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形成。 (3)学习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3.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是: (1)效果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削弱。 (2)练习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 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小。 (3)准备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 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4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 曾在 1913~ 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一顿悟说。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学习包括知觉经验中旧匿有结构的逐步改组和新结构的豁然形成,顿悟是以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为前提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 体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进行结构 重组、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 完形一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认知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这对反对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这一理论与桑代克的尝试 — 错误学习并不是互相排斥和绝对对立的。 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提,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的结果。 它们在人类学习中均极为常见,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类 型。 5.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发现说或认知一结构论。 其要点如下: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指出,学习包含着 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20xx年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故属于原型启发。 3. C.见学习精要中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最后一个步骤是检验假设。 4. D.与有结构问题相反,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无结构问题。 5. c.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为启发式方法。 6. B.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头脑风暴法。 7.
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故学习策略不属于元认知策略,而元认知策略则是一种学习策略。 10. c.见学习精要第二节,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故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是元认知策略。 11. A.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新的理 解。 12. B.见学习精要中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A.现代认知心理学认 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 12. C.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描述性知识,主要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13. A.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 14. c.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活动律。 15. B.程序性知识,需要发出行为指令
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9. C.见学习精要中原型操作阶段的定义。 10. D.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起伏现象。 11. C.见学习精要中原型操作阶段的定义。 12. D.见学习精要中原型内化阶段的定义及其特点。 13. C.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14. D.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操作的熟练。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7. B.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8. C.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9. A.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10. A.孔子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11. B.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12. D.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13.
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10. A.小学德育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1. A.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l 2. D.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过程。 13. B.根据榜样 示范法的定义可以判断。 14. A.见学习精要中品德评价法的定义。 15. D.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6.