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辽宁省教育厅所属(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教学手段改革与实践》;院级。 202012020 年 (已 结项 )。 获院教学改革成果奖 2.《常微分方程可积性的专题研究》;院级。 20202020 年 (已 结项 )。 3.《常微分方程辅助教学模式与研究》;院级。 20202020(已 结项 )。 获院教学改革成果奖 4.《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院级。 20202020 年 在研; 5.《高等数学的教学手段及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院级。 20202020 年 在研; ; 6.《常微分方程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育厅 20202020 项目,在研。 7. 2020 年度 鞍山师范学院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常 微分方程》 ; 8 2020 年度 辽宁省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常微分方程》 ; 9 2020 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教学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3 等奖。 10 在教学研究方面 发表教学论文如下 : ; 《当代学术研究》 省级; 2020。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省级; 2020 年第 3期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 2020 年第 4 期 4.几类二阶微分方程的可积类型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 5 卷 20 4 期 ( 19—— 21) 5.常微分方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与实践 《丹东纺专学报》 第 10 卷 2020 年 4期( 6566) 6.《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数学教育学报》 第 15 卷 2020 年第 1 期( 72— 74) 解决的问题 有如下几方面 : 1. 在教学中我们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推出 “基础模块 +辅导模块 +研究扩展模块 ”三位一体的 “模块式 ”教学模式。 通过 “模块式 ”教学, 解决了 扩招后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 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促进了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强化 了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大胆的将现代理论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里去,如:增加了数学建摸内容和现代数学研究成果。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思。 3.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先后采用 Authorware 软件和 CT制作了具有助教、助学、自测三种功能的常微分方程 CAI 课件,并通过不同的播放方式,使文字、公式和动画等多项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使教师在教学上更加得心应手。 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手段存在的单一性。 4. 改进作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我们编写了一套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常微分方程作业集,紧密配合教学目标建立各章达标要求,我 们将常微分方程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与综合等层次,并按教学大纲要求对常微分方程的40多个知识点按上述五个层次建立各章达标要求。 每章精选了练习题、提高题及思考题和单元测试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局限于教材,达到 “主动 ”阅览平行的参考资料的目的,进而可以使学生尽快了解各章节的知识点,明确自己在学习中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5. 在考试模式上 化单一的评价模式为多样化的评价模式。 为了正确引导师生的 “教 ”和 “学 ”,使学生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对传统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以 “学习态度、平时随机 口试、 CAI基础知识测试、实践创新能力考核、期末应用能力考核 ”五位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形成了 “基础理论 +基本技能 +实践创新 ”的直线式评价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通过研究生、博士生培养和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项目、教 学讲义 的编写、 课件的制作来培养青年教师。 已经培养与该课程教学有关的博士 3 名,正在培养 与该课程教学有关的博士 1 名。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 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11 4.课程 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常微分方程 (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精品课程建设历经了 四 个阶段付出了两届教师的辛勤劳动,现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现将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介绍如下: 第一阶段: ( 1995— 1998) 队伍建设 阶段 : 主要工作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教师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在这其间有两名中青年教师获取了硕士学位,培养了后备力量。 并顺利地完成了新老交替准备工作。 同时为使方程课程建设上层次,学院领导真知灼见,特为方程课程组外聘两名博士研究生导 师为客座教授。 这也为日后方程课程建设特色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 ( 1999— 2020) 课程基本建设 阶段 : 首先确定了课程建设成员,明确了工作任务。 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 1 教学条件: 制定了方程课程建设规划,编写了适合我院学生的方程教学大纲及大纲实施细则。 确定了使用的教材,写出了教材使用说明。 收集了大量的方程教学参考书。 拟定了方程 CAI 课件制作规划。 2 教学管理: 课程组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各种教学文件齐全,如课程教学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学生成绩考核制度等。 全组教师都能认真执行各种文件。 3 师 资队伍: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组教师培训,并多次参加国内外教学与科研研讨会,不断提高课程组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课程组年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达十多篇。 4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明确,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综合要求。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创见性;并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方法上能借助挂图、教具、 CAI 课件等多媒体运用适当。 教学程序设计合理,学生满意率达 100%。 5 教学改革: 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计划。 申请了题为“常微分方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院级项目并获得了阶段性成果。 本次课程建设 在 2020 年 5 月学院评比中被评为学院一类重点课。 第三阶段: ( 2020— 2020 ) 实施推广 阶段 :。 制作了具有助教、助学、测试三种功能的常微分方程 CAI 课件,经两轮的适用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并且此课件在 2020 年 5 月全院电子课件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推出了“模块式”教学方法。 通过“模块式”教学,保证扩招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程中,推行“基础模块”、“辅导模块”、“研究扩展模块”教学模式。 基础模块以课堂 教学为主阵地,完成中等以上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辅导模块,以课后辅导为主阵地,主要面对中等偏下学生,加强这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研究扩展模块,主要以讨论班为主阵地,对基础较好的,上课吃不饱的学生,设计专题研讨,并撰写论文,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使这部分学生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配合 “模块式”教学方法 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主讲教师连续 4 年为建模小组授课,参与人数达 60 多人,同时主讲教师连续 4 年承担我系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 赛指导教师任务。 曾有 60 多人参与了此项活动, 6 人次荣获国家二等奖和 40 多人先后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教研、科研课题(院级以上) 9 项,其中省级 3 项、院级 5 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项;辽宁省博士基金项目 1 项。 公开发表教育、科研论文 60 余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 被 SCI 检索 12 篇、 EI 检索 8 篇、美国数学评论检索 1 篇。 本组老师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十多人次,宣读或交流论文 6篇。 本次课程建设在 2020 年 5 月学院评比中被评为学院精品课。 12 第四阶段: 2020— 2020 完善提高阶段 : 本课程组努力实现了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既培养人才,又开展了数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1. 根据我校教学管理和课时的调整, 08 年再次修订了教学大纲和各种教学文件。 修改了常微分方程 CAI 课件,并于 2020 年参评辽宁省教学软件大赛。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常微分方程“模块式”教学方法,同时与多种方法如参与式、互动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相结合;将阶段训练与综合训练及期末考试 融 为一体,这些教学方法特别适宜我 校 层次的学生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该课程的特色。 为了配合该课程的实践活动我们 于 2020 年申请 成立了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 活动 中心 , 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并于 2020 年首次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学生再次得到了锻炼。 同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逐年增 多 ,学生撰写的论文 数量在增加, 质量 也 在提高,0205 级学生先后撰写学术论文 10 篇; 03 级学生肖业亮撰写的 论文 “浅谈数学归纳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已被高等数学研究期刊录用; 04 级学生苏立志撰写的 论文 “ 不同形式的 Holder 不等式的等价关系的证明 ” 已被吉林华工学院学报录用; 05 级学生王洋 、栾岚分别 撰写的 论文“ The Forecast of Sea Level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50 Years” 、“ The forecast of flooding damage in Anshan region” 送审到 2020年山东农业大学主办的全国生物数学第六次会议交流论文。 如今该课程的 学生实践活动 已经 具有 长期性、 稳定性。 2020 年 《 常微分方程 》 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2020 年题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3 等奖。 2020 年我们 的教学改革项目“ 常微分方程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得 到 了 辽宁省教育厅 的资助。 力和科研水平, 先后申请了两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0 年以来公开发表教育、科研论文 30 余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 被 SCI 检索 8篇、 EI 检索 4 篇。 课程组成员有 4 名博士毕业 , 其中两人博士后出站。 总之, 我们经过艰苦努力,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初步 形成了自己的 教学 体系 和教学特色 , 努力 并把《常微分方程》课程建设成 国家级 精品课程。 13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 课程在专业 培养目标中 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鞍山师范学院 是一所 市属 本科高等师范院校 属教学型学校。 在教学实践中,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以特色树形象;立足师范专业,发展非师范专业,充实和完善普通高等教育,立足鞍山,服务辽宁,面向全国,面向基础教育、面向中小城市和乡镇、面向多种经济成份,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高级应用 型人才,为辽宁省教育事业的发 展和实现“科教兴省”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我校从招收生源来看属 第二 批次录取。 因此 《常微分方程》课程定位为:承上启下,联系实际,面向前沿。 其前置课程包括 “ 数学分析 ” 和 “ 高等代数 ” ,后续课程有“ 泛函、偏微、拓扑 ” 等 课程;在教学实际中,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模块式教学”, 推行“基础模块”、“辅导模块”、“研究扩展模块” 的 教学模式。 基础模块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完成中等以上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辅导模块,以课后辅导为主阵地,主要面对中等偏下学生,加强这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讲授内容 的理解和把握;研究扩展模块,主要以讨论班为主阵地,对基础较好的,上课吃不饱的学生,设计专题研讨,并撰写论文,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使这部分学生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在本课程中,推行“基础模块”、“辅导模块”、“研究扩展模块”教学模式。 基础模块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完成中等以上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辅导模块,以课后辅导为主阵地,主要面对中等偏下学生,加强 这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研究扩展模块,主要以讨论班为主阵地,对基础较好的,上课吃不饱的学生,设计专题研讨,并撰写论文,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使这部分学生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建模等实践活动 ( 8 学时) 初等积分法 (14 学时 )线性系统 (10 学时 )常系数线性系统 (10学时 ) 一般理论 (14学时 )定性理论初步 (8学时 ) “辅导模块” 每周 2学时,“研究扩展模块” 以讨论班形式主要针对 基础较好的,上 课吃不饱的学生,设计专题研讨,并撰写论文,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是线性系统、一般 解 理论 及 常系数线性系统 、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 难点是 “ 一般 解 理论 ” 中的 唯一性定理 、解的延展理论、 “ 线性系统 ” 部分解空间作为无穷维空间中的有限维子。20xx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辽宁省教育厅所属(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