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海南省教育厅所属(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2⑵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 : 【讲授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小学教育学 专业基础课 3 2 310 儿童发展心理学 专业基础课 3 1 160 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基础课 2 1 130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 专业 课 2 2 230 学校管理学 专业 课 2 1 76 小学生心理辅导 专业 课 2 2 230 【实践性教学】 1.指导 2020级学生实习, 17人; 2.指导 2020级学生研究性学习, 150人 3.指导 2020级本科毕业论文, 9人。 【教学研究论文】 1. 《小学环境教育自然体验 取向的主题教学设计》,《现代中小学教育》, 2.《合作学习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与管理》, 3.《朗读教学理念的四个突破 ——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朗读教学的表述》,《教学月刊》,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高中教学版)全文转载2020. 7 15 2⑵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 究表彰 /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 【学术研究课题】 1. 新课程中的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生长样态透析》, 海南师大 青年教师资助项目,主持,编号: HJSK0501 , 2020年 1月,在研; 2.《课程与教学论》,校级精品课程,参与,编号: HSKJ0601, 2020年 10月,主讲教师 3.《海南省小学课程与教学实践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向研究》,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主持,编号: HNSK0713, 2020年 8月,在研 【学术论文】 1. 《小学环境教育自然体验取 向的主题教学设计》,《现代中小学教育》, 2.《两极对立思维模式的超越:教育学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3.《合作学习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与管理》, 4《朗读教学理念的四个突破 ——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朗读教学的表述》,《教学月刊》,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高中教学版)全文转载 2020. 7 5.《职前教师培养的模式:教师成长协作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课程类别:公共 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6 2. 主讲教师情况 ⑸ 2⑶ 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 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 10 最终学历 硕士 职 称 讲师 电 话 13178920325 学 位 教育学硕士 职 务 教研室副主任 传 真 所在院系 初等教育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初等教育系( 571158) 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2⑶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 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专业基础课 2 1 143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基础课 2 1 5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专业基础课 2 1 143 【实践性教 学】 1. 2020年 4月指导 36名学生到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见习; 2. 2020年 5月指导 30名学生到海口市龙峰小学见习; 3. 指导小学教育专业 2020级本科毕业论文 8篇。 2⑶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1.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研究, 海南师大 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 ,主持; 2. 实践取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海南省教育厅, 2020,参与。 17 【学术论文】 1.《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与实施困难》,《语文学刊》,独撰, 2020 年第 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 2020年第 1期; 2.《学生视野中的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现代语文》,独撰, 2020年第 10期; 3.《视阈融合中的广东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广东教育》,第一作者, 2020年第 11期; 4.《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二作者, 2020年第 6期; 5.《课堂沉默:原因及对策》,《教育实践与研究》,独撰, 2020年第 8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8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关文信 男 195 2 教授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万力维 女 196 1 教授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谢慧盈 女 196 1 副教授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彭秀丽 女 197 10 副教授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李伟诗 男 197 2 讲师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心理学 王 标 男 198 10 讲师 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杨豫晖 女 196 5 讲师 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经过数年建设,本课程组现已形成 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以高职称、高学历为骨干的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程组师资队伍。 1.教师总数: 共有主讲教师 7人, 2.学历结构: 博士 1人,硕士 4 人(其中 1人在读博士),本科 2 人,硕士以上学历总数的 60%; 3.年龄结构: 50岁以上 1人, 36岁 45岁 2人, 35岁以下 3人,年龄结构合理 ; 4.职称结构: 教授 2人,副教授 2人,讲师 2人,高级、中级职称比例为 2: 2,高级(含副高)职称教师占占教师总数的 60%; 5.学缘结构: 3 人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学位,其中 2 人获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硕士学位, 1 人获南京师范大 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 1 人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人西南大学 攻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 研究生。 6.师资配置情况: 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 1: 8。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一、教学改革 近五年来,本课程组努力顺应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的国际趋势,充分考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深层把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狠抓教学改革, 其现实努力及成效体现在: 1. 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 改革 ⑴ 开展研究性学习。 从 2020年 开始, 关文信教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给学生作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价值及其操作,并将 19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等放在学科公用电子信箱里。 04 级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 , 05级与 06级便将教材内容与教育见习结合起来,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 任务分解到个人,然后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最终形成个人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记入期末考试成绩,占 30%。 通过研究性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又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理解了 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从 05级开始, 我们坚持做好两件事:让学生提出 有关本课程的 10 个最有价值的问题; 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和大纲编写练习题,规定题型不少于 5种 , 而且要有参考答案。 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⑶ 建立 博客 师生 专业交流平台。 本课程负责人 关文信教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关文信教授 结合教学内容, 不断地 提出一些研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目前博客的点击率已达 13000,发表专业评论帖 1000余条。 2.重视发掘与实现海南 省基础教育教学现场的宝贵课程与教学价值 五年来,已成功建立校外实践 基地 14所,同时在国内率先 创立了 “教师成长协作团” 这一职前教师培养的新模式 , 使课程与教学论在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理论生长点,同时也 使学 生真正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内化, 获得了宝贵的实践性知识。 3.努力构建并深化 大学 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 课程与教学 理论专家与基础教育实践专家的积极互动 本课 程 组 一方面为专家走进中小学教学现场开展理论讲座与实践研究开辟有利途径,充分实现了课程与教学论服务海南基础教育的理论功能,一方面 科学整合各方课程资源, 将中小学名师 9 人引入高校课堂,使职前教师从中深受其益,上述努力也大大提升了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品质。 二、教学研究成果 及其解决的问题 近五年来,本精品课程组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当前教师教育的需要,从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具体涉及的领域 及成果 包括: 1.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2020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关文信教授组织本课 程组教师及国内四所高校理论专家,编写、出版了《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材,该教材注重理论阐述与案例选择紧密结合,是一本以科学的理论深刻反映小学课程与教学特殊性的专业著作。 2.新课程实施中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该研究为海南 省教育厅高等学科科研资助 重点课题, 实验历时三年。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有效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合目的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合规律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与学统一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并据此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与评价指标准。 论文的观点已被收入新华文摘。 实 验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实验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品质,掌握了基本学习策略,学业成绩有明显提高,创新素质提到提高,实验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本课题于 2020年 结题。 研究成果获海南师 20 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成果已在海口市部分小学推广。 3.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本研究为海南省 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资助项目,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本研究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问题 、实践性知识的教学问题。 研究 紧密结合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 系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对自身探索及经验进行理论提升, 论文 《 职前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教师成长协作团 》 ,发表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0( 1)。 专著《实践取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预计今年 9月出版。 4.此外, 课程组成员 发表有关教研成果 10 篇以上,其中有一半发表级别为国家级核心期刊或省级重点期刊。 5. 2020 年初, 由关文信教授主持的《 课程 与教学论》课程 被评为海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2020年 5月,被评为海南省精品课程。 6.关文信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首都师大出版社 2020年出版。 全国发行 11万册。 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奖( 19992020)二等奖,海南师大202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7.关文信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 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 2020 年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理。20xx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海南省教育厅所属(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