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故属于原型启发。 3. C.见学习精要中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最后一个步骤是检验假设。 4. D.与有结构问题相反,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无结构问题。 5. c.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为启发式方法。 6. B.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头脑风暴法。 7. D.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定势。 8. D.见学习精要中问题的定义。 9. B.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 10. B.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 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11. A.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流畅性。 12. B.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问题解决中的目标递归策略,也称为逆向工作法,这种策略常用于证明几何题。 13. D.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是指把大的目标状态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然后逐一解决的方法,故题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属于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14. D.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独特性。 15. D.这属于发散性思维训练中的用途扩散法,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 二、填空题 1.限制或障碍 2.新奇独特的 有社会价值 3.无结构问题 4.目标状态 5.类似的创造 6.环境个性 7.提出假设 8.流畅性独特性 9.辐合思维 (聚合思维 ) 10.推测与假设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 11.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 12.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 13.功能固着 14.直接检验 间接检验 15.好奇心 三、简答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1)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 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 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影响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 (3)原型启发与联想。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情感与动机状态。 一般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