。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受到市场的震撼 力量,感受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巨大力量。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家,对钢材的增长需求,将在可预见的 2020 年前的历史时期存在。 这就是市场调研的结论。 第二部分 产能调研部分 产能调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弄清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现状和发展情况,为此,建立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发展计算机数据库系统。 调研过程一是以钢协「 2020] 38 号文及补充函的形式请各会员单位填写本企业的各工序生产能力及今后的发展情况。 二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项目部牵 头,组成三个调研小组,分别对重点企业所在省,及民营、合资合作等企业发展较快的省进行调研,尽量多地走访各有关企业。 三是与有关设计研究院核对近年来设计咨询过的建设项目设计能力。 本 资料来自 三个调研组分工是,中钢信冶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调研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山西、甘肃、新疆、天津、陕西等共 11 个省、市、自治区的钢铁企业;北京方圆恒信冶金品种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调研上海、安徽、江苏等 3 个省市的钢铁企业;中钢集团金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中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湖北、湖南、山东、江西、广东、浙江、福建、广西 、云南、四川、河南、重庆、海南等共 13 个省、市。 自治区钢铁企业。 产能调研过程中还分别与有关省市冶金协会(公司)联合进行了地区钢铁企业的调研工作。 请有关钢铁设计研究院介绍了 2020~ 2020 年设计咨询的重大项目情况。 本次产能调研范围包括全部会员单位及其他企业共 240 家(以生产企业为单位),其中会员单位企业 94 家、其他企业 146 家。 拥有炼铁、炼钢的企业共 175 家,独立的钢材加工企业共 65 家,独立的炼铁、炼焦企业下包括在本次调研汇总范围内。 在汇总过程中,遵照以下原则: 1.现有工艺装备能力,分工序 、分单体工艺装备填写产能及技术经济指标,以判定该装备能力的可靠性。 2.在建、拟建项目能力,必须有具体项目,必须有项目的预计建成(竣工)时间,必须有较具体的设计阶段和设计内容,才计入生产能力。 3.由于各工序项目建设不同步,造成铁与钢、钢与材能力不完全平衡。 4.未完全考虑由于技术经济指标提高、操作水平改善等而增加的能力。 另外,由于时间紧张,本次调研并未与各企业征求反馈意见。 5.新建和淘汰工艺技术装备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调研。 本 资料来自 一、 2020 年、 2020 年国内炼铁建设项目规模调研 1. 2020~ 2020 年两年间,高炉炼铁设计能力增加 9400 万吨 2020 年末全国钢铁企业将拥有高炉 487 座,总容积 万立方米,年产生铁能力 亿吨;其中协会会员单位拥有高炉 347 座,总容积 万立方米,年产能力 亿吨。 2020 年全国钢铁企业将有高炉 599 座,容积 万立方米,年产生铁设计能力 亿吨;其中协会会员单位将有高炉 403 座,总容积 万立方米,年产能力 亿吨。 2020 年国钢铁企业按照部分企业目前的规划,将有高炉 652 座,总容积 万立方米,年产生铁设计 能力 亿吨;其中协会会员单位将有高炉化 434座,总容积 万立方米,年产能力 亿吨。 强劲的市场需求给钢铁工业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人们期盼钢铁工业能 在总量扩张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发展总量 ,在炼铁高炉建设上,现实与要求有距离。 2020~ 2020 年两年间,全国高炉炼铁能力增长 43%,规模大的会员企业增长 35%,而非会员企业增长 78%,高出会员企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