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暨南大学所属学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6管理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批准号: 07JA910004,项目管理时限: ,经费 5万元 2.《区域科技实力评估体系及综合评价》 广东省软课题项目, 项目管理时限::。 3.《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影响计量模型和评价系统》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管理时限: ,经费:。 4.《经济管理模型的算法研究及预测决策支持系统》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管理时限: ,经费:。 5.《统计预测方法的算法研究及计算机实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管理时限:,经费: 二、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稳健 主成份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 统计研究 (权威期刊 ) 2.《区域科技指标的国际发展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影响》 统计研究 (权威期刊 ) 3.《六西格玛经济效益的计量模型》 《数理统计与管理》 (权威期刊 ) 4.《过程能力与不合格品率的关系模型》 《数理统计与管理》 (权威期刊 )2020 1 5.《自相关对常规控制图影响的模拟研究与案例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 (权威期刊 )2020。 3 16 6.《基于 MCD的稳健主成分算法及其实证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 (权威期刊 )) 2020:5 7.《 加速建立我国失业预警检测系统》中国统计 (核心期刊) 8.《浅析中国文化现状对统计发展的影响》中国统计 (核心期刊) 2020 3。 11 9.《中外统计学著作比较及对我国统计教育的思考》中国统计 (核心期刊) 10.《地区科技创新成果比较的因素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 (核心期刊)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 经济管理 模型的多变量 统计 方法及分析系统 Qstat》广东省统计局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0年 4月 . 《区域科技指标的国际发展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影响》 2020年广 东省统计局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20年 4月 . 《不规则数据检验方法研究及应用》 2020年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东省失业预警监测系统研究》 2020年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优秀成果二等奖 5.《健康测量的方法学研究》 2020年 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二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7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2⑷ 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郭海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2 年 10 月 最终学历 在读博士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85223481 学 位 硕 士 职 务 教研室主任 传 真 85223026 所在院系 经济学院 统计学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510632,广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 研究方向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调查与分析;质量管理。 2⑷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承担的教学课程 (专业基础课, 3学时 /周) 10班次 约 500人 (专业课, 3学时 /周) 2班次 约 80人 (专业课, 3学时 /周) 5班次 约 250人 (专业选修课, 3学时 /周) 5班次 约 150人 (选修课, 3学时 /周) 1 班次 约 4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业论文, 5届, 20人,其中 2020级统计学专业有 2人获校级本科毕业优秀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20人。 指导 2个项目组本科生参加科技创工程( 2020- 2020年)。 2020 年在本人承担广州番禺区科技投入产出分析课题、广州广远物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课题研究和广东 WTO/TBT风险等级评估信息系统建设中,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的应用实践活动。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市场调查与分析多媒体教学课件》暨南大学 CAI项目研究, ,第 1主持人。 18 四、作为第一署名人在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基于无偏灰色-马氏链组合模型的股价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期刊)2020/1。 2.《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 (核心期刊) 2020/8。 3.《如何从收入拉动广东省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20/6。 2⑷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 究表彰 /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近 5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广州荔湾区专业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 2020年 9月)项目主持人 经费 2万元。 2.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投入产出分析 ( 2020年 1月)项目主持人,经费 5万元。 3. 广州中远物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薪酬体系设计( 2020年 9月),获教育部 2020年一般项目。 项目主持人,经费 15 万元。 4. 广东对外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评估研究 ( 2020年 7月)项目主持人, 广东省科技厅,经费 21万元。 5. 澳门职工生活现状调查( 2020年 2月),于澳门公开出版发行,本人执笔。 二、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 (核心期刊) 2020/8。 2.《上海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拥有状况的调查分析》江苏商论 (核心期刊) 2020/10。 3.《浅议通货紧缩与物价指数》上海统计 (核心期刊)。 4.《企业薪金总额确定的指标分析法》上海统计 (核心期刊)。 5.《网络零售业问题与对策探讨》江苏商论 (核心期刊) 2020 .11。 6.《如何从收入拉动广东省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全国 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20/6。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9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外聘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 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韩兆洲 男 教授(博士、博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雷钦礼 男 教授(博士、博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刘建平 男 教授(硕士、博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王斌会 男 教授(博士、博导) 统计学 统计软件、讲课 熊 剑 男 教授(博士、博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卫海英 女 教授(博士、博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杨少华 女 教授(硕士、硕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郑少智 男 教授(硕士、硕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王 霄 男 副教授(博士、博导) 管理信息系统 统计学全英文教学 吴云凤 女 副教授(学士、硕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郭海华 女 副教授(博士 、硕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尹居良 男 副教授(博士 后、 硕导)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彭维湘 男 副教授(博士 、硕导 )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陈思玲 女 副教授(硕士)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林少萍 女 讲师(硕士)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刘 潇 女 讲师(博士) 计算机 统计软件、讲课 伍业锋 男 讲师(博士)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夏 帆 男 讲师( 博士) 统计学 教材建设、讲课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一、教学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 教授 8人,副教授 6人,讲师 4人;博士 12人,硕士 5人,学士 1人;博士生导师 7人,硕士生导师 6人。 二、教学队伍的 年龄结构 老中青成梯队排列,结构合理,大部分老师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期,其中 50岁以上 4人,40- 49岁 8人, 30- 40岁 5人, 30 岁以下 1人。 三、教学队伍的 学缘结构 在主要主讲教师队伍 18人中,分别毕业于 13所不 同的高校及中国社科院研究机构,有的教师学士、硕士、博士分别从 3个不同的学校获得,这样算来, 18位教师曾在 20所学校学习过,最高学位获经济学学位 13人,获理学学位 4人,获工学学位 1人,学校和学科交叉渗透,有利于学科发展。 毕业学校、人数、比重 毕业学校、人数、比重 毕业于厦门大学 3人, 占 %;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人, 占 %; 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 3人,占 %; 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 1人, 占 %; 20 毕业于 南开大学 1人, 占 %; 毕业于中山大 学 1人, 占 %。 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 1人, 占 %; 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 1人, 占 %; 毕业于 华南理工大学 1人, 占 %;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 1人, 占 %; 毕业于 中国社科院 1人, 占 %; 毕业于暨南大学 3人, 占 %。 四、教学队伍的 师资配置情况 《统计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的 11 门核心课程之一,《统计学》课程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统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国际 学院( 全英文教学 )、法学院、文学院、新闻学院、珠海学院、中旅学院、教育学院等学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每年有 40 多个班,约 3000 多名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 师生比例约为 1: 176=( 17/3000)。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 教学中积极推行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课题调查研究,使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多人多次 获 国家和广东省 “ 挑战杯 ” 、数学建模比赛等大奖。 2. 重 视理论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门设计了适合本课程的中文 快速 数据 统计 分析 软件( Quick Statistics。 简称 Qstat) ,建立了《统计新视野网站》 ( )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对经、管两院学生 加强实践教学, 根据课程设计,增加 《统计学》 计算机实验课, 该实验课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采用统计软件对实际问题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做分析,使学生能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教学效果良好。 3. 注重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利用本专业所在学院先进的教学设备,本 课程由 使用投影仪 基本改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 建立了网上运行的多媒体资源库。 除了进行传统的课堂讲课外,还结合目前常用的统计软件如: SAS、 SPSS、 Eviews、 EXCEL等进行教学,拓展了统计学的使用范围。 利用统计新视野网站( )进行网上师生交流。 4.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建设。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响应学校分流教学的要求,对该课程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引进,对课程体系进行多次调整完善。 《统计学原理》教材已经发行了第六版,总发行量超过 26万册, 1998年获国家教委推荐优秀教材 (部级教学成果奖) ,2020 年获第六轮( 2020- 2020)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推荐使用教材 (部级教学成果奖),2020 年获广州市统计局优秀统计科研成果 一等 奖。 2020 年获 第五届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教材评选 三等奖,《统计学原理》全国获奖排名次第三。 ( 参见获奖情况栏目内图片 ) 21 5. 坚持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的办学方针,对国际学院的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 专业的所有课程(包括统计学)实行 全英文教学 ,与国际接轨,此项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6. 积极推行教学制度的改革。 曾在全国率先推行教师“挂牌上课”,《统计学》作为学校的试点课程,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老师;实行教学质量评估,由学生给老师上课效果进行无记名的评估、打分,促进教风、学风的好转。 7. 推行大考场考试形式。 暨南大学与国际接轨,在国内率先实行大考场形式,大考场设立在体育馆,一次能容纳 800名学生考试,对于加强监控、学生自律起到良好的作用,达到“严肃考风考纪,保证公平公正”的效果。 《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 日报》多家报纸先后报导。 8. 进行学分制教学改革。 暨南大学与国际接轨,早在 20世纪 90年代初,就在国内率先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本教学队伍中的教师积极参与学分制教学改革研究,其成果《 暨南大学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 2020年荣获广东省教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