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海化工公司岗位标准作业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炉盖点火。 打开所有汽包放空,关死外供蒸汽。 关死风机出口阀,停风机运行。 气柜入口水封加水,然后开启放空阀。 气柜出口加水封死。 支起各炉放空阀并停油泵。 十一、本岗位正常操作要点: 维持好炉内热平衡,经常观察各炉上下行温度,调节上下吹,及吹风时间,保持气化层温度控制在工艺指标以内。 按时加煤及放灰。 随时注意各阀位指示及各点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联系有关人员处理。 随时注意风机运转情况,油位防止出现问题。 洗气塔溢流水保持稳定溢流。 随时注意补充气,循环气气质,发现大幅度波动, 立即查明原因处理。 保持气柜一定高度,以防气柜太高或太低。 做好生产日报记 录。 十二、常事故分析及处理: O2 高: 主要原因:炉子反差,造成炉内局部结疤,蒸汽分部不均,吹风回收空气中的 O2 不能完成燃烧,造成 O2 偏高。 设备故障:下行不落,吹风蝶阀不关,吹风不关,所造成空气进气柜。 炉温偏低:炉温低也是造成 O2 高主要原因。 处理:如设备故障,及时找有关人员修理解决。 如炉况不好,结疤,应该采取减少吹风时间,延长上吹时间,建立气化层温度,加快拉炉条机。 如温度低,应时当加大吹风量,减少蒸汽用量,提高炉子反应温度,降低 O2 含量,保 证安全生产。 烟气炉操作规程 工艺指标: 燃烧炉热点温度: 900~950℃ 液位: 1/ 2~2/ 3 合成二气 1. 2Mpa 燃烧炉:上部: 900— 1100℃ 吹风气温度: 300℃ 蓄热砖: 850— 1000℃ 电机温度: 60℃ 余热锅炉压力: 0. 4Mpa 鼓风机出口空气: 5000~6000pa 吹风气: CO+H2≤ 5% O2≤ 0. 5% 烟气: O22% CO0. 2% 操作要点: 合成二气烧炉温度发生变化时。 根据二气总量炉温及时调节空气及二气,达到燃烧温度稳定。 吹风气燃烧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及时调节二次风阀。 蓄热砖温度 650℃以上,一般达到 800℃以上才送吹风气。 巡回检查: 正常水位,烟气、可燃气不超标、不超温运行,定时排污,鼓风机、引风机不超电流,各设备无异常响声。 每 60 分钟分析一次气体成份。 停车: 通知造气停送吹风气。 停合成二气,打开二气放空阀,保证缓冲罐不超压。 关 二次风阀,停鼓风机,停引风机。 打开蒸汽放空阀。 保持锅炉水位。 开车: 开鼓风机、引风机,置换合格后,停引风机,关小空阀,使微微送出空气即可。 点燃点火枪,伸入点火孔,使点火枪伸到烧嘴中心。 微开合成二气阀门,使合成二气点燃后,逐步加大二气和空气,使二气稳定燃烧。 视燃烧炉温度达 800℃以上,开引风机,抽出点火枪。 取样分析烧炉出口, CO+H2 含量小于 0. 5% ,O2 含量在 2— 4%之间为合格,否则调节空气量。 燃烧炉温度稳定在 800℃以上送吹风气。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 一、变换岗位任务: 将半水煤气经过增湿,换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变换炉内借助催化剂的作用,使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汽进行化学反应,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得合格的变换气,以满足后工段的工艺要求,其次是系统中设有若干换热设备,以便合理利用反应热和充分回收余热,降低能耗。 主要化学反应: CO+H20{= C02+H2+Q 2CO+2H2= C 凡 +C02+Q CS2+2H20{= 2H25+C02 COS+H20+= 1t2S+C02 二、工艺流程图 (另附 ): 三、岗位工艺指标: 温度、饱和塔出口 130177。 2℃,变换炉入口≥ 310℃。 热水塔出口温度≤ 110℃,软水加热器出口温度≤ 65℃。 1#中变触媒热点温度 480177。 10℃,低变触媒热点温度 230177。 10℃。 压力:饱和塔出口压力≤ 0. 85Mpa,系统压差≤ 0. 12Mpa,蒸汽总压 1. 0— 1. 2Mpa。 气体成份:半水煤气 O2≤ 0. 5%, 0. 5%减量,≥ 1. 2%停车, CO2≤ 10%,变换气 CO6. 0~6. 8%, CO2 20~22%。 循环水总固体:≤ 500PPM。 其它:各塔液位亮二个灯,各塔倒淋排放 2 次/班,各电机电流按铭牌,各电机温升≤ 60℃。 四、本岗位正常开停车步骤: , 正常开车: 检查本岗位阀门管道、机泵、压力表是否合格。 联系电工仪表检查各机泵电机电炉测温表是否合格。 联系锅炉水、水处理上段送汽送水。 开系统进口阀、蒸汽总阀、各塔液位加至 1/ 2~2/3。 通知压缩开机, 压力升 至 0. 65Mpa 时,打开放空阀,开启电炉、压力控制在 0. 65— 0. 75Mpa 之间,视温度情况调节压力及空速,填加补充蒸汽。 检查机泵、油位是否正常,盘车开泵使热水循环。 温度正常后开注水泵向变换炉注水使 CO 合格。 CO 合格后通知调度,向后工段送气。 正常停车: 接停车通知后,逐渐减小气量,关小蒸汽阀。 关死各塔加水、变换炉注水阀。 压缩停止送气后,关死煤气付线阀、蒸汽阀、停各泵,关死进出口阀门,关死系统进口阀。 视具 体情况保压或卸压。 六、常见事故分析及处理: 变换气中 CO 突然增高。 原因: (1)蒸汽量小。 (2)饱和塔液位过低,煤气走短路。 (3)热水泵抽空。 (4)热交内漏。 处理: (1)适当加大蒸汽用量。 (2)提高饱和塔液位,控制在指标以内。 (3)加大蒸汽用量,并按泵抽空去处理。 (4)减量生产或停车检修。 系统压差增大 原因: (1)设备管道堵塞。 (2)触媒表面结块或粉化。 (3)饱和塔液位过高或冷凝水积聚过多。 (4)蒸汽用量过大。 处理: (1)停车检修。 (2)停车更换部分催化剂。 (3)饱和塔液位,排放冷凝水。 (4)适当减小蒸汽用量。 触媒层温度突然下降 原因: (1)减负荷蒸汽和付线量未减小。 (2)蒸汽和煤气带水。 (3)半水煤气中 CO、 O2 含量降低反应热减少。 处理: (1)适当减少蒸汽和付线量。 (2)与锅炉联系,本系统排水、谨慎操作,及时调节。 (3)通知造气岗位,提高半水煤气 CO含量, O2 含量要稳定。 热水泵抽空 原因: (1)进口阀堵塞。 (2)热 水塔液位过低。 (3)泵内有气。 (4)电机反转或损坏。 (5)叶轮损坏或脱落。 处理: (1)倒泵输通进口管。 (2)提高液位。 按指标控制。 (3)关闭泵出口阀排气。 (4)倒泵与电工联系处理 (5)倒泵检修叶轮。 脱硫岗位岗位操作规程 本工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脱 S 液、活性碳将半水煤气中的 H2S 脱除至 0. 034g/ m3 以下,使半水煤气得到净化,以满足后工段生产工艺的要求,吸收 H2S 后再生析出的硫回收成硫 磺。 本工段根据全厂生产情况,调节罗茨风机气量。 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NH40H+H2S=N1lHS+H20 2NH40H+C02=(NH4)2C03+H2~ 2NH4HS+02=2N 凡 OH+2S, 2NH4HS+202=(NH4)28203+H2~ 二、工艺流程图 (另附 )。 三、岗位工艺指标: 温度:进予脱塔煤气温度≤ 35℃,清洗塔出口温度≤ 30℃。 压力:罗茨风机进口≥ 150mmH2O 柱。 罗茨风机出口 250mmHg 柱,再生风机 150mm 水柱。 脱 S 再生泵出口﹥ 0. 25Mpa。 、 气体成份:半水煤气 O2≤ 0. 5%,H2S 含量气柜出口﹤ 3. 0g/ m3。 予脱塔出口 H2S1. 5g/ Nm3。 主脱塔出口H2S0. 3g/ m3。 活性碳出口 H2S0. 034g/ m3。 氨水浓度:予脱塔 4tt。 主脱塔: 1520tt。 活性碳再生指标:进电炉蒸汽压力 0. 030. 05Mpa。 电炉出口蒸汽温度 450℃。 活性碳罐 2 点 3点 360℃。 4点 320℃,再生结束。 4 点降至 200℃降温结束。 其它:各塔液位 1/ 22/ 3,各塔倒淋, 2 次/班。 各电机电流按铭牌,电机温升 ≤ 60℃。 四、本岗位正常开停车步骤。 正常开车:待风机进口压力正常后开清水塔上水阀。 风机进口阀,付线阀。 开倒淋阀排水,盘车数转起动后门时启动脱 S 泵,再生泵缓缓开出口阀,调节奸各塔液位。 开再生风机。 正常停车:接到停车铃后逐渐减数,开风机付线阀,关出口阀,停下电机,关脱 S 泵、再生泵出口阀门停下电机,关清洗塔,上水阀,停再生风机。 五、脱 S 岗位正常操作要点: 控制好氨水浓度和溶液循环量。 控制好各塔液位。 调节各冷却水量降低煤气温度。 巡回检查各泵运转情况,压力是否正常。 巡回检查罗茨风机的运转情况,润滑情况及风机的电流、温度、压力是否正常及时观察气柜高度。 以防指标失灵。 六、常见事故分析及处理: 罗茨风机抽负压: (1)气柜出口水封积水过高,半水煤气被水封住。 (2)前后工段开停机,加减气量没及时联系或联系不当。 (3)气柜进口水封积水或造气工段设备故障,引起气柜急剧下降。 处理: (1)及时排放水封内的积水。 (2)开停机时前后工段及时联系互相配合。 (3)此种情况旦发生应将气量减至最低限度,甚至通知压缩工段紧急停车,以防气柜抽瘪。 脱 S 后半水煤气中 H2S 含量高。 原因: (1)进系统的半水煤气中 H2S 含量高。 (2)脱 S 液中氨水浓度低。 (3)泵抽空不打液。 (4)活性碳使用时间过长再生倒罐不及时。 、 处理: (1)通知造气改换低硫煤。 (2)提高氨水滴度到指标。 (3)控制好各塔液位防止泵抽空。 (4)视 H2S 含量情况及时再生。 泵抽空: 原因:塔内液位过低或无液位。 处理: 在塔内加氨水将液位调节到指标内。 , 压缩岗位操作规程 一、压缩岗位任务: 通过压缩机将原料气 (半水煤气 )压缩至各级工艺要求之压力,并输送各有关工序以满足气体净化及氨合成的需要。 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另附 ) 三、 H12 岗位工艺指标: 压力: 一入 (0. 028MPa)180— 220mmHg 柱。 一出≤ 0. 028MPa 二出≤ 0. 85MPa 三入≤ 0. 49MPa ’ 三出≤ 1. 5NIPa 四出≤ 3. 5MPa ’ 五出≤ 7. 0MPa 六出≤ 12. 7Mh 七入≤ 12. 4MPa 七出≤ 32MPa 温度: 一段入口≤ 30℃ 一段出口≤ 126℃ 二段入口≤ 40℃ 二段出口≤ 127℃ 三段入口≤ 35℃ 三段出口≤ 125℃ 四段入口≤ 40℃ 四段出口≤ 135℃ 五段入口≤ 40℃ 五段出口≤ 135℃ 六段入口≤ 40℃ 六段出口≤ 116℃ 七段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